大概念统摄下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张晓霖
福建省安溪第八中学
摘要:本论文聚焦大概念统摄下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实践。通过分析传统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知识碎片化、缺乏系统性整合等问题,阐述大概念与大单元教学的内涵及二者融合的重要意义。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从大单元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实践策略,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展示实施效果。旨在通过大概念统摄大单元教学,帮助学生构建化学知识体系,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化学教学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的转变。
关键词:大概念;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教学实践;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高中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传统教学模式下,知识往往以零散的知识点形式呈现,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无法有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大概念统摄下的大单元教学,以大概念为核心,将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结构化的知识单元,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学科本质,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开展大概念统摄下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高中化学教学现状与问题
(一)知识碎片化,缺乏系统性
在传统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通常按照教材章节顺序,逐节讲解知识点。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知识碎片化,学生学到的是孤立的化学概念、原理和实验,难以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教师分别讲解不同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用途,学生无法从整体上理解元素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和规律,不利于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单一,忽视素养培养
教学目标多侧重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不足,忽视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注重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记忆、化学计算的准确性,而忽略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化学学科价值观的培养,难以满足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教学方式传统,学生参与度低
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究的机会。课堂上,教师进行知识讲解和演示实验,学生记录笔记、观看实验,这种单向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学习效果不佳。
三、大概念统摄下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的内涵与意义
(一)内涵阐述
大概念是指能够统摄学科知识、反映学科本质的核心概念,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迁移性。大单元教学则是以大概念为统领,将相关联的知识内容整合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围绕大概念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大概念统摄下的大单元教学,就是以化学学科的核心大概念(如 “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等)为核心,将相关的化学知识、实验、实际应用等整合为大单元,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二)重要意义
构建知识体系:大概念统摄下的大单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打破知识的零散性,将化学知识按照大概念的逻辑关系进行整合,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学生通过对大单元知识的学习,能够理解化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化学学科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的记忆和运用效率。
提升核心素养:以大概念为核心的教学过程,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思考和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大单元教学中,学生通过参与实验探究、问题解决等活动,能够提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实现从知识学习到素养提升的转变。
促进教学变革:大概念统摄下的大单元教学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从关注知识点的教学转向关注大概念的建构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需要重新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这有助于推动高中化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四、大概念统摄下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基于大概念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
确定大概念:依据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适合的大概念。例如,在 “化学反应原理” 模块教学中,可确定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与平衡” 为大概念,围绕该大概念整合化学反应热、化学平衡、电化学等相关知识。
设计教学目标:以大概念为导向,设计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并突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如在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大单元教学中,教学目标可设定为:学生能够从微观角度理解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和模型建构,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过程与方法);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学科观念,增强科学探究的兴趣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整合教学内容:将与大概念相关的化学知识、实验、实际应用等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大单元教学内容。例如,在 “金属及其化合物” 大单元教学中,将金属的通性、常见金属(如钠、铝、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金属材料的应用等内容整合在一起,以大概念 “金属的性质与应用” 统领整个单元教学。
(二)优化大单元教学实施过程
创设真实问题情境:结合生活实际、社会热点和化学科研成果,创设真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例如,在 “环境保护中的化学” 大单元教学中,创设 “如何处理工业废水”“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化学方法” 等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知识,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三)完善大单元教学评价体系
多元化评价主体:建立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主体。教师从专业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学生通过自评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互评则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相互借鉴优点,共同提高。
五、结论
大概念统摄下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是适应教育改革、提升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基于大概念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优化教学实施过程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实践策略的实施,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化学知识体系,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未来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大概念统摄下的大单元教学,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推动高中化学教学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的转变,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崔允漷。学科核心素养呼唤大单元教学设计 [J]. 上海教育科研,2019 (04):1.
[3] 王磊。学科能力构成及其表现研究 —— 基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与迁移创新导向的多维整合模型 [J]. 教育研究,2016,37 (11):115 - 127.
[4] 周业虹。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实践与思考 [J]. 化学教育 (中英文),2021,42 (10):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