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枇杷膏里的成长奥秘

作者

黄丽菁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幼儿园

摘要:本文聚焦幼儿园枇杷膏制作活动,阐述其将生活元素融入教育的实践过程。详细描述活动各环节,深入分析活动中暴露出的幼儿在生活技能、科学知识、合作意识方面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教育策略及实施过程,总结活动成果并反思不足,强调生活作为教育资源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幼儿园活动;枇杷膏制作;幼儿发展;教育策略

一、引言

在幼儿园的课程实践中,如何将生活元素融入教育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与成长,一直是我们探索的方向。幼儿园里的枇杷树开花啦!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通过组织幼儿制作枇杷膏这一活动,我们旨在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教育价值,促进幼儿在多个领域的发展。

二、案例描述

1.采摘花叶,初遇惊喜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老师带领着孩子们来到了幼儿园的枇杷树下。孩子们看着枇杷树开花啦,兴奋地欢呼起来。“老师,好多枇杷花啊!”“是呀,好漂亮呀。”“枇杷花可是有很多用处的哦!让我们一起摘枇杷花和枇杷叶吧!” 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拿着小篮子,尝试着采摘枇杷花和枇杷叶。有的孩子够不着,便和小伙伴合作,一个人抱着另一个人去摘;有的孩子则在树下仔细地寻找掉落的枇杷花。不一会儿,每个孩子的篮子里都装满了,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2.清洗枇杷,探索发现

回到教室后,孩子们开始清洗枇杷花和枇杷叶。他们把枇杷叶放入水盆中,用小手轻轻地搓洗。这时,有孩子发现枇杷叶表面有一些小绒毛,不太容易洗干净。“老师,这些毛毛怎么弄掉啊?” 于是,老师引导孩子们思考解决办法,并向他们介绍了用盐水浸泡可以去除绒毛的方法,也询问小朋友是否可以寻找工具用来刷小绒毛,小朋友们在教室里寻找着工具,发现了区域材料角里放置的丝瓜巾。没错!就用自然材料丝瓜巾!于是孩子们纷纷动手尝试,看着枇杷花在盐水中变得干净光滑,枇杷叶用丝瓜巾刷得干干净净。他们充满了成就感,同时也对生活中的小常识有了新的认识。

3.熬制枇杷膏,见证神奇

清洗好的枇杷叶需要切碎了以后才能开始熬制。小朋友们拿起小剪刀将枇杷叶剪碎,老师先将枇杷叶放入锅中在一旁示范操作,孩子们睁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当枇杷花、枇杷叶、冰糖和水在锅里慢慢熬煮时,孩子们被锅里逐渐发生的变化吸引住了。“老师,为什么水变少了?”“怎么变得越来越稠了?” 随着熬制过程的推进,教室里弥漫着枇杷膏香甜的味道。孩子们在期待中感受着时间的流逝和物质的奇妙变化。

4.分享枇杷膏,传递快乐

经过耐心的熬制,枇杷膏终于大功告成。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枇杷膏。“哇,好甜啊!”“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东西。” 他们的脸上满是幸福和满足。随后,孩子们还将枇杷膏装在小瓶子里,带到其他班级,与其他小朋友和老师分享这份甜蜜,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三、问题分析

1.生活技能欠缺:在采摘、清洗和熬制的过程中,孩子们明显表现出生活技能的不足。例如,不知道如何采摘枇杷花,清洗水果时缺乏条理和方法,对于熬制过程中的火候、材料比例等更是毫无概念,这反映出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参与劳动实践的机会较少。

2.科学知识匮乏:孩子们对枇杷膏熬制过程中出现的物理变化充满好奇,但由于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如蒸发、溶解、物质形态变化等概念,难以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这表明在日常教育中,对于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方式和深度有待加强。

3.合作意识待培养:在一些活动环节,如采摘枇杷花和枇杷叶时,部分孩子能够自发地与同伴合作,但仍有一些孩子习惯于独自行动,不懂得如何与他人有效协作。这说明在幼儿教育中,需要进一步引导孩子学会与同伴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育策略

1.技能示范与指导:教师在每个活动环节进行详细的示范操作,如正确采摘枇杷花的姿势和方法、如何有序地清洗枇杷叶上的小绒毛、熬制枇杷膏的步骤和要点等,并让孩子们在模仿中逐渐掌握这些生活技能。同时,鼓励孩子们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改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科学启蒙教育渗透:结合枇杷膏制作过程中的物理变化现象,教师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比喻,向孩子们讲解蒸发、溶解、物质形态变化等科学概念。例如,将水分的蒸发比喻成小水滴变成水蒸气飞走了,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此外,还可以通过提问、引导观察等方式,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3.合作学习引导:在活动中,教师有意创设合作情境,如分组采摘枇杷花、共同清洗和熬制等,鼓励孩子们相互帮助、相互配合。引导孩子们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任务。同时,及时表扬和鼓励在合作中表现出色的小组和个人,强化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组织孩子们分组活动时,个别小组出现了分工不明确、个别孩子参与度不高的情况。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小组活动的组织和引导,提前帮助孩子们明确分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此外,在科学知识的讲解方面,虽然我们采用了简单易懂的方式,但对于一些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仍然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探索适合幼儿的科学教育方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更加生动有趣、易于理解的内容和形式,让科学启蒙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通过这次制作枇杷膏的活动,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生活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和利用,就能为幼儿创造出丰富多彩、富有教育价值的学习体验,促进他们在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鹤琴。陈鹤琴幼儿教育著作精选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 虞永平。生活化游戏化幼儿园课程 [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3] 周念丽。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4] 李季湄,冯晓霞. 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