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夜游项目里建筑照明设计与电气智能化协同发展研究
刘钰
360732199611224938
摘要:随着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夜游项目成为吸引游客、提升城市文化魅力的重要手段。在文旅夜游项目中,建筑照明设计与电气智能化的协同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深入探讨两者协同发展的意义、现状、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旨在为文旅夜游项目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推动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文旅夜游项目;建筑照明设计;电气智能化;协同发展
一、引言
文旅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夜游经济作为文旅产业的新兴增长点,正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名片。建筑照明作为夜游项目的核心元素,不仅能够展现建筑的美学价值,还能营造独特的夜间氛围,为游客带来沉浸式的体验。而电气智能化技术的融入,为建筑照明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实现了照明系统的高效控制、节能降耗以及个性化定制。因此,研究建筑照明设计与电气智能化在文旅夜游项目中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筑照明设计与电气智能化在文旅夜游项目中的作用
(一)建筑照明设计的作用
塑造建筑形象:通过巧妙的照明设计,能够突出建筑的轮廓、结构和特色,使建筑在夜间展现出与白天截然不同的魅力。例如,对于古建筑的照明设计,可采用暖黄色的灯光,营造出古朴典雅的氛围,还原历史的韵味。
营造空间氛围:照明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和主题,营造出多样化的空间氛围。在浪漫的爱情主题区域,可运用粉色、紫色的灯光,搭配柔和的光线,营造出温馨浪漫的氛围;而在活力动感的区域,则可采用明亮多彩的灯光,配合闪烁的效果,激发游客的热情。
引导游客流线:合理的照明布局能够引导游客的行动路线,使游客在夜游过程中自然地穿梭于各个景点,提高游览的便利性和流畅性。例如,在道路两旁设置连续的地灯,既能提供照明,又能明确道路的边界,引导游客前行。
(二)电气智能化的作用
智能控制与节能:电气智能化系统可以根据时间、环境亮度等因素自动调节照明亮度,实现照明系统的智能控制。例如,在深夜游客较少时,自动降低照明亮度,既能满足基本照明需求,又能节约能源。据统计,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后,可实现 30%-50% 的节能效果。
个性化定制体验:借助智能化技术,游客可以通过手机 APP 等终端设备,自主选择照明场景和效果,实现个性化的夜游体验。例如,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切换建筑照明的颜色、灯光模式,增加参与感和趣味性。
系统监测与维护:电气智能化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照明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预警。通过远程监控和数据分析,维护人员可以快速定位问题,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三、建筑照明设计与电气智能化协同发展的现状
在一些文旅夜游项目中,建筑照明设计与电气智能化开始协同发展,如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大型主题公园的应用。但整体上,这种协同仍存在不足。
设计阶段,建筑照明设计师与电气智能化工程师沟通协作不足,导致照明设计与电气智能化技术应用脱节。
电气智能化技术的兼容性和开放性需提升,以解决不同照明设备和智能化系统间通信协议不统一、数据交互困难的问题。
四、建筑照明设计与电气智能化协同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技术标准不统一
目前,建筑照明设计和电气智能化领域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导致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在接口、通信协议等方面存在差异,难以实现互联互通和协同工作。这增加了系统集成的难度和成本,也影响了项目的整体质量和运行效果。
(二)专业人才短缺
建筑照明设计与电气智能化协同发展需要既懂照明设计又懂电气智能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当前相关专业教育体系中,照明设计与电气智能化专业往往相互独立,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结构单一,无法满足实际项目的需求。同时,行业内针对复合型人才的培训机制也不够完善,进一步加剧了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
(三)投资成本较高
实现建筑照明设计与电气智能化的协同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设备采购、系统集成、软件开发以及后期维护等方面。对于一些中小型文旅夜游项目来说,较高的投资成本可能超出其承受能力,从而限制了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四)安全与可靠性问题
电气智能化系统的引入,增加了建筑照明系统的复杂性,也带来了新的安全与可靠性风险。例如,网络攻击可能导致照明系统失控,影响游客体验和安全;智能化设备的故障可能引发照明中断,对夜游项目的正常运营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如何保障照明系统的安全与可靠性,是协同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五、建筑照明设计与电气智能化协同发展的策略
(一)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加强合作,制定统一的建筑照明设计与电气智能化技术标准和规范,明确产品接口、通信协议、数据格式等方面的要求,促进不同厂家产品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推动行业技术的规范化发展。
(二)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机构应优化专业设置,开设建筑照明设计与电气智能化相关的复合型专业课程,培养既具备照明设计艺术素养,又掌握电气智能化技术的专业人才。此外,行业内企业应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开展在职人员培训、实习基地建设等活动,为员工提供持续学习和提升的机会,提高行业整体人才素质。
(三)优化投资模式
对于文旅夜游项目的投资主体,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投资模式来降低成本。例如,引入社会资本,通过 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共同参与项目建设;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专项贷款,支持项目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同时,项目运营方可以通过提高夜游项目的品质和吸引力,增加游客流量,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实现投资的合理回报。
(四)强化安全与可靠性保障
在系统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安全与可靠性因素,采用多重安全防护措施,如网络防火墙、数据加密、设备冗余等,确保电气智能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照明系统故障、网络攻击等突发事件,制定详细的应对措施,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建立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档案,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保障照明系统的正常运行。
六、结论
建筑照明设计与电气智能化的协同发展,为文旅夜游项目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能够打造出更加绚丽多彩、智能化、个性化的夜游体验,提升文旅产业的竞争力。然而,在协同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技术标准不统一、专业人才短缺、投资成本高以及安全与可靠性等诸多挑战。通过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优化投资模式以及强化安全与可靠性保障等策略,可以有效推动建筑照明设计与电气智能化在文旅夜游项目中的协同发展,为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建筑照明设计与电气智能化的协同发展将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人们带来更多精彩的夜游体验。
参考文献
[1]王婷.试析建筑照明设计中的节能措施[J].产品可靠性报告,2025,(02):110-111.
[2]薛斌,杨超.建筑电气与照明节能设计分析[J].光源与照明,2025,(02):37-39.
[3]阮豪毅.文旅夜游媒体化改造研究与设计[D].广州美术学院,2021.DOI:10.27041/d.cnki.ggzmc.2021.0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