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装备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融合应用研究
曹艳
陆军勤务学院 重庆市 401331
摘要:装备信息管理系统在现代装备制造与运维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应用能够提升数据处理能力,优化装备运维管理,实现智能化决策支持。通过引入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技术,可提升装备数据采集的精准度,并通过数据分析优化管理模式。同时,构建基于云计算的智能管理平台,可提高数据存储与计算效率,增强系统稳定性。本研究探讨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装备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推动智能化装备管理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人工智能;装备信息管理
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装备信息管理中的融合现状
(一)数据驱动的装备管理模式
数据驱动的装备管理模式依赖于高效的数据采集、存储与分析能力。装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传感数据、日志数据及维护记录,为智能管理提供了基础。通过构建大数据平台,能够对装备全生命周期数据进行归集,并采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分析,以识别潜在的故障趋势。例如,利用实时监测数据,系统可自动分析装备健康状态,预测可能的故障风险,并给出优化运维方案,提高管理效率。在航空装备运维中,通过大数据分析历史维修记录,能够优化维护周期,提高装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装备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使装备管理从传统的人工经验决策模式向智能化管理模式转变。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可对装备表面损伤进行自动检测,减少人工巡检的误判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用于装备维护文档的智能检索,提高维护人员的信息查询效率。强化学习算法可优化装备调度策略,减少设备闲置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在轨道交通装备管理系统中,AI调度算法可根据列车运行数据自动调整维护计划,提高列车运维的精准度。
(三)装备信息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发展趋势
智能化装备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涵盖数据采集的自动化、数据处理的智能化和决策支持的精准化。传感器技术的进步使得装备管理系统能够实时采集高精度数据,并通过云计算平台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可使管理系统实现自适应学习,提高系统对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例如,在工业制造领域,智能管理系统可结合生产数据,优化生产排程,提高设备利用率。未来,装备信息管理系统将朝着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提高装备管理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装备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优化策略
(一)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装备状态感知优化
装备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多种不同来源的数据,包括传感器数据、运行日志、维修记录以及环境监测信息。对这些数据进行融合处理,能够形成更加完整的装备健康评估体系,提高状态监测的精准度。数据融合技术的关键在于构建多维数据模型,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和异常值剔除,以保证分析的准确性。例如,在轨道交通装备管理中,通过融合温度、振动、噪声等监测数据,可实现列车关键部件的实时健康评估,提高运维决策的可靠性。云计算与分布式存储技术的结合,可提高海量数据的存储和计算能力,使装备状态感知系统能够高效处理复杂的多源数据。在航空发动机管理系统中,融合飞行数据、发动机排放参数和维护记录,可提前识别发动机故障趋势,提高预测能力,使运维人员能够在故障发生前采取针对性措施,从而减少设备停机损失。
(二)构建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提升运维效率
装备管理系统的运维效率直接影响生产作业的连续性和经济效益,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基于实时数据分析,为运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运维数据的分析需要结合知识图谱技术,对装备故障模式、维护方法、零部件寿命等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并形成智能化的运维决策模型。强化学习算法可优化维护计划,根据设备状态的变化调整维护频次,使设备始终保持最佳工作状态。例如,在舰船装备管理中,智能决策系统能够结合船舶航行数据和设备运行状况,制定最优维护方案,减少无效维修,提高作业稳定性。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应用,使运维系统能够从技术文档、故障报告等非结构化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提供精准的检索和故障诊断建议,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在某军工装备运维系统中,智能决策支持平台使设备维修时间缩短了30%,降低了维修成本,并提高了装备的可用性和任务执行效率。
(三)人工智能在装备故障预测中的深度应用
装备的故障预测依赖于大量历史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的分析,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建立高精度预测模型,提高设备管理的前瞻性。深度学习算法在故障预测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时间序列分析和异常检测领域,LSTM(长短时记忆网络)在处理时序数据时表现出较高的预测能力,可精准识别设备运行状态的变化趋势。SVM(支持向量机)可用于故障分类,提高对不同类型故障的识别准确度。例如,在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系统中,基于LSTM模型的预测系统能够提前数小时检测到发动机可能存在的异常,并提供预警,使维护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制定维修方案,避免飞行任务受到影响。结合贝叶斯网络,可进一步优化故障概率计算,使预测结果更加可靠,提高装备维护的精准度。某智能制造工厂采用人工智能故障预测系统后,设备非计划停机时间减少了40%,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设备利用率。
(四)基于边缘计算的实时数据处理优化
装备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时性要求较高,边缘计算技术可将数据处理能力前移至设备端,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减少中心服务器的计算负担。边缘计算的核心在于在设备端部署计算单元,使数据能够在本地完成预处理,减少数据传输时延,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在工业装备管理中,边缘计算可用于实时监测生产设备状态,并在发现异常情况时自动触发预警,减少设备损坏风险。在无人机装备管理系统中,边缘计算支持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自主处理环境数据,并进行智能决策,提高飞行任务的灵活性和安全性。例如,在智能制造装备管理中,边缘计算设备可对加工过程中的振动、温度、压力数据进行本地处理,并将关键数据上传至中央控制系统,实现数据的高效分流和决策优化。在某大型工业设备监测系统中,采用边缘计算后,数据处理效率提升了60%,设备故障响应时间缩短了50%,显著提升了装备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结束语: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应用,使装备信息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通过多源数据融合、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深度学习故障预测和边缘计算实时处理等优化策略,可进一步提高装备管理的精准度和稳定性。人工智能和智能装备的应用也面临着技术壁垒、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挑战,其应用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随着计算能力和数据分析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装备管理系统将在工业、航天、交通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将为装备管理提供更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促进装备管理体系向更加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云花.基于人工智能的大数据装备管理系统研究[J].计算机工程,2023,49(02):145-150.
[2]苏皓.大数据环境下装备管理系统智能优化策略[J].信息系统学报,2023,37(04):8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