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的前沿:初中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与态度研究
王建庆
吉安八中城北校区 343000
摘要:本研究旨在了解初中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与态度,通过对吉安5所初中学校的8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50名学生的访谈发现,初中生对转基因食品有一定了解但认知程度有限,信息获取渠道多样但存在不准确信息干扰,在态度方面约35%的学生愿意尝试转基因食品,45%的学生持谨慎态度,20%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基于此提出了加强学校教育、规范信息传播等建议,以提升初中生对转基因食品的科学认知。
关键词:生物技术;转基因食品;初中生;认知与态度
引言:生物技术作为当代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转基因技术是其中的关键部分,转基因食品作为转基因技术的产物已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初中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与态度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消费选择,也影响着生物技术的推广和发展,因此了解初中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与态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设计了包含基本信息、转基因食品认知程度、信息获取渠道、对转基因食品态度等方面问题的调查问卷,选取了吉安的5所初中学校,从初一至初三年级随机抽取班级,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52份,有效回收率为94%。
(二)访谈法
从问卷调查对象中选取了50名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面对面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担忧以及获取相关信息的途径等,并对访谈内容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初中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程度
1.基本概念认知
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约62%的学生表示听说过转基因食品,但当被问及转基因食品的具体定义时,仅有38%的学生能够准确回答出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目标生物体而生产的食品,仍有25%的学生将转基因食品与杂交食品混淆,认为是通过不同品种杂交培育出来的。
2.种类认知
对于常见的转基因食品种类,学生对转基因大豆的认知度相对较高,有52%的学生能够正确识别;转基因玉米的认知度为48%,然而,对于一些经过深加工的转基因食品,如转基因食用油,仅有32%的学生能够准确判断;转基因豆制品的认知度为28%,
3.安全性认知
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学生的看法存在较大差异,约30%的学生认为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如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引发过敏反应、影响生育能力等;40%的学生认为转基因食品经过严格检测是安全的;还有30%的学生表示不清楚其安全性。
(二)初中生获取转基因食品信息的渠道
1.学校教育
在调查中发现,仅有22%的学生表示在学校生物课上学到过有关转基因食品的知识,且讲解内容较为浅显,主要集中在基本概念方面,对于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应用及争议等内容涉及较少。
2.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成为初中生获取转基因食品信息的主要渠道,约65%的学生通过网络新闻、社交媒体、科普视频等途径了解转基因食品相关信息,然而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部分学生反映曾看到过一些夸大转基因食品危害或虚假宣传其功效的信息,容易误导他们的认知。
3.家庭和朋友
约55%的学生表示在与家人、朋友的交流中了解到转基因食品,一些家长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和观点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例如部分家长对转基因食品持强烈反对态度,导致孩子也对其产生抵触情绪。
(三)初中生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
1.接受态度
在是否接受转基因食品方面,约35%的学生表示愿意尝试转基因食品,他们认为转基因食品可能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更好的口感,并且相信经过严格检测是安全的;45%的学生表示不愿意接受转基因食品,主要担心其安全性问题害怕对健康造成潜在威胁;还有20%的学生表示无所谓持观望态度。
2.购买意愿
对于购买转基因食品的意愿,约30%的学生表示在价格合理、有明确标识的情况下会考虑购买;40%的学生明确表示不会购买转基因食品;30%的学生表示会根据周围人的选择来决定是否购买。
三、讨论
(一)初中生对转基因食品认知不足的原因
1.学校教育缺失
学校生物课程中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内容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更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对前沿生物技术的拓展不够,此外学校缺乏相关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学生无法亲身体验转基因技术的过程,导致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停留在表面。
2.信息传播不规范
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捷,但也存在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一些媒体为了追求点击率和关注度,发布不准确或片面的转基因食品信息,误导了初中生,同时缺乏有效的信息监管机制,无法及时纠正错误信息。
3.家庭科普不足
部分家长自身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有限,无法为孩子提供准确的科普信息,在家庭交流中,对转基因食品的讨论较少,导致孩子缺乏获取相关知识的有效途径,此外一些家长对转基因食品的偏见也会影响孩子的认知。
(二)初中生对转基因食品态度分歧的影响因素
1.安全担忧
由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存在一定的争议,部分初中生对其安全性存在担忧,从而持谨慎和拒绝的态度,这种担忧主要来源于对基因技术的不了解和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一些媒体对转基因食品负面事件的报道也加剧了他们的担忧。
2.社会舆论影响
社会舆论对初中生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些负面报道和争议事件容易引发学生的恐慌和抵触情绪,而正面的科普宣传和权威机构的认可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接受度,例如,当媒体报道某科研机构证实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时,部分学生的态度会有所转变。
3.个人价值观和消费观念
不同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和消费观念也会影响他们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一些学生注重食品安全和健康,更倾向于选择天然、传统的食品;而另一些学生则更注重食品的性价比和创新性,对转基因食品持开放态度。
四、建议
1.加强学校教育
将转基因食品知识纳入学校生物课程体系,增加相关教学内容,编写专门的科普教材或资料,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科普讲座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开展相关的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转基因技术的过程,加深对转基因食品的理解。
2.规范信息传播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管,规范转基因食品信息的传播,鼓励媒体发布准确、客观、科学的转基因食品信息,打击虚假宣传和误导性报道,建立权威的转基因食品科普平台,为公众提供可靠的信息来源。
3.强化家庭科普
家长应提高自身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水平,关注相关科普信息,与孩子进行积极的交流和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转基因食品,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和理性判断能力。
4.开展科普活动
学校和社会机构可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转基因食品科普活动,如科普展览、科普实验、科普竞赛等,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消除学生的恐惧和误解。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初中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与态度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初中生对转基因食品有一定的了解,但认知程度有限,态度上存在分歧,为了提高初中生对转基因食品的科学认知,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加强科普教育规范信息传播,通过提升初中生的科学素养,使他们能够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为生物技术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转基因食品的日益普及,加强对公众的科普教育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葛立群,吕杰.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态度和购买意愿[J].商业研究, 2009(8):4.DOI:10.3969/j.issn.1001-148X.2009.08.062.
[2] 王玉清,薛达元.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认知态度的调查与分析[J].环境保护, 2005(3):6.DOI:10.3969/j.issn.0253-9705.2005.0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