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中年级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的研究

作者

赵莹

红古区海石湾第二小学 甘肃 兰州 730084

摘要: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深入实施,小学数学教学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全面素质的提升。数学大单元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承担着评估学生学习效果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探讨了小学中年级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的原则与策略。通过分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设计原则、知识与能力并重的设计原则以及多元化与个性化的设计原则,提出了任务驱动式作业设计、项目化学习作业设计及反馈与评估机制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

引言

作业是促进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巩固学习成果、达成学习目标的手段,而过重的作业负担不仅异化了作业的本质,还会产生不良影响:一是限制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空间,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拥有创造未来幸福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而这就需要学生有创造力、想象力和健全的心理。过多的重复性作业往往使学生陷入机械化地学习中,缺乏自主思考和创新的机会。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和个性化需求正处于关键期,作业设计应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批判性思维。

一、核心素养的定义

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社会和环境变化时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态度等多方面的素质。特别是在教育领域,核心素养强调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不仅仅是对单一知识点的记忆。核心素养不仅包括学科内容的掌握,还包括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跨学科能力等的培养。在数学学科中,核心素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还要注重其问题解决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的提升。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其综合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和生活的挑战。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中年级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原则

(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设计原则

从大单元设计的角度来看,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指引下,首要以学生发展为重心,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对于数学作业设计来说,要考量学生的认知发展、爱好及个性化需求,引导学生基于自身的基础不断强化。教师要关注并分析学生的发展情况,对作业的内容及方式及时调整,确保其难度的设置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这样学生能够处于适合自己的节奏下学习,激发内在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需强调团队协作及创新性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二)知识与能力并重的设计原则

数学大单元作业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更要强调能力的培养。作业设计应避免单纯的机械记忆,而是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作业内容的安排上,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挑战性且能激发思考的任务。例如,设计一些能促进学生思维深度的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还要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探讨,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与创新精神。这种知识与能力的并重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中,全面提高其综合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和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多元化与个性化的设计原则

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需要遵循多样性和个性化的原则。多元化的作业设计能够兼顾各种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需求,激发他们对于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例如,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喜好程度分别给予项目不同难度的区分度,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助力,还可以使得成绩优秀的学生有机会参与更艰难的挑战。同样,个性化的作业设计更有机会激起学生的探索和学习的研究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认识不同学生的不同的学习特点及喜好,对作业进行个性化的调节,例如采取实践性操作、试验调查、小组合作等形式,让作业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

三、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中年级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任务驱动式作业设计策略

任务驱动式的作业设计,即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基础建立作业的设计策略。该策略运用具体的有实际意义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任务驱动式的作业环境需要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并在巩固、练习所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如,教师通过提出一系列情景化问题让学生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可使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数学原理的理解与运用,而且强化了团队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及问题探究能力。在进行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适当地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完成任务时获取丰富足够的教学经验。

(二)项目化学习作业设计策略

项目化学习是通过实践活动作为驱动学生进行全方面学习的策略。其宗旨是让学生通过实践项目的方法,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加强学识和其作用性的认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采用针对不同层面设置的综合问题课题,让学生就某种节日的庆祝方式构建数学模型,并且对后续所需成本或资源进行概算。这样既可以实现数学知识的应用实践,也能够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与此同时,项目化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其团体协作能力,掌握在团体中如何配合协作实现团队共同目的。

(三)反馈与评估机制的设计策略

在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中,建立有效的反馈与评估机制是提高作业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策略。反馈应及时、具体、富有建设性,能够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教师应根据作业完成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个性化地指导,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总结。通过定期的评估与反馈,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认知变化,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同时,评估应不仅限于作业成绩,还应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思维方式、合作能力等多个方面。通过全面的评估与反馈,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激发其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效果。

结语: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中,任务驱动式、项目化学习以及反馈与评估机制的有效结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还能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通过合理的作业设计,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尤其是在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正在逐步形成,作业设计的精准化和个性化对于学生思维方式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作业设计应当更加注重与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对接,同时结合实际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与支持,从而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的效果,推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东连,贲锦良.优化单元作业设计,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双减"与"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中年级数学单元作业设计探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 37(4):90-94.

[2]赵娣.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 2023(7):43-45.

[3]李玉秀.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研究[J].女人坊, 2021(3):00025-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