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

作者

杨如霞

新泰市禹村镇韩山联办小学 271213

摘要:在新教育时代背景下,对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本书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业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掌握阅读策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扩展他们的阅读视野,深化他们的阅读理解。本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为例进行研究,探索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分析了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路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阅读教学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积累丰富的语文基础知识。整本书阅读所获得的知识更广泛,书籍中蕴含着丰富多样、生动形象的语言要素,包括词汇、句式、修辞手法等。学生在持续阅读中逐渐接触新语言表达,丰富自身的词汇和语料,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的写作积累足够的基础材料。

有效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能力。整本书通常情节跌宕起伏,人物生动鲜活,主题意义深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对作品进行梳理概括,把握其情节发展线索,对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对作品的内涵意义进行探究,而这些过程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作品,提高学生的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整本书阅读还能使学生浸润于丰厚的情感表达与多重思想涵养之中,培养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生通过作品,感受书中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触摸丰富多彩、绚丽多样的情感世界,从而丰富自身的人生体验,培养共情,提高学生的同理心。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积极的价值取向。

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其阅读习惯。当学生整本书阅读完成后,会因自己对作品的掌握情况产生成就感,而这一份成就感也会使学生在今后的阅读实践中更加有阅读的热情,主动阅读的意识将会油然而生。长久以往形成学生的终身阅读习惯。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整本书阅读课堂上,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使学生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在组织学生部编版三年级学生阅读《稻草人》时,教师课前准备稻草人形象手工艺品,在课堂出示,并播放一段以农田为背景的动画片,伴有轻音乐。教师绘声绘色地说:“在远方的神秘的田野中,有个守护者。一动不动,一言不发,却见证着一个一个感人且悲伤的故事。同学们想了解都发生了些什么故事吗?”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和阅读兴趣去接触《稻草人》这本小说,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由学生分别扮演书中角色:稻草人、渔妇、农妇,通过表演再现经典片段,学生在不断了解《稻草人》人物的过程,也能一直保持阅读兴趣。

2.制定计划,保障阅读有序推进​

合理的阅读计划是保证整本书阅读的关键。部编版教材中的四年级学生要读《中国神话传说》这本书,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共同为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全书按照神话主题进行归类划分,如创世神话、英雄神话等,根据教学进度安排,依据学生阅读能力情况,设计学生每周阅读2个神话故事或3个神话故事。在阅读计划里设计每天的阅读量和读书时间,如晚上20分钟。再设计阶段阅读目标,第一周阅读创世神话部分,在周末设计时间安排进行小组阅读分享,把对本阶段的神话故事理解和感悟说出来,并把自己的理解感悟分享给其他成员。同时教师还要制作阅读打卡表,督促学生每天在阅读计划表中记录自己每天的阅读内容、时长,在周末进行阅读总结和反馈。在具体的、有操作性的阅读计划下,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条不紊地将整本书的阅读任务落实完成。

3.问题引导,促进深度阅读​

深度阅读可以让学生深入解读文章内容,理解内容。部编版五年级学生阅读《西游记》,教师在进行引导性阅读的时候,可以通过问题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深度阅读的方式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例如在阅读《西游记》时,教师问学生:“三打白骨精中,白骨精都变作了什么东西?唐僧为什么不相信孙悟空说的话?在你看来,从白骨精三变,可以看出来师徒四人的性格分别是怎样的?”学生带着这些思考问题去阅读,能迅速地关注阅读内容、思考和分析。阅读完成后,教师让学生相互讨论,讨论前还要求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有学生结合白骨精的转变情况得出:白骨精善于伪装,利用人们的善良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有学生结合唐僧的做法得出了:唐僧虽然善良,但是十分固执,不辨真假。通过这样的问题以及阅读和讨论,学生的阅读效果非常好,不仅理解文章内容,还可以从中感悟到人物形象、把握主旨,培养了自己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

4.开展多元活动,深化阅读体验​

适当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能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巩固阅读体验和理解。例如,学生读完部编版三年级《昆虫记》之后,教师可带领学生开展“昆虫世界探秘”系列活动。首先,让学生选一则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昆虫制作昆虫档案卡,卡中内容包括昆虫名字、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书中的描写等。然后,学生就昆虫知识进行分享会,自己上台把自己制作的昆虫卡展示给大家,介绍自己读书的心得、趣事。教师也可以组织昆虫绘画大赛,让学生们把自己看到书中的昆虫形象发挥想象,画成自己想象中的昆虫。学生经过多种活动把阅读、动手、表达、分享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巩固自己对《昆虫记》的阅读,另一方面能够提高综合水平,进一步体会阅读的乐趣与魅力。

针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教师要从引发兴趣、拟定计划、指导深度阅读以及组织多样的活动等角度切入,借助部编版语文教材科学化指导阅读,强化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领,构建良好的阅读氛围,获得较为丰厚的语文阅读能力及素养,使得整本书阅读能够真正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知识动力。

总结

整本书阅读对小学语文教学意义非凡,既能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丰富语言积累,又能有效培养其思维能力与人文素养,助力学生构建完整精神世界。但在实际教学中,受限于小学生阅读经验匮乏、自主阅读能力不足以及教师指导方法欠缺等问题,整本书阅读效果不佳。本文提出从多方面探索教学策略,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筑牢根基,让整本书阅读真正发挥其育人价值,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知识助力。

参考文献

[1]翟生海.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价值和教学策略[J].读写算,2024(9):20-22.

[2]薛静.项目化视域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J].阅读,2024(15):23-2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4 市政路桥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常见问题

4.1 地基处理效果不佳

如排水固结法中排水体堵塞,导致孔隙水排出不畅,地基固结不完全;强夯法因夯击能量不足或地基土含水量过高,未达到预期密实效果,使地基仍存在较大沉降隐患。

4.2 路基与老路基衔接不顺

在老路拓宽工程中,新老路基结合处常因处理不当出现错台、裂缝。新路基压实度不够,与老路基沉降速率不一致;结合处未按要求挖台阶或台阶处理粗糙,削弱了路基整体性。

4.3 路面早期破损

由于沉降段路基不稳定,路面在使用初期就承受较大附加应力,加之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沥青路面易出现裂缝、坑洼等破损现象,降低路面使用寿命。

5 市政路桥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问题的应对策略

5.1 强化地基处理质量监控

排水固结法施工时,定期检查排水体通畅性,确保真空或堆载预压符合设计要求,实时监测地基沉降、孔隙水压力等参数,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施工。强夯法施工前准确检测地基土含水量,超限时采取晾晒、换土等措施,合理选定夯击参数,施工后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确保处理效果达标。

5.2 优化新老路基衔接工艺

新路基填筑严格控制压实度、分层厚度与材料质量,与老路基结合处精细挖台阶,台阶表面向内倾斜 ,并在台阶处铺设土工格栅等加强材料,增强结合处抗拉、抗剪能力,使新老路基协同受力,同步沉降。

5.3 加强路面施工质量管控与维护

在沉降段路面施工时,严格把控沥青和石料质量、施工工艺参数,提高路面抗变形能力。通车后定期监测路面状况,及时修复早期破损,对出现沉降迹象路段,提前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如灌缝、微表处等,延缓路面病害发展,保障道路长期稳定运行[3]。

结束语

在路桥工程施工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路桥容易出现沉降问题,进而导致沉降段的路基路面遭到破坏,严重影响到了车辆正常通行,也大大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施工单位必须要针对沉降段路基路面进行深入分析,采取科学的施工技术,以改善沉降问题,提高路桥整体的施工质量,为其后续投入使用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赖福群 . 市政路桥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J]. 工程技术研究 ,2023,8(17):57-59.

[2] 刘建利 . 路桥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3,46(07):51-53.

[3] 罗帅 . 市政路桥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索 [J]. 科学技术创新 ,2023,(16):16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