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大单元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作者

董蓉

山西省芮城县芮城中学 044600

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与引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教育的发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要求教师依照时代发展,不断创新与突破教学过程,致力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体验。针对生物这一学科,要求教师遵循“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原则,重视实验教学,以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强教学过程的科学性与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与思考生物知识,发现生物实验教学的应用价值与重要意义。

一、深入研究大单元内容,发掘实验亮点

在传统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多要求学生以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我们不可否定该教学方式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对于大单元下的高中生物教学而言,这种教学方式显然缺乏灵活性与趣味性[1]。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以教材作为开展实验活动的主要依据,这便于无形中限制了教学内容,会对学生实验学习中探索精神及创新意识的形成造成直接影响。另外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十分常见,但仅凭观看视频来进行实验学习,学生的学习体验不强,容易出现学完就忘的情况。基于此,教师可在实际教学中尝试打破常规,深入挖掘大单元中的实验资源,提高实验的综合性、探究性和趣味性,还要将与之相关的内容做成教学视频,从多方面强化学习动机,亲自动手展开实验操作,进而提升教学效率。如在教学“鉴定还原糖、脂肪、蛋白质”这一实验时,教师首先可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教材中的相关内容,预测该实验在实际操作中的要点,做好记录。而在正式教学时,教师要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并监督他们进行实验试剂、仪器的选择与准备,包括 的酒精、双缩脲试剂、苏丹三试剂、斐林试剂、蒸馏水等。接下来,便是将班级学生合理划分成几个小组,要求小组内自行进行责任分工,同时利用多媒体播放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确保小组实验的顺利进行。当中学生有遇到难题或是得到的实验结果与视频内容不符,教师可予以及时引导或是重新播放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总结实验原理,得知试剂与鉴定物质会发生各种反应,包括颜色的变化、是否存在沉淀,同时做到正确分辨不同试剂与物质发生反应的产物的差异,最终结合教材得到结论。

二、紧密联系生活,增强学生责任感

大单元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生物教师应深入学习现代教育理念,明白除了要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生物知识的输入外,还要通过组织探究实验活动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将生物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实现学以致用,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是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实现单元知识价值的有效途径。如此,高中生物教师应加强实验教学与生活实际间的联系,既做到生物知识在社会生活的深化,又能通过一些贴近于生活现象来强化学生的印象与记忆,积极挖掘当中蕴含的“生命因素”,基于生命观念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其当中所有的知识必然源于生活,而实际生活中也常常充斥着生物知识的影子[2]。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通过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展开实践探索,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在实验学习中逐渐形成良好的生物学习思维。如教学“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设计一个“制作生态缸”的实验,要求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一些植物以及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非生物等物质,将他们放在一个玻璃缸中密封起来,进而形成一个人工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也就是生态缸。这个实验需要一定的观察周期,可要求学生定期观察生态缸中的情况,判断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掌握系统中的营养结构、非生物因素以及物种组成间的密切联系,明确生物发展规律,而这个生态缸又像是我们生存的生态系统,以此可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突出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探究思维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是教师实验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教师予以重视。有效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不仅要求教师简单完成实验讲解与演示,还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实验参与与操作过程中获得大量的生物知识,同时形成良好的探究思维与能力。对此,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且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进而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如在教学“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一实验时,教学目标要求指导学生能够使用显微镜来对植物细胞质壁的分离与复原情况进行观察,同时以明确不同浓度溶液影响细胞失水、吸水的具体情况而掌握渗透系统组成与实际应用情况。在学习此实验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了有关显微镜使用及细胞的相关知识,为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的展开操作方法的合作探究,经过小组讨论与教师启发等环节来自主操作实验,当中遇到不懂得问题要及时记录下来向教师提问或是小组间分享讨论,形成完善的实验方案,并于最终得到正确结论:当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水分会由细胞液中渗出到外界溶液中,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反之,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则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分离后的质和细胞壁又复原。

结束语:

总之,实验教学作为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理论知识教学的结合可让学生以更加全面的角度来看待生物学习,从而形成良好的生物学习思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正确认识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要求及重要性,以此制定科学的实验教学策略,通过深入发掘教材、紧密联系生活及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等具体方法,使学生更为深刻且透彻的掌握生物知识与实验技能,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进而为未来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利明.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研究[J]. 新课程,2021(12):23.

[2]邵云云.核心素养下生物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高考,2021(08):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