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麻醉学课程体系改革思路的初步探讨

作者

甘璐 陈静 李沂萱 潘炫屹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麻醉学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中一个重要且专业性强的领域,其课程体系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当前,麻醉学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但是鉴于麻醉学教学条件特殊、操作风险高、教学模式的局限以及新技术和新知识的更新速度快等问题,麻醉学课程体系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本研究对其展开针对性的探讨。

关键词:麻醉学;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临床医学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传统的临床医学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医疗体系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深入研究临床医学带教模式,探索适应新时代的带教新方法、新途径,有助于提升临床医学教育的整体质量,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一、基础课程强化与整合

在麻醉学的基础课程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分为讲授法为主,即教师通过口头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麻醉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麻醉学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麻醉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及药代动力学等。学生虽然能够掌握麻醉学的基础知识,但对知识点的理解较为表面,难以形成深入的理解和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可能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跨学科的综合应用能力。

新时代的基础课程强化教学,一方面需要教师注重教学资源的建设和整合,如应定期评估并更新教材内容,引入最新的麻醉技术、药物进展、临床研究成果等,使学生能够掌握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或应在保留传统核心课程的基础上,与其他医学专业如外科、内科、心脏科等进行更深入的合作,增设如疼痛管理、重症监护等跨学科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促进学生对跨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还应在麻醉学教育中适当引入人文或思政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培养“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另一方面,需要教师积极探索并实践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如模拟真实的临床环境或情境,让学生在接近实战的场景中学习麻醉知识和技能;或可以选取典型的麻醉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情、制定麻醉方案、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将其分成若干小组,并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还可以引入一种颠倒传统课堂内外时间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课前观看教学视频、阅读相关文献等展开自主学习,课堂通过讨论、答疑、实践等活动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使学生的更加高效和深入,课后则可以通过实验课、病例讨论会等线下教学活动加强师生互动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实践课程加强与创新

在麻醉学课程中,实践课程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传统的时间教学方法以演示法为主,即教师演示麻醉操作过程,学生观察、记录和模仿,并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反复的模拟操作来掌握基本技能。但是传统教学往往受限于实验室设备、模拟病人等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缺乏综合性和真实性,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实践需求。

创新改革后的实践教学课程,既需要教师引进先进的实验设备、模拟病人和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真实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反复练习和强化训练,提高操作熟练度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也需要教师积极引入真实或模拟的病例,让学生在学习的早期阶段就能接触到真实的临床环境,能够近距离分析典型麻醉病例,了解不同疾病的麻醉处理原则、药物选择及注意事项,并能在与麻醉团队中医生、护士、麻醉师等各成员之间的协作与配合中学习围术期管理以及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其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三、考核与评价的改革与创新

在麻醉学课程中,考核与评价是评估学生学习成果、教学效果以及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大多以闭卷或开卷考试形式以检验学生对麻醉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模拟操作或实验室操作,考核学生的基本麻醉技能。传统考核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但可能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时代麻醉学教学考核方式需要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与专业素养的培养。比如可以将学生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表现、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等多个方面的表现纳入考核范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理论考试可以在传统试卷考试形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案例分析、论述题等题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问题;在临床实践考核中,教师同样要在传统技能操作考核的基础上引入OSCE考核方式,即通过模拟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临床环境,考核学生的麻醉操作技能、病情监测能力、药物使用合理性以及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等,培养出更多具备扎实专业知识、良好临床技能和高度职业素养的麻醉医师。

结束语

麻醉学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中一个重要且专业性强的领域,其课程体系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深入研究临床医学带教模式,分析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并以此为基础,探索适应新时代的带教新方法、新途径,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提高学生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麻醉学临床医学教育的整体质量。在未来,麻醉学课程改革还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多地引入智能监测设备、VR和AR技术,并将教育模式向多元化转变,为医学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俊,孙俊娜,赵际平,等. 混合式教学联合课程思政在麻醉学教学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科学,2023,13(22):60-63.

[2] 史琪清,余喜亚,李成,等. 住培过程中麻醉学教学查房与病例讨论实施策略的讨论[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3,15(10):178-182.

[3] 刘丹,魏珂,黎平,等. 麻醉学本科实习教学中开展专业思政的探索[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3,15(8):33-37.

[4] 吴巧玲,杨艳峰,沈途. 医学人文融入麻醉学临床实践教学的研究[J]. 继续医学教育,2023,37(11):161-164.

作者信息:甘璐,女,汉族,河北省保定市人,本科,单位名称:河北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