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阳极与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对比分析
王卓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市 400074
摘要:本文全面对比牺牲阳极阴极保护与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技术,阐述二者原理,分析保护电流、适用环境、对邻近结构影响、运行成本等方面的差异,并结合储罐、管道等实际案例,明确各自适用场景,为合理选择阴极保护方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对比分析;腐蚀防护
一、引言
金属腐蚀是一个普遍存在且危害严重的问题,会导致金属结构的损坏、性能下降,甚至引发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全球每年因金属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 GDP 的 2% - 4% 。阴极保护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化学保护方法应用广泛。阴极保护主要分为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和外加电流阴极保护两大类型。深入了解并对比这两种保护方式,对工程中精准选择阴极保护方法、提升防腐蚀效果、降低成本意义重大。
二、牺牲阳极阴极保护与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的原理
(一)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原理
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基于电化学腐蚀原理。在土壤等电解质环境中,将电位更负的金属(牺牲阳极)与被保护金属结构相连。不同金属在电解质中电位有差异,电位更负的牺牲阳极优先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被腐蚀。比如海水中,锌电位比铁更负,锌(牺牲阳极)与铁(被保护金属)连接后,锌发生氧化反应:Zn - 2e⁻ = Zn²⁺,释放的电子流向被保护的铁结构,使其表面电子富集,电位降低成为阴极,抑制铁的腐蚀反应(如 Fe - 2e⁻ = Fe²⁺被抑制)。
常见牺牲阳极材料有镁、锌合金等。镁合金牺牲阳极电位很负,驱动电压高,适用于电阻率较高的土壤等环境,理论电容量大,但实际电流效率相对较低,因腐蚀时会发生自溶等现象,如沙漠地区埋地管道保护可选用。锌合金牺牲阳极电位适中,电流效率较高,在海水等电阻率较低环境应用广泛,对被保护金属结构干扰小,无杂散电流,保护电流分布均匀,局部过保护风险低。
(二)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原理
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借助外部直流电源,电源负极接被保护金属结构使其成为阴极,正极接辅助阳极。电源开启后,电流从辅助阳极流出,经电解质溶液到达被保护的金属结构,使其表面极化,电位降低到阴极保护电位范围,抑制其腐蚀反应。辅助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如高硅铸铁阳极:Fe - 2e⁻ = Fe²⁺),电子通过电源和导线转移到被保护金属。
辅助阳极材料多样,如废石墨、高硅铸铁、镀铂钛以及混合金属氧化物电极等,各适用于不同场合。参比电极作用关键,可测量被保护结构物电位,监测保护效果,还能为自动控制的恒电位仪提供控制信号以监测结构物状态。工程中常用铜 / 饱和硫酸铜、银 / 卤化银及锌参比电极等。
三、牺牲阳极阴极保护与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的对比
(一)保护电流输出特性对比
牺牲阳极输出电流有限,一般小于 1A,适用于需求电流小的场合。其输出电流受阳极材料特性、规格及环境因素影响,且随阳极消耗逐渐减小。
外加电流阴极保护输出电流较大,可通过调节电源输出满足不同需求,适用于大型无覆盖层或涂层较差的结构。长输管道保护中,可根据管道长度、土壤电阻率等,通过恒电位仪调节输出电流,能输出数安培甚至更大电流,确保长距离管道各部位都能得到有效保护。
(二)适用环境对比
牺牲阳极适用于土壤或电阻率低的土壤及水中。在高电阻土壤环境下,阳极接地电阻大,输出电流受影响,保护效果不佳。在海水环境中,锌合金牺牲阳极应用广泛,能稳定输出保护电流。
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受土壤及电阻率限制小,在不同土壤电阻率环境中,通过调整辅助阳极布置、类型及电源输出参数,都能实现有效保护。在城市复杂地下管网环境,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可满足不同区域管道保护需求。但在无电源或电源获取困难地区,应用受限。
(三)对邻近结构物影响对比
牺牲阳极对邻近结构物影响小,因其输出电流小,不易产生杂散电流干扰邻近金属结构。在埋地管道密集区域,采用牺牲阳极阴极保护,不会对周边其他管道、电缆等造成明显干扰,能保证周边金属设施正常运行。
外加电流阴极保护若设计或安装不当,可能引发杂散电流,对邻近结构物产生干扰,导致过保护等现象。如大型储罐区,辅助阳极布置不合理,杂散电流可能使邻近储罐电位异常,加速或抑制邻近储罐腐蚀,需采取有效的排流措施消除干扰 。
(四)初期投资与长期运行成本对比
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初期投资较低,只需采购牺牲阳极材料、连接电缆等,安装简单,人工成本低。但长期运行成本高,阳极不断消耗,需定期检查、更换,尤其在大规模保护项目中,频繁更换阳极费用可观。如某小型海上平台,采用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初期采购与安装阳极费用约5万元,运行5年后,因阳极消耗需全部更换,更换费用约3万元,且运行时间增长,更换频率可能增加,成本持续上升。
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初期投资大,需购置恒电位仪、辅助阳极、参比电极等设备,其基础建设费用高。但长期运行中,若设备稳定运行,只需支付电费与少量维护费用,综合成本可能低于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如某长输管道项目,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初期投资约50万元,运行10年,电费与维护费用总计约30万元,平均每年成本3万元,相比牺牲阳极阴极保护长期运行成本更低 。
四、牺牲阳极阴极保护与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的实际应用案例
(一)储罐保护案例
某石化企业多个大型储罐,部分储罐内壁采用牺牲阳极阴极保护,外壁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储罐内壁空间相对封闭,介质腐蚀性相对较弱,对保护电流需求小,采用锌合金牺牲阳极,安装在内壁底部及侧壁,定期检查阳极消耗并及时更换,运行多年内壁腐蚀得到有效控制,未出现明显腐蚀穿孔现象。
储罐外壁因面积大,受外界环境影响复杂,需较大保护电流,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辅助阳极采用深井阳极,布置在储罐周边,通过恒电位仪精确控制输出电流,使储罐外壁电位维持在合理保护范围。经检测,外壁腐蚀速率显著降低,保护效果良好 。
(二)管道保护案例
在某天然气长输管道项目中,部分管道穿越沙漠地区,土壤电阻率高,采用镁合金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每隔一定距离安装一组牺牲阳极,保证管道得到有效保护。但随着运行时间增加,部分阳极消耗过快,需增加阳极数量与更换频率。而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管道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考虑对周边建筑及地下设施影响,辅助阳极采用柔性阳极,沿管道平行铺设,有效降低接地电阻,减少杂散电流干扰,同时通过智能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管道电位与电流,确保管道在复杂环境下得到可靠保护 。
五、结论
牺牲阳极阴极保护与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各有优劣。牺牲阳极阴极保护输出电流有限,适用于小电流需求、低电阻率环境,对邻近结构物干扰小,初期投资低但长期运行成本高;外加电流阴极保护输出电流大,受土壤电阻率限制小,适用于大型结构及复杂环境,对邻近结构物可能产生干扰,初期投资大但长期运行成本可能较低。在实际工程中,需综合考虑被保护金属结构特点、所处环境、保护电流需求、对邻近结构物影响以及成本等因素,合理选择阴极保护方式,必要时可将两种保护方式结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防腐蚀效果,延长金属结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保障工程安全稳定运行 。
参考文献:
[1]刘媛媛,叶志权,陈坚,等.钢筋混凝土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技术用辅助阳极的研究现状[C].2022年工业建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22:3.
[2]柳涛.浅析钢筋混凝土阴极保护系统[J].科技风,2012,(14):121.
[3]魏新来,王艺杰.钢筋混凝土桥梁中钢筋锈蚀与其阴极保护[J].科技视界,2012,(23):285-286.
作者简介:王卓(1993-),男,汉族,重庆市永川区人,重庆交通大学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桥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