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历史文化元素在园林初步设计中的融合应用

作者

朱盈睿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热带农林学院

摘要: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现代景观设计中,是现代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园林不仅仅是一种自然风光的展现,同时也是一种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园林设计中巧妙地融入历史文化元素,不仅可以提高其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而且可以增强市民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这既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又为现代园林设计注入新的活力与灵魂,使之成为一座沟通古今的文化桥梁。

关键词:历史文化元素;园林初步设计;融合应用策略

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可以极大地提高其文化价值与吸引力。比如,对地域特色文化的挖掘与传承,能够使园林设计更能体现地域文化的特征,成为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到城市中,可以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进一步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因此,对历史文化元素在园林初步设计中的融合运用进行研究,对提高园林设计水平,推动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历史文化符号的提炼与转译应用

提炼、转译历史文化符号,是园林初步设计中综合运用的基础,需要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等方法,对区域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提炼出传统建筑构件、民俗纹样、神话传说中的形象等具有代表意义的符号元素[1]。同时,利用现代设计技术,对这些符号进行抽象、简化或重组,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又满足了现代人的审美和功能需要,最后以建筑、小品、铺装为载体,与园林景观融为一体[2]。

例如,在古典园林的修缮改造工程中,设计团队对吴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提炼苏式建筑的花窗、飞檐翘角和江南水乡特有的游船、拱桥等文化符号。在园林建筑设计中,对传统花窗图案进行数字化扫描,将繁复的几何图案用参数化设计软件进行简化,并用金属材料重新演绎,运用到园林茶座隔断中,在保证透光性的前提下,体现出传统的审美韵味。在景观小品设计上,把游船的造型抽象成现代艺术雕塑,用不锈钢材料打造流线型船体,配上 LED灯带,晚上点亮时,就像是一艘现代化的轮船在水上行驶,同时,雕塑底座上还刻有苏州水运史的文字,增强文化叙事性;在园路的铺装设计上,选择苏州传统的卵石和青砖材质,借鉴古代“花街铺地”的工艺,对具有吉祥寓意的牡丹、蝙蝠等图案进行简化重组,以对称布局铺设在主园路上,让游人在行走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通过系统性提炼和创造性转译历史文化符号,使其既保留了古典园林的韵味,又彰显了独特的现代艺术氛围,是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典范。

二、基于历史文化脉络的空间布局营造

园林空间布局是一个重要的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需要根据区域历史发展脉络,结合传统造园手法,结合现代功能要求,对整个园林空间进行整体布局[3]。通过对不同的功能区域进行划分,采用对景、借景、框景等造园手法,构建出层次丰富、秩序井然、具有文化叙事性的空间序列,让参观者有一种穿越历史的感觉,感受到文化的延续和变化。

例如,文化遗址公园,园林设计应立足于唐代的历史文化背景,在空间布局上完全沿袭唐王朝“一池三山”的经典格局。设计团队首先通过考古调查,理清古建筑基址和水系走向,并在此基础上,以人工湖模拟“太液池”,并在湖心建造蓬莱、方丈、瀛洲三座岛。围绕着湖泊,规划一条游览路线,设置许多文化主题区。在入口处,有一座大型的仿唐阙楼建筑。是整个公园的标志。阙楼前广场采用唐代宫廷礼仪广场的布局方式,地面上刻有唐代车马出行的浮雕,尽显皇家气派。沿着湖岸设置有唐风风格的庭院建筑群,包括茶室、书画馆等,建筑采用了具有唐代特色的斗拱和飞檐,并以回廊为纽带,营造出错落有致的空间层次。岛上植有唐文献记载的牡丹、桂等特有植物,并设有仿古亭阁,游客可从曲桥上登岛,领略唐文人雅趣。另外,可利用地形的高低差,在园区一角打造唐代长安城的微缩景观,以城墙、街市为模型,结合多媒体技术,动态再现唐代的城市生活情景。整个园林空间布局延续唐代御园的恢宏大气,并融入现代设计手段,使其焕发出新的功能和活力,使参观者能在沉浸中感受唐文化的魅力。

三、历史文化主题景观元素设计

园林景观要素是最能直观地反映历史文化特征的一个组成部分,需要根据特定的历史文化主题,进行雕塑、水景、植物配置等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景观要素[4]。通过对材料、工艺和造型的精心选择和设计,融入历史文化故事和传统技艺,让园林元素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提升园林的文化魅力和吸引力。

例如,茶文化主题公园,可以宋代茶文化为核心,创造出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的园林景观要素。在雕塑造型上,选择宋代文人点茶斗茶的经典场面,邀请雕塑大师以传统的石雕技法,结合现代的艺术表现手法,塑造出一批大型的群体雕塑。雕刻人物形象逼真,穿着宋服,手里的茶具和茶饼都做得非常细致,生动地表现出宋代茶文化的繁盛;在水景设计中,以“曲水流觞”为景,模拟宋代文人在溪畔品茶作诗的情景。茶溪用天然石材建造而成,溪流蜿蜒而过,两旁种满茶树和竹林,还设有石制的茶台和茶具雕像,游客可以沿着小溪漫步,体验宋代文人闲适的生活。植物配置上,以茶树为主,配以梅,兰,竹,菊等有文化内涵的植物,营造四季皆景的植物景观。与此同时,可将一些具有宋代建筑风格的茶寮布置在园林之中,这些茶寮都是以传统的木结构建造而成,室内装饰有宋代的茶画和茶器,让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宋代的点茶技艺,还可以品尝到传统的茶饮。这一系列的历史文化主题景观元素交相辉映,全方位地展示宋代茶文化的丰富内涵,使其成为茶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到园林初步设计中,对园林设计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仅可以提升园林的文化价值与艺术魅力,而且可以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未来,随着数字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进步,历史文化元素将会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园林设计中。设计师应该更多地关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运用现代的设计技巧和技术手段,让历史文化元素变得更加鲜活生动。这既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又为现代园林设计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园林设计朝着可持续、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明友.新工科人才培养背景下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实践探索——以“中国园林设计理论与历史”为例[J].机械职业教育,2024,(12):55-58.

[2]  游瑜,贾玲利.西蜀园林艺术在成都公园城市建设中的传承与应用研究——以天府艺术公园为例[J].四川建筑,2024,44(S1):116-119.

[3]童婧婧.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J].居舍,2024,(06):136-139.

[4]  周叶舟,王超.文旅产业高速发展背景下的园林文化保护与传承模式建设[J].现代园艺,2024,47(02):156-158.

[5]朱育帆.当代风景园林设计形式的自主与自律:专业-历史-实证[J].风景园林,2023,30(S2):10.

[6]  钟玉洁,都铭.历史文化街区园林设计手法探析——以杭州北山街穗庐为例[J].时尚设计与工程,2023,(06):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