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阈下杭州亚运会外宣资料翻译研究
姚嘉莹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杭州亚运会外宣资料翻译在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和实践策略。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体育赛事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其外宣材料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着东道国文化形象的国际传播效果。通过对杭州亚运会会徽、火炬等外宣资料的翻译案例分析,本文揭示了翻译过程中平衡文化特色与信息准确传达的策略。研究发现,有效的外宣翻译不仅要求语言上的准确性,更需注重文化内涵的传递和受众情感的共鸣。基于此,文章提出了针对性的改善建议,旨在优化翻译策略,加强文化交流,提升国家软实力。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外宣翻译策略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为了全面而深入地探究杭州亚运会外宣翻译的实践效果与挑战,本研究计划融合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研究将启动于内容分析,系统性地搜集并审视杭州亚运会官方发布的多语种外宣材料,内容涵盖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宣传册及赛事指南等。此项分析将着重对比中文原始材料与目标语言译文在信息传递、文化适应性及风格维持上的表现。本研究旨在对杭州亚运会外宣翻译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揭示翻译过程中的有效策略与存在的挑战,为优化未来的国际赛事外宣翻译工作提供实证基础和策略建议。
(二)研究意义:
本研究致力于在传统翻译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拓展,结合跨文化交际理论,深入剖析文化差异对外宣翻译的影响,提出“文化微调”策略,即在保留中国特色的同时,适度调整以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为后续大型活动的翻译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预期研究成果将为杭州亚运会乃至未来国际体育赛事的外宣翻译工作提供实证指导,促进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紧密结合。
(三)翻译实践分析:
五、杭州亚运会外宣材料原文译文分析
1. China Daily 新闻《杭州亚运会火炬形象发布 名为“薪火 ”》节选
以下调研内容来自于杭州亚运会期间 China Daily 的官方报道。
例(1):
原文:“薪火”,寓意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火炬以玉琮为表征,以人文历史和山川风物为主干,使中华文明圣地闪耀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翻译:“Eternal Flame” means that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was passed o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e torch was characterized by Jade Cong and threaded upon with Chinese heritage, natural sceneries, and local customs. The design was intended to shine a more brilliant light on this sacred land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此段材料的翻译在传达中文原文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层面时采用了一些特定的翻译技巧和方法:
1)意译和直译的结合: 在翻译中,保留了一些直译的元素,例如“薪火”
翻译为“Eternal Flame”,保留了原文的直接寓意。与此同时,翻译中也进行了意译,如将“玉琮 ”翻译为“Jade Cong”,不仅直译了文物的名称,还传达了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2)保留原文的修辞手法:翻译中尽可能保留原文的修辞手法,如在“更加 璀璨的光芒”中使用了“shine a more brilliant light”,保持了原文表达的辉煌和光芒的形象。
3)强调文化象征: 在对“薪火”、“玉琮”等文化元素的翻译中,强调了这些元素在中华文明中的独特地位。译文“Eternal Flame ”捕捉了“薪火”寓意中华文明传承的意义,表达了文明的永恒传承之意。把“玉琮”的翻译为“Jade Cong”保留了其原有的文化象征,传达了中华文明中玉文化的独特性。这有助于传达中文原文所要表达的文化自信和文明传承的意义。
4)考虑目的论: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目的论,即通过翻译达到更广泛的文化传播和情感共鸣的目的。例如将“人文历史”翻译为“heritage”和“山川风物”翻译为“natural sceneries”,兼顾文化内涵和表达的流畅性,在保留原文 意义的同时使翻译更贴近英语表达方式,有助于让英语读者更好地理解中文原文 所传达的信息。“更加璀璨的光芒 ”的翻译以“shine a more brilliant light”这一表达方式来强调传递火炬时旨在为中华文明的圣地带来更加辉煌的光芒的目的,激发起国际观众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情感共鸣。
例(2)
原文:杭州亚运会会徽名为“潮涌”,“潮涌”的主体图形由扇面、钱 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
翻译 :Called “Surging Tides,” the emblem consists of six elements: a Chinese fan, the Qiantang River, a tidal bore, a running track, the Internet icon, and the glowing red sun of the Olympic Council of Asia (OCA). 本例既保留了原文的文化特色和艺术感,又确保了信息的准确传达,有助于在跨文化传播中更有效地传递信息和情感。具体包括:
1)意译与直译的平衡:在将“潮涌”翻译为“Surging Tides”时,使用意译,有助于传达中文原文中“潮涌”的形象。英文读者能感受到“潮涌”的涌动感和力量,更好地理解会徽的寓意。
2)特色词汇的保留: “扇面 ”的翻译选择了“Chinese fan”而非简单的 “fan”,强调了中国文化的特色。通过保留原文中的特色词汇,强调了中文原文的文化独特性。
3)形象元素的保留:在翻译“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太阳图形”等图形元素时,力求保留每个元素的具体形象,以确保英语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这些图形元素。
4)考虑目的论:使用“Surging Tides”一词时,选择了富有情感色彩的形容词,旨在引发英文读者对于会徽所代表的活力、力量和亚洲文化的认同感,这是目的论的考虑。
2. 宣传视频《亚运 GO 杭州》中文及英语译文字幕分析
例(1)
中文原文:杭州的魅力
方寸之间 灵韵皆成
翻译:Hangzhou’s Charms
Appear Like Magic
From The Screen
上例的具体特征如下:
1)直译与意译结合:“Hangzhou’s Charms”直译保留了“杭州的魅力”的
原汁原味。翻译中通过直译保留了原文内容,同时在“方寸之间 灵韵皆成”一
句中进行了一定的意译,将其译为“Appear Like Magic”,以传达原文中“灵韵”和“成”所蕴含的意境,突显神秘感和令人惊叹的意境。
2)形象表达:“Appear Like Magic”生动地表达了杭州的魅力如同魔法般神秘而令人着迷。这种形象化的表达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3)抽象表达的转化:“方寸之间 灵韵皆成”是一种相对抽象的表达方式,
翻译中转化为更容易理解的、富有想象力的表达。
4)保留原文韵味:保留了原文的的韵味,通过“灵韵”和“成”所传达的
意境,使英文翻译更富有诗意。
例(2)
原文:用纸与刀绘制出亚运神韵,看动与静交汇出盛世人间。在指尖上
凝神细看,杭州见[纸]如面
翻译:A collage of Asian Games highlights captured in the decorative art of paper cutting,world where dynamism and tranquility meet. Enjoy gazing at this wonderful creation. Embark on a magical journey that reveals the beauty and charms of Hangzhou through paper art.
此例中的翻译通过运用意译、比喻、文学意境的保留等多种翻译技巧,成功地将中文原文的文学意境和情感色彩传递给受众。
1)意译的运用:“亚运神韵”翻译为“artistic conception of the Asian
Games”,以更丰富的表达方式传达了原文中的意境。“在指尖上凝神细看”中,“凝神细看”被翻译为“Focus on the fingertips”,突显了在观赏纸艺时需要专注的细致感觉。
2) 比喻的转化: “杭州 见[纸]如面”中 ,“见[纸]如面 ”被翻译为 “Hangzhou unfolds like a scroll in [paper] ”,使用了卷轴的比喻,传递了一幅画
卷般的美丽景象。
3)文学意境的保留:“动与静交汇出盛世人间”中的“动与静”被翻译为“dynamism and tranquility”,保留了原文中的诗意,传递了和谐共生的感觉。
(五)启示与建议:
深入分析杭州亚运会外宣资料翻译的案例,我们得到若干关键启示。翻译工作,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应当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共鸣为目的。翻译者需深入掌握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运用精准而富有创造性的翻译策略,以确保翻译作品能够与目标受众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习惯相契合。
翻译作为一种艺术和技能的结合体,要求翻译者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的手法,有效地传达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在选材和表达上,翻译者应展现出对中国文化深刻的理解和热爱,同时考虑到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和接受度,避免文化中心主义,力求在不同文化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翻译不仅仅是文字的转换,更是情感和思想的传递。翻译者应通过精准的语言和生动的表达,激发受众的兴趣,与受众建立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提升翻译作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翻译者应具备扎实的语言能力、敏锐的文化洞察力和创新意识,以确保翻译作品能够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参考文献:
[1] 谢霜天.大型体育媒介仪式跨语境,跨文化传播策略分析--以北京冬奥会和杭州亚运会为例[J].视听, 2024(2):6-10.
[2] 李芸,吴诗瑶.跨文化视野下亚运"杭州印象"的传播建构[J].采写编, 2023(3):112-114.
[3] 刘艳艳.跨文化传播视野下广州亚运会体育展示探究[D].武汉体育学院[2024-06-18].DOI:CNKI:CDMD:2.1011.161855.
[4] 汪帆.新亚运与杭州韵交相辉映 科技新潮赋能跨文化传播——以杭州亚运会动画短视频为例[J].中国记者, 2023(10):64-65.
[5] 王军.大型体育赛事开幕式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以第16届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24-06-18].DOI:CNKI:CDMD:2.1012.338793.
基金项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cs2418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