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语文经典阅读对学生价值观塑造的作用研究

作者

李虹

廉江市第七中学, 广东 廉江 524400

摘要: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本文聚焦于初中语文经典阅读对学生价值观塑造的作用,深入分析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与价值。通过理论阐述、案例剖析和方法探讨,阐述经典阅读如何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价值观。研究表明,经典阅读在提升文学素养的同时,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中针对教学实践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为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参考,助力学生在经典文化滋养下形成正确价值观。

关键词:初中语文;经典阅读;价值观塑造;教育实践

引言:

当今社会,信息爆炸式增长,青少年置身于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中。在这个关键的发展阶段,初中学生的价值观极易受到外界影响。初中语文教学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学生价值观的重要使命。经典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其意义重大。经典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通过阅读经典,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优秀思想,从而在内心深处埋下价值观的种子,这些种子在合适的环境下将生根发芽,引导学生成长为有道德、有责任感、有情怀的人。

一、理论基础

(一)价值观的定义与重要性

价值观是个体对客观事物及自身行为结果的评价和看法,它决定了个体的行为选择和生活态度。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正确的价值观是他们在成长道路上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重要依据。在这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时代,拥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能够帮助学生抵御不良信息的干扰,树立远大理想,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未来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经典文学的功能

经典文学作品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它们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这些作品往往以深刻的主题、精湛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经典文学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引发情感共鸣,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各种情感,如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同时,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如仁爱、正义、诚信、勇敢等,能够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促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和观念进行反思,从而对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教育学视角下的价值观培养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其中价值观培养是核心内容之一。在学校教育中,教师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将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语文教学作为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经典阅读教学可以通过文本解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的价值观,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价值观的引导者。

二、案例分析

(一)《西游记》在价值观教育中的应用

《西游记》以其奇幻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历程犹如人生的修行。从唐僧身上,学生可以看到坚定的信仰和执着的追求,他不为外界的诱惑和困难所动摇,一心向佛,这种对理想信念的坚守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孙悟空的勇敢、机智和反抗精神,让学生明白面对邪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同时也要有智慧地应对挑战。猪八戒虽然有贪吃、懒惰等缺点,但他也有善良、憨厚的一面,这使学生理解人性是复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要学会包容和接纳他人。沙僧的忠厚老实、任劳任怨则体现了责任与担当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取经团队如何克服九九八十一难,让学生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力量。例如在“三打白骨精”的情节中,孙悟空虽被误解,但依然心系师傅安危,这种师徒情深和对正义的坚持能让学生深刻领悟到忠诚、正义等价值观。

(二)古诗词鉴赏与情感教育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每一首都蕴含着独特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以杜甫的《春望》为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中的“破”“深”等字生动地描绘了安史之乱后国家的破败和人民的苦难。教师在讲解这首诗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场景,让他们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珍贵。通过对诗句的深入分析,学生能体会到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从而激发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又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出诗人视死如归的高尚气节和忠诚爱国的情怀。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学生不仅能提高审美能力,更能从这些千古名句中汲取精神力量,培养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等价值观。

三、建议

(一)加强经典作品的选择与解读

教师在选择经典作品时,要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除了传统的经典名著和古诗词外,还可以适当拓展一些近现代的经典文学作品,使阅读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在解读作品时,要注重挖掘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结合时代背景,深入浅出地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例如,在讲解鲁迅的《故乡》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闰土从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年到麻木不仁的中年人的变化原因,让学生认识到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迫,从而培养学生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

(二)创新教学模式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们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理解经典作品。例如在讨论《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命运时,学生们可以分享自己对社会环境对人物影响的看法,培养批判性思维。情景模拟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经典作品中的场景,增强对作品的理解。比如在学习《孔乙己》时,可以让学生模拟咸亨酒店的场景,扮演不同的角色,感受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播放与经典作品相关的电影、动画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三)注重家校合作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家长的支持和参与对学生的经典阅读至关重要。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家长讲座、亲子阅读活动等方式,向家长宣传经典阅读对学生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性,指导家长如何引导孩子阅读经典作品。家长可以在家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和孩子一起阅读、讨论经典作品,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例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引导孩子理解保尔·柯察金的坚韧不拔精神,让孩子在家庭温暖的氛围中接受价值观的熏陶。

(四)建立健全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导向。在经典阅读教学中,不能仅仅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除了传统的阅读理解、背诵等考核方式外,还应增加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中的发言、读后感等形式,全面了解学生在经典阅读过程中的收获。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讨论《简·爱》中对简·爱自尊自爱的理解和表达,评价学生对平等、自由等价值观的领悟程度。同时,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他们调整阅读方法和学习态度,促进他们在价值观塑造方面的成长。

四、结语

初中语文经典阅读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经典作品如同一座座灯塔,为学生在成长的茫茫大海中指引方向。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经典阅读的重要价值,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积极与家长合作,完善评价机制,让经典阅读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和全面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使学生在经典文化的滋养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青年。

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作者:[美]罗伯特·斯莱文,人民邮电出版社

[2]《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作者:林庚,北京大学出版社。

[3]《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作者:朱绍禹,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文是廉江市中小学教育科学规划2024年度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养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研究》(批号:2024LJYB023)系列成果之一。

规范施工工艺流程,施工人员需要从每个细节入手,保证每道工序精准到位。基层处理是关键,墙体表面平整度偏差不得超过 3 毫米,基面要保持干净无尘,含水率应控制在 以内,防止影响防水材料的粘结力。涂刷防水涂料时,每次涂刷厚度控制在1.5 毫米以内,分两次或三次进行,每次间隔应不少于 24 小时,使涂膜均匀覆盖。卷材铺贴时,需保证搭接宽度不小于 100 毫米,避免接缝位置出现漏水隐患。密封胶施工时,应使用专用打胶工具,使胶条嵌入深度不少于 6 毫米,并避免产生空隙。外墙抹灰时,砂浆的配比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避免出现干缩裂缝。高层建筑作业时,必须分层分段施工,墙面防水层应在上层完成后从下层再进行,避免交叉作业造成的破坏。同时,施工过程中需要实时检测墙体水平,使其符合建筑规范标准,减少后期的修补工作。

2.4 完善排水系统设计,降低积水风险

施工团队在完善排水系统设计时,需重点考虑外墙排水坡度以及排水管道布局。雨水口位置应设置在易积水区域,直径不小于 100 毫米,保证快速排水。外墙上的排水坡度应设计为不小于 ,引导水流快速远离墙体,避免雨水滞留。阳台等区域则需增设导水槽,导水槽坡度设计需达到 以上,保障雨水顺利流向排水口。天沟宽度需根据降雨量合理设计,一般不小于 300 毫米,深度不小于 100 毫米,以防止大雨时溢水。排水管道必须使用高强度耐腐蚀材料,管道壁厚不低于 4 毫米,安装时每米坡度控制在 ,保障水流顺畅。屋面排水应通过天沟与雨水管道相连,并在管道拐角处设置检修口,便于清理杂物,避免堵塞。地面排水系统同样应设置合理的集水井,地面铺装材料需具备透水功能,以减少地面积水,提高排水效率。

结束语:

经由优化防水设计布局、加强材料质量监管、规范施工工艺流程和完善排水系统设计等一系列防渗水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建筑外墙的防水性能,减少渗水隐患。外墙防渗水施工技术是系统工程,需从材料、工艺、管理多维度协同创新。随着新材料研发和数字化技术的深度融合,未来防渗水体系将向智能化、长效化方向发展。建议工程实践中建立全寿命周期管理机制,通过定期检测(建议周期 2 年 / 次)和维护,确保持久防水效果。

参考文献:

[1] 范宝家 . 防渗水施工技术在住宅建筑工程外墙施工中的应用 [J]. 居舍 ,2024,(29): 33-36.

[2] 杨柱 . 防渗水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外墙施工中的应用 [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4, 23(05):45-47.

[3] 陈国庆 . 房屋建筑工程外墙防渗水施工技术分析 [J]. 技术与市场 ,2023,30(11): 118-121+126.

[4] 朱钢明 . 建筑工程屋面和外墙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浅析 [J]. 四川水泥 ,2023,(03): 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