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要点研究
曲胜
盘锦金帛交通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至关重要。本文深入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现状,指出存在生态功能弱化、文化特色缺失、空间布局不合理及后期维护困难等问题,从规划理念滞后、设计人员专业不足、管理机制不完善、公众参与度低等方面分析成因。系统阐述前期调研、功能布局、植物配置及硬质景观设计要点,并针对性提出创新设计理念、提升人员水平、完善管理监督、加强公众参与等优化策略,旨在为推动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科学规划设计、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现状问题;设计要点;优化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持续扩张,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城市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还能为居民提供舒适的休闲游憩空间,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形象。
一、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1.1 行业发展现状
在最近几年国家政策及新技术推动作用下,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行业得到较好的发展。国家先后发布《城市绿化条例》《关于推进城市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政策等,十四五期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是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在新技术应用上,BIM、GIS系统的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三维可视化建立、空间数据分析,将设计控制得更好。对城市原有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实现海绵城市建设与园林结合,例如深圳的光明区海绵公园的透水铺装,雨水花园设计等,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可以达到85%,推动城市建设中的园林绿化景观行业更加生态化、智慧化。
1.2 现存问题剖析
虽然在不断高速发展,但是它存在的问题还是相当多的。一是生态功能欠缺,一些城市园林景观建筑过于注重景观效果,在这之中引入了太多的外来物种以及硬质铺装,改变了城市原有的生态平衡。例如,北方某城市为了实现一年四季皆有绿植的景观效果,将景观设计引入了太多的南方植被,因为气候不符合条件,存活率不超过30%,并且需要耗费较高的养护费用;二是文化内涵缺失,许多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均相似,引入一些欧式喷泉、罗马柱等,未做好地方文化挖掘;三是城市绿化的地域不均衡,一些老旧城区的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却不到3㎡,同时另一部分在新区地区城市也缺乏绿化植被。
1.3 问题成因分析
根源一方面在于设计构思上,一些城市园林建设思想还停留在形象工程观念,片面地追求短期效益,缺乏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在于设计水平上,由于园林规划设计人员的业务水平高低不均,有些设计师对园林所涉及的相关学科知识,例如生态、社会知识的缺乏,使得其设计结果脱离园林实际;再一方面则是在运行管理上,由于园林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管理归各自的部门负责,形成了各部门管理间缺乏沟通、彼此权责不明,如设计方案所体现内容没有与施工实际情况相结合,施工时多次发生变更现象致使设计方案得不到根本体现。
二、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要点
2.1 前期调研与分析要点
科学规划设计前的调查研究。自然环境调查要掌握当地的气候、土壤、地势、水源等特点,如干旱地区的城市在园林设计中应着重考虑水源以及蒸发量问题,园林建设应合理规划节水措施;对于位于山区的城市,要根据山区的地势高低建设台地,以防挖掘工程量的过大。人文环境的调查主要是调查当地的民族文化、生活习惯、群众诉求等。
2.2 功能定位与布局要点
综合考虑生态功能、游憩功能以及文化功能的复合效果进行功能定位。在生态功能上,通过乔、灌、草结合设置,实现更多的固碳释氧、降噪除尘效果;在规划过程中结合城市风廊道设计,借助绿地疏导风廊,使绿地成为城市通风廊道的重要节点,以此减缓热岛效应。对于游憩功能来说,在规划设计中根据不同服务人群、绿地面积的大小,实现不同类型活动场地的划分;在大型城市公园规划中,主要进行运动广场、文化长廊、湖泊湿地等多类型功能场地的划分和安排;在社区绿地中,主要以不同路线长度、不同大小的休闲广场安排为主;对于文化功能在园区形象设计中将地方文化建筑、文化小品、绿化植物的搭配有机结合。
2.3 植物配置要点
植物的选育种植上以乡土树种为主。乡土树种相对适应性强,养护难度低,生态效益较高,例如,北京植物园大量种植本地树种侧柏、国槐等形成稳定的生态群落,植物群落的营造也要在考虑季相及层次的基础上选择植物,例如在春季种植以观花的樱花、玉兰等为主的植物,在秋季种植观赏价值高的银杏、乌桕等来形成植物的色彩景观;种植植物形成上部为高大乔木、中部为中层灌木、下层为地被的多个层次植物群落,以形成景观的立体化。植物景观的营造要考虑色彩、形态、香味的协调,例如将紫色的薰衣草和黄色的金鸡菊形成色彩的对比,将垂柳柔软的枝条和松柏坚韧的枝条形成形态上的对比,将桂花和腊梅的香气形成香味的对比。
2.4 硬质景观设计要点
道路、铺装,道路及铺装应根据人流需要、功能布置等方面因素进行设计。主园路宽度建议为3~4m,铺设透水混凝土、花岗岩等,游步道以3~1.5m的木栈道或卵石小路为主,增加趣味性。图案铺装可根据当地地域文化元素考虑,如江南园林花街铺地的表现传统文化纹样。园林中建筑、小品的设计,要考虑园林风格,亭台楼阁以观景与休息为主,园林小品如雕塑、景墙等都要体现一定的文化内涵。
三、优化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的策略
3.1 创新规划设计理念
大力普及生态修复、海绵、低碳园林等概念。在采煤沉降区、污染土地整理中优先使用生态修复,比如含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法;在海绵城市理念下,园林中实现全面应用雨水渗透、收集、滤净化等设计系统,如透水铺装、雨水花园、生态湿地等,雨水实现自然留存、渗入、过滤等;此外,提倡低碳设计理念,避免高耗能材料的使用,增加使用太阳能灯具、风能灌水等节能设备。
3.2 提升设计人员专业水平
增强设计人员从业培训,形成理论+实践培养机制。高校园林专业增设生态学、社会学、工程技术等交叉学科,企业有计划地组织设计师开展国内外学术研讨、项目考察活动,鼓励设计师考取注册风景园林师,提高行业门槛。
3.3 完善管理与监督机制
理顺园林规划、建设、养护管理职能,组建统一的园林绿化行政管理部门,划分管理责任到具体环节的职能。强化科学规划设计审批,实施专家论证、社会评议机制,保证园林设计规范科学。严格施工过程管理,实施BIM施工模拟和进度控制,降低项目设计变更。强化后期维护管理,制定园林管护规范和标准,实行园林养护与养护资金挂钩。
结语
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关乎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与居民生活品质提升。通过深入分析现状问题、把握设计要点、落实优化策略,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困境,推动城市园林绿化向生态化、人性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婵莹.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要点研究[N].河南经济报,2025-04-19(012).
[2]李楠.城市景观规划中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的要点[J].现代园艺,2022,45(02):55-56+59.
[3]刘超,刘建军.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要点分析[J].现代园艺,2021,44(10):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