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作者

郭林冲

枣庄交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枣庄市 277000

摘要: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种利用沥青作为黏结剂,与砂、石等骨料混合压实而成的路面材料施工方法,这种技术因其施工迅速、成本相对较低、耐久性好以及对车辆行驶性能的优良适应性等优点,在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能有效防止雨水侵蚀路基,同时,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恢复能力,能够减少因温差引起的裂缝。随着交通运输量的增加和车辆重量的加重,公路的使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这就要求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必须不断地进行研究和优化,以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养护成本。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目前公路工程中普遍使用的技术结构之一,利用该技术建造出来的公路工程具备出色的稳定性以及抗震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负荷持续增加,对道路建设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沥青混凝土作为一种常用的道路路面材料,其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1沥青混凝土的定义及特点

沥青混凝土路面因其优异的耐久性和施工便利性广泛应用于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是一种路面材料,由沥青结合料和不同级别的矿料混合而成。是一种以沥青为主胶结材料,靠矿料中颗粒之间密切嵌挤而成的抗压,抗拉和抗剪能力都很强的混合材料。沥青混凝土最大的特点表现为抗变形能力优异,强度高,能够满足道路承载能力需求。沥青混凝土材料抗水性能较好,可以有效降低水对路基造成的冲刷,提高道路使用寿命。

沥青混凝土还有很好的柔性,耐久性等。温度较高时可维持一定抗车辙变形,温度较低时可预防裂纹产生。正是这些物理性能使沥青混凝土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被广泛采用。其结构层次一般由表面层,中间层及基层组成,各层由沥青结合料粘结而成,以确保整体稳定。

2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点

沥青混凝土具备较强的抗变形能力,特别是在长期承受荷载的情况下,能够抵抗交通车辆的反复荷载作用,不易发生永久性变形。通过合理设计沥青混凝土配合比、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应对温度变化和车辆荷载引起的路面应力集中现象,从而减少裂缝和坑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施工周期短也是沥青混凝土的优势之一。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沥青混凝土可以快速铺设和压实,施工效率较高,可有效缩短施工时间,有助于减少对交通的干扰,在交通繁忙区域的道路桥梁工程中更为明显。

沥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环保性。在高温环境下,其高温稳定性可提升路面抗车辙性能,其动态稳定度在60℃条件下可达2500次/mm以上,具有良好的高温抗变形能力。在低温条件下,其抗裂性能同样突出,低于-10℃时抗裂指标在300N/mm2以上,能够抵抗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在环保方面,施工中采用的先进降尘和减排技术,可将粉尘浓度控制在1.5mg/m3以下,可将废气排放量控制在50g/t以下,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3.1施工前的准备

在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中所需要应用到的工程技术相较于一般道路工程来说会更为繁杂,同时由于我国的相关部门对于公路工程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所以对于公路工程的质量控制力也在不断增强,因此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需求也愈发严格。由于公路工程的施工不仅具备一定的周期性和阶段性,还存在使用的长期性和延续性特征。所以为了进一步保障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在对其道路工程展开施工之前做足准备,对于沥青混凝土路段施工也同样如此。

3.2混合料拌和

(1)其所用骨料、填料及沥青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2)比例配合则依据设计的沥青混合料配比,精确计量各原料的用量;

(3)干拌是在无沥青的情况下,将骨料和填料进行初步混合,将预热至规定温度的沥青喷洒到干拌后的骨料上,进行充分拌和;

(4)最后拌和物卸出,需保证拌和物的温度和质量满足铺设要求。在整个拌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沥青的喷洒温度通常需控制在150~190℃,骨料的加热温度应保持在干拌和湿拌过程中沥青不发生老化的温度范围内,混合料的拌和时间也需根据混合料的类型、设备类型及生产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拌和时间一般控制在45~60s之间,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拌和效果。

3.3混合料运输

混合料运输的是将在拌和厂制备好的沥青混合料,有效且高效地运送至施工现场进行铺设,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不能发生温度下降、分离或污染的现象。混合料的运输主要采用专用的保温运输车辆进行,这些车辆内部配备有保温材料,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热量散失,保持混合料的温度。根据相关标准,沥青混合料的运输和铺设温度应严格控制,通常要求混合料的离厂温度和铺设温度分别保持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在运输沥青混合料时,还需考虑运输距离和时间的控制。过长的运输距离或时间不仅会增加成本,还可能因为温度控制不当而影响混合料的质量。

3.4沥青混凝土摊铺

在沥青混凝土摊铺过程中,严格遵循公路工程设计规范是确保路面品质与施工安全的关键。摊铺厚度、宽度与平整度不仅影响路面实际应用效果,还关系到工程的成本效益与安全性。为确保摊铺均匀性,必须维持摊铺机行进速度的恒定,并合理调整出料速率,以有效预防摊铺过程中出现空白区域与物料积聚现象,从而保证路面的连续性和平整度。

在极低温度条件下,要有效控制摊铺材料的温度。预热摊铺机能够明显提高材料温度,进而提升沥青混凝土的固化效果,增强其密实性和稳定性。在路面摊铺宽度较宽的情况下,应合理配置摊铺机数量,以有效减少纵向接缝,同时需要将接缝精确布置在路肩处,以有效减少路面开裂风险。

在摊铺机的选择上,需综合考虑其功能特性和路面的基础条件。优选配备自动找平及预压实系统的摊铺机,以优化铺设流程,提高施工质量。

3.5路面碾压

路面碾压是保障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与综合承载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施工过程当中,应当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进行碾压作业,同时针对沥青混合料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选定较为适宜的碾压时机,使混合料的整体性能够得到有效保障。施工过程中,应分别借助轻型压路机、重型压路机以及双钢轮压路机等设施设备,分别进行初压、复压以及终压等几项作业流程,同时组织质检团队对现场碾压状况进行及时检测,在碾压作业的同时,应关注到当地气候条件的变化情况,杜绝在降水天气进行的碾压作业,雨水来临时应做好路面防护以及排水作业,同时严格监控碾压作业开展过程当中的路面温度,当温度过低时不宜开展碾压施工,在碾压过程中应减少设备停机频次,同时加强轮迹控制工作,避免其对于路面施工质量以及道路行车安全所造成的隐患。

结束语

总之,沥青混凝土路面凭借高耐久性、高施工效率与广泛的适用范围,在公路建设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施工的各个阶段,一定要做好材料的选择、施工技术以及各个施工作业的操作,并对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全程监控,避免工程质量出现不达标的问题。只有严格遵循相关标准进行操作,才能全面提升我国公路建设水平,促进公路交通的稳步前行。

参考文献

[1]徐鸿.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3,(04):129-131.

[2]李丕林.沥青混凝土路面接缝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策略分析[J].四川水泥,2023,(07):237-239.

[3]余小琴.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施工技术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2,(36):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