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物理情景教学模式探究

作者

王金茹

河南省三门峡市实验高中 472500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因为物理具有抽象性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情景教学法就是其中一种,为学生营造了轻松的学习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物理;情景教学;模式探究

引言

高中物理传统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核心素养和新课标理念的要求,情景化教学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构建物理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探索物理规律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通过情景化教学,可以让学生自主构建物理模型,探究物理规律,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问题,获得适应终身发展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情景化教学方法是核心素养的具体实施,是核心素养的价值体现。

1高中物理教学开展情景教学的意义

在高中物理教学当中开展情景教学,可以实现对课堂教学结构的改良.对学生而言,在物理课堂上的互动性是十分重要的,创设合理地教学情景,要立足在学生的学习基础之上,适当对物理目标进行调整,合理的导入并实现教学情景的创设,积极主动地进行互动和交流,作出总结和探讨,最终实现教学环节的整合.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需要与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实现精准化的对接,这样可以对课堂的教学结构加以改良,改善师生关系,也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堂积极性。

2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髙中物理课程内容与高中物理具有一定的联系,但在难度与学习方式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都会对髙中物理呈现出“害怕”的状态.一方面,受教师本身的教学思想与方式约束,部分学生可能无法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和轻松感,进而只能不断约束自己跟上学习进度,通过不断做题、被动配合教学完成学习任务;另一方面,由于学生本身的能力素养与个性化差异影响,部分缺乏自主学习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学生,会无法深人理解和掌握高中物理知识,进而感受不到物理学习的乐趣与价值存在感,只能依靠死记硬背或者提分技巧来辅助自己跟上学习进度。

3高中物理情景教学策略

3.1构建信息化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繁荣发展,在社会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国家教育部门十分提倡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在2018年就出台了“教育信息化2.0计划”。同时对于新时代的高中生而言,他们在信息化社会中成长,也喜欢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因此,教师在精设情景的过程中,可以引入信息技术,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将信息化情景应用到学生的预习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微课的方式,为学生构建预习情景,辅助其学习完成相关任务。微课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主题明确、直观性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预习的难度,所以其具有良好的辅助预习作用,教师可以进行利用。

3.2实验情景教学策略

实验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实验也能帮助学生探究现象背后的物理规律。“填鸭式”教学模式中,由于学校实验仪器的短缺或教师为了节约时间,将实验操作与探究略去,直接将实验的原理和注意事项告诉学生。此种教学导致学生无法充分理解相关知识点,缺乏动手能力,核心素养难以培养。新时代物理教育要彻底摒弃填鸭式教学,要高度重视实验的物理情景的建构。在新课标指引下,以广东卷近两年高考试题为例,实验的题目是综合性、创新性和探究性的。这些题目充分考查了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要求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与方案等,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因此,教师通过引入物理实验教学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一方面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充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3利用物理学史创设情景,传承科学精神

物理学史记录物理概念、规律、科学思想及思维方式的发展过程。在高中物理课堂上,结合物理学史的回顾,有助于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物理规律的掌握、科学思维方法的领悟,也是物理核心素养提高的有效途径。例一:在“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精彩之处在于物理学史的介绍,亚里士多德基于生活经验和观察提出物理问题“力和运动的关系”,他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和科学推理方法,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笛卡尔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因素干扰,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原来的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牛顿提出笛卡尔的观点对一切物体都成立,并提升为理论。回溯力和运动关系跨越2000多年的研究历程,充分挖掘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感悟科学思想和方法,培养批判质疑的科学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3.4以生活为抓手,鼓励自主学习

观察生活对高中物理理自主学习的促进作用是高中物理教师公认的,如新课标强调的一般,家庭、学校、社会都有大量学生感兴趣的物理问题,物理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可以以生活或社会中的物理现象、物理产品为切入点,鼓励他们自主探究家用新型电器、公共交通工具、5G通信技术、游乐场设施等内容背后的物理原理。学生将生活经验主动迁移到对物理知识的自主学习中,养成观察生活的良好物理学习习惯,主动在生活中挖掘物理学习要素,如家庭用电需求与区域电能消耗的关系、路由器对周围电磁场的影响等,深化生活化的物理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通过生活体现物理原理的实物或现象引出物理课题,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对应知识的积极性。

结语

综上所述,情景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因此对此进行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上文针对当前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情景创设策略,主要有构建信息化情景、生活化情景以及问题化情景,具有良好的引学启思作用。

参考文献

[1]董娜.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情景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92):103-105.

[2]熊建文.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必修第二册[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3]谢道德.高中物理情景教学设计策略研究[J].时代教育,2021(1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