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机械设备在冶金生产中的优化与创新应用
肖鹏 严敏 胡励克 曹政金
宝武集团鄂城钢铁有限公司钢轧厂 湖北省 鄂州市 436002
摘要:本研究深入聚焦冶金生产中的连铸机械设备领域,全面剖析当前设备面临的困境。通过创新思维,提出一系列优化策略,涵盖材料革新、智能控制运用等。积极探索前沿创新应用,如工艺与设备融合、工业互联网结合。致力于全方位提升连铸机械设备效能,推动冶金生产朝着高效、优质、低耗的方向转型升级,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关键词:连铸机械设备;冶金生产;优化;创新应用
引言
在冶金生产的复杂流程中,连铸机械设备宛如核心枢纽,其性能优劣直接决定着产品质量的高低与生产效率的快慢。从铸坯成型到后续加工,连铸设备贯穿始终。但当前,传统连铸机械设备能耗居高不下,铸坯精度难以满足高端需求,设备维护成本高昂且频繁。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冶金企业的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因此,开展连铸机械设备的优化与创新应用研究,成为突破行业发展瓶颈的关键之举,对推动冶金行业进步意义深远。
一、连铸机械设备现状洞察
1.1 连铸机械设备的构成与运作机制解析
连铸机械设备主要由结晶器、铸坯导向装置、拉坯矫直装置以及切割设备等构成。结晶器作为铸坯成型的起始关键部件,高温钢水注入其中,通过与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快速凝固形成铸坯外壳。铸坯导向装置在铸坯运行过程中,起到稳定支撑与引导作用,确保铸坯按既定轨迹移动。拉坯矫直装置负责将铸坯从结晶器中匀速拉出,并对弯曲铸坯进行矫直处理,使其符合后续加工要求。切割设备则根据生产需求,将连续的铸坯切割成特定长度。各部分协同运作,实现从钢水到固态铸坯的连续生产过程。
1.2 当前连铸机械设备存在的性能短板剖析
目前,连铸机械设备在能耗方面表现欠佳。以拉坯电机为例,传统设备电机效率较低,大量电能在转换过程中被浪费。在铸坯质量方面,由于结晶器冷却不均匀,易导致铸坯表面出现裂纹、偏析等缺陷,影响产品质量稳定性。设备运行稳定性也有待提高,铸坯导向装置的磨损、切割设备的精度下降,常引发生产中断,降低生产效率,增加维护成本。
1.3 制约连铸机械设备效能发挥的因素探究
一方面,设备设计理念相对陈旧,部分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未能充分考虑高效运行与节能需求。例如,结晶器的结构设计限制了冷却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制造工艺水平的不足也影响设备性能。在生产一些高精度零部件时,加工精度难以达到设计要求,导致设备运行时出现偏差。此外,冶金生产环境恶劣,高温、高湿以及强腐蚀的工作条件加速设备老化与损坏,制约了设备效能的稳定发挥。
二、连铸机械设备的优化策略
2.1 基于材料革新的设备优化设计
采用新型高性能材料是提升设备性能的有效途径。对于结晶器,可选用具有高导热性与耐高温性能的铜合金材料,如铬锆铜合金。这种材料的高导热性能够显著提高结晶器的冷却效率,使铸坯凝固速度加快,从而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其耐高温性能还能更好地保证铸坯表面质量,减少因高温导致的表面缺陷。在拉坯矫直装置的关键受力部件中,引入高强度、轻量化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可减轻设备自身重量,降低能耗,同时提高设备的承载能力与使用寿命。通过材料革新,从根本上优化设备性能,不仅提升了设备的运行效率,还降低了设备的维护成本,为连铸生产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2.2 借助智能控制技术实现设备精准调控
利用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如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人工智能算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连铸设备的精准控制。在拉坯过程中,PLC 根据实时采集的铸坯温度、拉坯速度等参数,运用模糊控制算法,精确调整拉坯电机的转速,确保拉坯过程平稳且高效。这种精准控制能够有效减少铸坯在拉坯过程中的变形和裂纹,提高铸坯质量。对于冷却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可依据铸坯不同部位的温度变化,动态调节冷却介质的流量与压力,保证冷却均匀性,提高铸坯质量,减少能源浪费。通过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连铸设备的自动化水平,还提升了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为高质量连铸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2.3 优化设备维护保养体系以提升可靠性
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保养体系至关重要。运用设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技术,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关键部件的运行状态,如振动、温度等参数。利用数据分析算法对这些参数进行处理,提前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及时安排维护保养工作,避免设备突发故障导致生产中断。制定科学合理的定期维护计划,规范维护流程,提高维护人员专业技能,从多方面保障设备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通过优化设备维护保养体系,不仅减少了设备故障率,还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为连铸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连铸机械设备的创新应用探索
3.1 新型连铸工艺与设备的融合创新
研发新型连铸工艺并与设备进行有机融合。例如,薄带连铸工艺能够直接将钢水浇铸为薄带坯,省去传统连铸后的多道轧制工序,大幅缩短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为实现这一工艺,需对连铸设备进行针对性创新设计,开发新型的铸嘴、冷却装置以及铸带支撑系统,确保钢水在高速浇铸过程中能稳定成型,生产出高质量的薄带坯产品。这种工艺与设备的融合创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为连铸生产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3.2 连铸机械设备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结合应用
将连铸机械设备接入工业互联网,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与智能化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将设备的运行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服务器,生产管理人员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查看设备状态。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优化生产调度与设备维护计划。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可实现不同厂家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与协同工作,提高冶金生产的整体智能化水平。这种深度结合应用不仅提升了设备的管理效率,还提高了生产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为冶金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3 面向绿色冶金的连铸设备节能减排创新实践
在绿色冶金理念下,开展连铸设备的节能减排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对冷却系统进行优化升级,采用余热回收技术,将冷却介质带走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用于预热钢水或其他生产环节,从而显著降低能源消耗。例如,通过高效热交换器,将冷却水带走的热量用于预热进入结晶器的钢水,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还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通过优化设备运行参数,如降低拉坯速度波动,减少设备空转时间等方式,进一步降低设备能耗。同时,研发环保型的铸坯润滑剂与保护渣,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实现绿色生产。
四、结论
通过材料革新、智能控制、维护体系优化等措施,有效提升了设备性能与可靠性。新型连铸工艺与设备融合、工业互联网应用以及节能减排创新实践,为冶金生产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未来,应持续关注行业前沿技术,不断深化连铸机械设备的优化与创新,推动冶金生产向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方向持续迈进,助力冶金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参考文献
[1]李达.激光跟踪仪在检测冶金工业连铸机安装精度中的应用[J].冶金与材料,2025,45(02):115-117.
[2]邵鑫.基于转炉吹氧扰动解析的炼钢-连铸区段协同调度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25.
[3]刘勇,廉功豪,范建通,等.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电磁冶金数字化系统[J].河北冶金,2024,(11):13-1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