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

作者

张文斌 毛秀云

山西运城市平陆县平陆中学 044300

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的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引进多媒体网络技术,建构高效的化学课堂,直观形象地将复杂的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此外,教师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促使学生能够更高效地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高中;化学课堂;应用策略

引言

高中化学所包含的信息领域较广,是一门基础的科学性的学科。与其他直观性的教学科目相比,高中化学教学较为繁琐,需要教师注重实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崛起,多媒体教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中化学教师也逐渐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利用多媒体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优势

1.1提升学习兴趣

因为新媒体技术的帮助,化学拥有了和生活相联系的更多可能性。教师可在新媒体技术支持下,使化学结合生活,让学生借此体验并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由此全面提升学习兴趣。再者新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领域还因其新奇性,可充分唤醒学生深层次学习欲望,特别是把复杂化学反应以动画等形式展现出来的做法,将让学生有可能更进一步领会化学知识,使之在降低理解难度的情况下提高认知兴趣。举例而言,以动画形式展示模拟分子结合的方式,便将让学生从兴趣化角度深入体会正负电子互相吸引的规律。

1.2对高中化学教学课堂进行优化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课堂上,教师通常会利用黑板进行各种书写,将化学的教学内容和公式快速标准化。然而,这种方法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教师写字时有时会比较潦草,有些化学公式和数字符号可能不规范,这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不良影响。而利用多媒体的信息技术,直接解决了教师书写的问题。多媒体可以将课堂内容和数学公式直接进行呈现,同时还能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一些易懂的化学实验来辅助课堂教学,不仅省去了教师的书写时间,还为化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2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2.1进行必要的情境铺垫

首先,高中化学教师应寻找新媒体技术的合适载体,创设恰当实验情境,进行必要的教学铺垫。化学学科中部分概念、物质性质、变化规律等,需要借助实验进行验证,而验证过程本身也可视作学生接受提示、启发,进入到学习状态的一种必要选择。因而应寻找新媒体技术支持,以实验情境创设的形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创新等必要能力,从而进行学习的有效铺垫。例如在教学化学平衡内容时,可涉及密闭容器内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反应形成二氧化碳与氢气的内容,该可逆反应化学平衡建立过程难以通过演示实验来表现。再如工业生产过程中,制硫酸、水泥、玻璃、陶瓷等,都具有极大实验难度不能给学生以情境铺垫演示。此时便可借助新媒体技术很好地解决此类难题,使学生在形象化的动态效果演示之下,如同置身于实验情境之中,成为实验的观察者与体验者。这种做法将有效发挥出情境铺垫功能,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探索欲望。

2.23确保实验演示的规范性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已经具备一定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且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有的实验步骤比较多,操作起来具有一定复杂性,还有就是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班级人数比较多,教师在为学生演示时有的学生看不到,就无法发现教师操作动作是否规范.所以,为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验整个过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播放实验整个过程,并组织学生进行观看,进而使学生能了解并充分掌握,进而不断提升实验教学水平.

2.3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突破化学教学难点重点

高中化学普遍存在难懂难学的现象,化学知识内容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化学教学内容都会有一些难以突破的学习难点和重点。教师要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把一些难懂难理解的理论和公式进行展示,以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进行呈现,从而帮助学生攻克一些难点要点。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提高整个化学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物质的量”时,教师便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物质的量”进行充分的讲解。“物质的量”本身是国际单位中的物理量,它是用来衡量组成的物质的基本单位,所以一个微观粒子群为一个摩尔。摩尔的量度对象是构成物质基本的微粒,比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因为摩尔并不能对宏观的物质进行量度,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困难较多。因此教师便可以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资源,帮助学生对“物质的量”进行充分的理解,帮助学生建构起一个科学的立体思维模式。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视频方式,将整个物质中存在的一些离子、分子、原子等进行讲解,并结合各种教学资源帮助学生从基础上认识各种晶体的结构。教师要将“物质的量”中难以攻克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并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让学生对一些晶体不再感到陌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4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绘制思维导图

化学教科书拥有庞大数量的知识,内容较为复杂且丰富。因此,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自身具有的强大展示功能,帮学生及时梳理化学知识脉络,明确知识之间的关联,规范知识体系,探究化学知识的外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计算机全面总结化学课本上的重点知识,然后应用思维导图绘制化学知识脉络,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各个知识模块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熟练程度。例如,在整理和讲解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及其思维导图软件汇总本节课知识内容,并制作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混合物除杂、混合物分离与提纯、离子颗粒检验、化学实验安全等。教师再将不同板块的知识作为根本基点,结合教材内容延伸出不同知识的分支系统,建立清晰的树状知识脉络图。最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将所制作思考导图进行展示,并且按照学生知识结构调整化学知识脉络图,确保化学知识变得更具条理,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优化整个化学课堂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将化学知识更加直观生动地进行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的难点重点内容。同时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能充分调动化学课堂的学习气氛,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满贵.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3):122-123.

[2]苏彦平.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5(7):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