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许祥峰
紫东文旅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在道路桥梁施工领域,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趋势。本文详细阐述了绿色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前准备阶段、施工过程以及施工后养护阶段的具体应用,包括绿色材料的选用、节能减排技术、扬尘与噪声控制、废弃物处理以及生态保护措施等,旨在为道路桥梁行业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全面且深入的技术参考。
关键词:绿色施工技术;道路桥梁;施工
1绪论
道路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规模持续扩大,但传统施工方式往往伴随着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与当下的环保理念背道而驰[1]。绿色环保技术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绿色环保理念的广泛传播,绿色建筑技术被应用于社会的许多不同领域,绿色环保发展理念的出现,带动了绿色建筑技术的出现。绿色施工技术强调在保证工程质量、进度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已成为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必然选择。
2施工前准备阶段的绿色施工技术应用
2.1绿色材料的选用
1)可再生材料的应用。在道路基层材料选择上,可采用再生沥青混合料、再生水泥稳定碎石等。再生沥青混合料利用旧沥青路面铣刨料,经再生工艺处理后重新铺筑路面,既能有效利用废旧资源,减少对新石料的开采,又能降低运输成本。据统计,每使用1吨再生沥青混合料,可节省约0.8吨新石料开采及相应运输能耗。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则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后作为集料,与水泥、水混合形成稳定基层,其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且环保效益显著。2)环保型建筑材料的筛选。桥梁结构用材倾向于选用高强度、耐久性好且环境友好的材料。例如,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逐渐应用于桥梁的拉索、桥面板等部位。FRP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的特点,相较于传统钢材,其重量可减轻70%-80%,大大降低了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同时减少了后期维护成本,因无需防锈涂装,避免了涂料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2.2施工场地规划与优化
1)合理布局施工临时设施。依据施工流程与工程量,科学规划施工营地、材料堆放场、机械设备停放场等临时设施的位置。尽量靠近施工现场,缩短运输距离,减少车辆尾气排放。例如,将混凝土搅拌站设置在桥梁或道路建设核心区域周边合理范围内,既能保证混凝土供应的及时性,又能降低运输过程中的坍落度损失,提高混凝土质量,同时减少运输车辆往返频次,节能减排。2)场地生态保护规划。对于施工场地内的植被、水系等生态资源进行前期调查与保护规划。若施工场地涉及湿地、林地等生态敏感区,应制定专项保护方案,采取移植、避让等措施保护珍稀植物,维持生态平衡[2]。
3施工过程中的绿色施工技术应用
3.1节能减排技术
1)机械设备节能优化。选用节能型施工机械设备,如新型柴油发动机工程机械,其燃油效率较传统机型提高10%-15%。同时,合理安排机械设备的作业时间与工况,避免空转、怠速等浪费能源的现象。通过安装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当设备空闲超过一定时间,自动停机或进入低功耗待机模式,据估算,这一措施可使单台设备年燃油消耗降低8%-12%。2)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应用。在施工场地照明、小型电器设备供电等方面,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设置太阳能路灯,白天充电,夜晚自动照明,无需外接电网,不仅节能环保,还能解决偏远地区施工场地电力供应不便的问题。在一些风力资源丰富的山区道路施工中,安装小型风力发电机为临时营地供电,与传统燃油发电相比,成本降低约30%-40%,且减少了碳排放。
3.2扬尘与噪声控制
1)扬尘控制措施。在土方开挖、物料装卸、运输等易产生扬尘的环节,采取全方位的防尘措施。施工现场配备洒水车,定时对场地道路、堆料场进行洒水降尘,频率不少于每2小时一次;运输车辆加盖篷布,确保物料不遗撒;在土方作业区设置雾炮机,通过高压喷雾将扬尘颗粒沉降,使施工区域扬尘浓度降低80%-90%。2)噪声控制方法。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对高噪声设备如破碎机、空压机等进行降噪处理,采用隔音罩、消声器等装置,将设备运行噪声降低20-30dB(A)。合理安排施工时段,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中午12点至下午2点、晚上10点至次日早上6点)进行高噪声作业,如必须施工,提前向周边居民公告并取得谅解,有效减少噪声扰民现象。
3.3施工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1)水资源保护。对施工场地周边的水体进行保护,设置围挡、沉淀池等设施,防止施工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施工废水经沉淀、过滤、消毒等处理后达标排放,其中化学需氧量(COD)、悬浮物(SS)等污染物去除率可达80%-90%。在桥梁基础施工涉及水下作业时,采用环保型泥浆,其生物降解性好,不易对水体造成污染,确保水域生态安全。2)水资源循环利用。建立雨水收集系统,收集施工场地内的雨水用于施工现场洒水降尘、车辆冲洗等非饮用用途,雨水利用率可达60%-70%。混凝土养护用水采用收集的雨水或处理后的施工废水,减少对新鲜水资源的依赖,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4施工后养护阶段的绿色施工技术应用
4.1废弃物处理
1)固体废弃物分类回收。施工结束后,对剩余材料、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废钢材、木材等可再生利用材料送往回收站;废弃混凝土、砖块等用于场地平整、临时道路基层填筑,提高资源二次利用率,一般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可达50%-60%。2)危险废弃物专业处置。对于含有重金属、油漆、油污等的危险废弃物,如废旧电池、废弃油漆桶、废弃机油等,严格按照环保要求交由有资质的专业单位处置,防止其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确保环境安全。
4.2生态修复与补偿
1)植被恢复。在道路桥梁边坡、施工场地等区域进行植被恢复,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采用喷播植草、客土植草等技术,促进植被快速生长,提高边坡稳定性,美化环境。一般情况下,植被覆盖率在施工后一年内可达到80%-90%,有效防止水土流失。2)生态补偿措施。针对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可避免的破坏,如占用农田、林地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生态补偿。通过在其他区域建设生态公园、湿地保护区等方式,增加生态用地面积,恢复生态服务功能,实现生态平衡的总体维护[3]。
结论
绿色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是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施工前的绿色材料筛选、场地规划,到施工中的节能减排、污染防控,再到施工后的废弃物处理与生态修复,各阶段紧密衔接,充分发挥绿色施工的优势。绿色施工技术能够带来显著的综合效益,推动道路桥梁行业迈向绿色、环保、高效的发展新阶段,为构建美丽中国的交通网络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磊.绿色施工技术在道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实践[J].住宅与房地产,2021,(34):86-87.
[2]艾召山.绿色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1,(34):103-105.
[3]张彬.绿色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运用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1,(11):58-59.
实 验 组 转 出 ICU 时 ADL 评 分 为(
) 分, 高 于 对 照 组 的(
)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
三、讨论
重症患者由于其病情的严重性,通常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息以及机械通气等治疗手段,这往往导致其身体机能的下降以及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增加。传统常规护理主要关注于疾病的治疗和基础护理,对于患者康复过程的关注相对较少。而早期康复护理则强调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干预,通过呼吸功能训练、肢体功能训练等措施,有助于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
在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在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后,机械通气时间和 ICU 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这可能是因为早期的呼吸功能训练提高了患者的呼吸肌力量和耐力,促进了肺部气体交换,从而有利于尽早脱机;同时,肢体功能训练改善了患者的血液循环和肌肉力量,有助于患者整体身体状况的恢复,进而缩短了 ICU 住院时间。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表明早期康复护理在预防并发症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例如,呼吸功能训练有助于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肢体功能训练促进了血液循环,降低了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风险;同时,合理的翻身、皮肤护理等措施也减少了压疮的发生。
此外,实验组转出 ICU 时 ADL 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通过早期的康复训练,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得到了较好的恢复,自理能力增强,为其后续的康复和回归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在重症医学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效果,可有效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 ICU 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转出 ICU时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临床实践中,应重视早期康复护理在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方案,以提高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当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样本仅来自于一家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未来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多中心的研究,以更全面地评估早期康复护理在重症医学中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容燕芬 , 陈春瑞 , 吴群燕 .Peplau 人际关系理论联合全面早期康复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华养生保健 ,2024,42(20):115-118.
[2] 刘巧丽. 早期干预在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C]//中国防痨协会 , 重庆智飞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第 35 届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大会暨第四届中国防痨科技颁奖大会论文汇编(护理篇). 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 ;,2024:297-299.DOI:10.26914/c.cnkihy.2024.038868.
[3] 张必争 , 邵小燕 , 潘国霞 , 等 . 早期康复护理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中西医结合护理 ( 中英文 ),2022,8(08):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