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以3·15打假活动为载体的实践与思考
唐晓芳
安徽外国语学院 信息与数学学院 安徽 合肥 231201
一、3·15 打假活动的影响与现状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意义
在每年的 3 月 15 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也称为“3·15”)期间,食品安全问题常常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一节日不仅提醒社会各界关注消费者权益,尤其是食品安全问题,还特别强调了大学生群体在食品安全中的独特地位和挑战。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消费群体,其食品安全意识和行为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和安全,还对未来社会的食品安全治理具有重要影响。
(二)3·15 经典案例
2019 年案例“毒辣条”事件[1]:一款名为“虾扯蛋”的辣条产自河南兰考一偏僻地区,生产环境恶劣,且产品成分与包装所示不符,仅含面粉和添加剂。此外,多个危险辣条生产点也被曝光。
2020 年“过期的”汉堡王事件[1]:一家位于南昌的汉堡王店被发现员工常偷工减料,如少放配料。更严重的是,汉堡王将过期面包换签后继续销售,制成汉堡卖给顾客,食物保质期被随意篡改。
2021 年“瘦肉精”事件[1]:该事件涉及到河南、河北等地的养猪户,他们在饲养过程中非法使用瘦肉精,使得猪肉生长速度加快,肉质变得更加紧实。这种药物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
2022 年“土坑酸菜”事件[1]:湖南省华容县的插旗菜业,作为知名酸菜制品代加工商,其老坛酸菜包竟使用土坑腌制酸菜。这些酸菜卫生条件极差,工人踩踏、抽烟并扔烟头,而插旗菜业在收购时未对卫生指标进行检测。
以上种种3·15 曝光案例体现了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严重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健康,在社会上引发热议。
(三)历年数据概览[2]

1. 曝光案例数量与行业范围持续扩大
3·15 晚会曝光的案例数量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涉及的行业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最初的食品、药品、电子产品等领域,逐步扩展到保健品、家电、医疗器械、汽车等多个行业。
2. 假冒伪劣与虚假宣传问题日益严峻
假冒伪劣产品的曝光数量与虚假宣传数量增加,显示出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问题的严重性,以及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存在的虚假宣传问题日益突出。
3. 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提升与监管力度加强
随着曝光案例数量的增加,消费者对商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显示出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的显著增强。政府和相关机构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和虚假宣传行为的打击力度日益增强。此外,健康和安全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二、在3·15 打假下大学生的积极行动
(一)参与方面
1.大学生群体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度也在不断提升。他们积极投身各类食品打假活动,充分利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为食品安全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2.大学生们充分利用现代社交平台的传播优势,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揭露食品造假行为,有效提升了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知度。
3.大学生们的积极参与离不开政府与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引导。政府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锻炼与成长空间。
(二)变化趋势
1.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也在水涨船高。
2.大学生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也为他们在食品打假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可能。
3.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手段的不断完善也为大学生参与食品打假活动提供了更多便利。
三、调查方式与研究方法
(一)对部分商家进行访谈
1.经营情况与特色
商家们普遍表示,他们的店铺主要面向学生群体,因此经营的小吃、饮品等多数符合学生的口味和消费习惯。为了吸引学生,商家们也会定期推出新品或优惠活动,以增加顾客的粘性和忠诚度。
2.食品安全管理
在食品安全方面,商家们强调食材的新鲜和卫生,并严格按照卫生标准进行操作。一旦接到投诉,他们会立即处理并改进,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3.对后街商业环境的看法
商家们对于后街的商业环境普遍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随着学校的发展和学生数量的增加,后街的商业潜力也在不断扩大。同时,商家们也提到了后街商业环境的改善,比如增加了垃圾桶和清洁工人的数量,使得街道更加整洁。
4.建议和意见
商家们希望学校和相关部门能够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宣传,提高学生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同时,商家们也建议加强对商业环境的管理和规范,确保小吃街的整洁、井然有序。
(二)对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问卷

四、调查结果分析与挑战
(一)访谈结果
从访谈内容可知,在3·15 打假后,商家们对店铺的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方面严格标准化,给学生们提供了干净卫生的饮食环境。
(二)问卷调查结果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较高,大多数受访者认为 3·15打假行动有保护消费者权益、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提升市场信任度的重要意义。具体情况如下:
1. 食品安全意识
大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普遍关注,但安全意识与实践行为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在购买食品时会注意生产日期和添加剂,但仍有学生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常识。
2. 食品安全知识
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深度和广度不足,特别是在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的应对措施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方面,且大部分学生对举报渠道有所了解,但实际举报行为的发生率很低,这表明在实际维权过程中仍存在障碍。
3. 食品安全现状
校园食品安全整体状况良好,但部分高校食堂和校外餐饮店存在卫生条件不达标等问题
4. 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
影响大学生食品安全的因素包括个人饮食习惯、食品安全教育、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和社会环境等。
结论
3·15 打假活动对大学生的意义深远而重大。首先,它让大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了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大学生们通过了解打假案例、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了自身的法律素养,学会了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次,3·15 打假活动也锻炼了大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实地调查、采访曝光等活动,大学生们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作为社会成员应有的责任与担当。最后,参与3·15 打假活动还有助于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在了解市场乱象和消费陷阱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理性消费、科学消费,避免了盲目跟风和冲动购买,为自己的未来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大学生消费素养、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
参考文献:
[1]. 禹州, 记者, 等. 盘点历届 3·15 晚会曝光的食品级相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_海参_养殖户_粉条[EB/OL]. (2023-03-08)[2025-01-21]. https://www.sohu.com/a/651074047_121124566
[2]. 百度文库. 3·15 历年打假数据[EB/OL]. (1900-01-01)[2025-01-21]. https://wenku.baidu.com/view/273c767f56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6.html?_wkts_=17374433·15893
[3]. 王艳.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现状与优化措施[J].食品安全导刊,2024,(29):10-12.DOI:10.16043/j.cnki.cfs.2024.29.049.
[4]. 董如雪,刑艳艳.大学生食品安全素养情况调查[J].食品安全导刊,2024,(26):56-58.DOI:10.16043/j.cnki.cfs.2024.26.022.
[5]. 李卓远.“互联网+”背景下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24,(27):37-40.DOI:10.16043/j.cnki.cfs.2024.27.012.
基金项目:安徽外国语学院2024 年度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Awdc2024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