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机车设备的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
王兴海 倪德鑫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300142
摘要:伴随铁路运输的迅猛发展,铁道机车设备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作为保障机车可靠运转的关键,备受关注。本文详述相关技术,涵盖传感器技术、数据融合技术、人工智能算法等在机车监测与诊断中的应用。通过构建智能系统,实现对机车运行状态实时监测、故障精准诊断与预测,有效提升机车安全性、可靠性,降低运维成本,为铁路高效稳定运输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铁道机车;智能监测;故障诊断;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
引言
铁道机车是铁路运输的核心动力,其运行状态直接关联铁路运输的安全与效率。传统机车设备监测与故障诊断主要依靠人工巡检及简单设备检测,存在检测滞后、诊断不准等问题。随着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为解决机车运维难题开辟新路径。该技术能实时采集机车设备运行数据,经数据分析处理,精准判断设备状态,及时察觉潜在故障并预测发展趋势,实现预防性维护,大幅提高机车设备可靠性与可用性,降低维修成本与安全风险。故而,开展铁道机车设备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意义重大。
一、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基础
(一)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是智能监测系统获取机车设备运行数据的关键部件。在铁道机车中,广泛应用多种类型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用于监测电机、齿轮箱、轴承等关键部件振动,通过分析振动信号频率、幅值等特征,判断部件是否存在磨损、不平衡等故障;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电机、变压器、制动装置等部件温度,防止设备因过热损坏;压力传感器监测液压、气压系统压力,确保系统正常工作;电流传感器监测电机电流,分析电机运行状态。随着技术发展,新型传感器不断涌现。光纤传感器抗电磁干扰、精度高、耐腐蚀,适用于恶劣环境下的机车设备监测;M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且集成度高,可实现多种参数同时测量,助力机车设备小型化、智能化监测。
(二)数据融合技术
机车运行中,不同传感器产生大量具有多源性、互补性和冗余性的数据。数据融合技术通过综合分析处理多传感器数据,提升监测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常用方法有加权平均法、卡尔曼滤波法、D - S 证据理论、神经网络等。加权平均法依据各传感器数据可信度赋予权重后求平均,方法简单;卡尔曼滤波法适用于动态系统,通过建立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对系统状态进行最优估计;D - S 证据理论利用证据不确定性推理,有效处理传感器数据的不确定性与冲突性;神经网络凭借强大的非线性映射能力,通过大量样本数据学习实现多源传感器数据融合与特征提取。
(三)人工智能算法
人工智能算法在机车设备故障诊断中起核心作用。常见算法包括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深度学习等。专家系统将领域专家知识和经验以规则形式存入知识库,通过推理机对设备运行数据推理判断实现故障诊断,但存在知识获取难、自学习能力差的缺点。神经网络构建神经元模型和网络结构,模拟人脑学习和处理信息方式,对复杂非线性数据进行学习分类。在机车故障诊断中,经大量故障样本数据训练建立诊断模型识别故障,但传统神经网络存在训练时间长、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支持向量机基于统计学习理论,寻找最优分类超平面区分不同类别数据,在小样本、非线性分类问题上性能良好,适用于机车设备故障诊断样本数据有限的情况。
二、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构建
(一)系统总体架构
铁道机车设备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常采用分层架构,涵盖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及应用层。数据采集层由分布于机车的各类传感器构成,实时采集振动、温度、压力、电流等数据,把物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调理电路放大、滤波后传至数据传输层。传输层采用有线与无线结合方式,将数据送达数据处理层,如电机电流等大数据量、近距离数据用有线传输保证稳定实时,温度、压力等小数据量、分散数据用无线传输方便安装维护。数据处理层作为核心,存储、分析数据,借数据融合技术提升准确性,再用人工智能算法建立诊断模型。应用层为人机交互界面,用户可查看运行状态、故障信息等,获取维修建议,保障机车正常运行。
(二)数据采集与传输
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直接影响系统性能。选择传感器时,需依据机车设备监测需求与工作环境,挑选合适类型、精度和量程的传感器,并定期校准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数据传输方面,要根据传输距离、速率和可靠性要求,选择恰当传输方式与协议。有线传输需保证线缆质量与连接可靠性,防止线缆老化、接触不良;无线传输要合理规划信号覆盖范围,避免干扰和衰减,同时采取加密措施保障数据安全。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处理与分析是系统关键环节。数据处理时,先对采集数据进行清洗、去噪、归一化等预处理,提升数据质量与可用性,再利用数据融合技术获取更准确全面的设备运行信息。故障诊断分析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对融合后的数据学习分类。以深度学习为例,先收集大量机车正常与故障状态样本数据并标注,再选择合适深度学习模型(如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调整参数使模型准确识别不同故障类型。实际应用中,将实时采集的设备运行数据输入训练好的模型,即可输出故障诊断结果。
(四)故障诊断与预测
故障诊断与预测是系统最终目标。通过实时监测分析机车设备运行数据,及时发现故障隐患,准确诊断故障类型、位置与严重程度。同时,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历史与实时数据,建立故障预测模型,预测设备未来运行状态与故障发生可能性,提前预警,方便用户采取预防性维护措施,避免故障发生,提高机车设备可靠性与可用性。
三、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本文深入研究铁道机车设备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分析传感器、数据融合、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机车监测与诊断中的应用,构建系统架构并通过实际案例验证其有效性。研究表明,该技术能实时、准确监测机车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潜在故障并精准诊断预测,有效提高机车安全性、可靠性,降低运维成本,为铁路高效稳定运输提供有力保障。
(二)未来展望
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持续发展,铁道机车设备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前景广阔。未来将朝以下方向发展:一是多源数据融合与深度分析,融合更多类型数据如音频、图像等,结合先进技术深入全面了解机车设备运行状态,提升故障诊断准确性与可靠性;二是智能化与自主化,开发更高水平智能系统,使其能根据设备状态自动调整监测策略与诊断方法,实现自主决策与维护,减少人工干预,增强系统适应性与灵活性;三是与物联网和云计算深度融合,借助物联网实现机车设备与其他铁路基础设施及相关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与协同工作,利用云计算为系统提供强大计算与存储能力,提升运行与数据处理效率;四是深化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技术应用,完善故障预测模型,提高预测准确性与时效性,实现机车设备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为铁路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唐文,李运洋.铁道机车机械传动系统维护策略分析[J].中国机械, 2025, (02): 110-114.
[2]王小燕,金钊,解晓东.铁道机车车辆轮轴配合过盈量计算分析[J].中国机械,2024,(34):112-115.
[3]张琼洁.基于深度学习的铁道机车运行状态预测与故障预警技术探究[C]//山西省中大教育研究院.第七届创新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23:292-293.
作者简介:王兴海(2005.4-),汉族,云南昆明人,研究方向为铁路运输,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