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绿野千里:淮北平原的人文画卷与自然诗篇

作者

孙庆銮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丁湖镇文化广播电视工作站 234331

在华夏大地的东部,有一片广袤无垠的土地,它北枕黄河故道,南抵淮河,西连豫东平原,东濒黄海,这便是淮北平原。这片绿野千里的土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孕育着独特的人文,铺展着绚丽的自然风光,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壮丽画卷,又似一首低吟浅唱的优美诗篇。

1 历史长卷中的人文脉络

淮北平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岁月的长河中,这里留下了无数先辈们的足迹,演绎着一部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淮北平原上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在宿州的小山口遗址和古台寺遗址中,出土的大量文物见证了远古时期人类在这里的生活。从精美的石器到古朴的陶器,无不展示着当时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力。这些珍贵的遗迹,犹如一把把钥匙,开启了我们对这片土地古老历史的探索之门。

进入商周时期,淮北平原成为了众多诸侯国的领地。亳州,作为商汤的都城建都之地,承载着商文化的辉煌。这里的古老城墙,虽然历经岁月的侵蚀,但依然屹立不倒,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繁华与荣耀。在这片土地上,还诞生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老子,这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以其深邃的思想和智慧的言论,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庄子,他的哲学思想和文学成就同样令人瞩目,其逍遥自在的精神境界,成为了无数人追求的目标。

秦汉时期,淮北平原的地位愈发重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淮北平原上的许多地方都成为了重要的郡县治所。楚汉相争时期,垓下之战就发生在淮北平原的灵璧县。这场战役不仅决定了楚汉的命运,也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浓厚的历史色彩。如今,垓下古战场遗址依然保存完好,站在这片土地上,仿佛能听到当年金戈铁马的厮杀声,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厚重。

到了唐宋时期,淮北平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宿州的符离集,因地处交通要道,成为了商贸往来的重要集散地。这里的烧鸡闻名遐迩,历经千年传承,至今仍是人们喜爱的美食。同时,许多文人墨客也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白居易曾在宿州生活多年,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草原的顽强生命力,也寓意着淮北平原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

明清时期,淮北平原的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凤阳,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更是成为了当时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之一。朱元璋在这里修建了规模宏大的明中都,虽然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的宏伟气势。此外,淮北平原的戏曲文化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蓬勃发展。泗州戏,作为安徽四大剧种之一,以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形式,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它的旋律优美动听,歌词通俗易懂,生动地反映了淮北平原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2 自然风貌中的绚丽诗篇

淮北平原的自然风光,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这里地势平坦,沃野千里,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水乡画卷。

春天,当第一缕春风拂过淮北平原,大地从沉睡中苏醒。田野里,麦苗返青,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油菜花金黄灿烂,如同一朵朵盛开的火焰,点缀在绿色的田野之间。桃花、杏花、梨花竞相绽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把淮北平原装点得如诗如画。河边的柳树抽出嫩绿的新芽,细长的柳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大自然的舞者在翩翩起舞。此时的淮北平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希望。

夏天,淮北平原迎来了丰沛的雨水。河流变得更加宽阔,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弋。岸边的芦苇郁郁葱葱,像一片绿色的屏障。

微风吹过,芦苇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着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田野里,各种农作物茁壮成长,沉甸甸的麦穗在风中摇曳,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丰收的喜悦。此时的淮北平原,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世界,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慷慨与恩赐。

秋天,是淮北平原收获的季节。金黄的稻田一望无际,稻穗在秋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故事。玉米地一片金黄,硕大的玉米棒子挂满了枝头,等待着人们去采摘。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子、紫莹莹的葡萄,各种水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此时的淮北平原,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喜悦,让人感受到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冬天,当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淮北平原银装素裹,宛如一个洁白无瑕的世界。田野里,麦苗被厚厚的积雪覆盖,仿佛盖上了一层温暖的棉被。河流结上了一层厚厚的冰,孩子们在冰面上嬉戏玩耍,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平原。此时的淮北平原,虽然没有了春夏的喧嚣与繁华,但却有着别样的宁静与美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3 生态发展中的绿色崛起

随着时代的发展,淮北平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近年来,淮北平原各地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打造绿色家园。在农业方面,淮北平原大力推广绿色种植和养殖技术。农民们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方法,生产出了绿色、健康的农产品。淮北平原加大了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关闭了一批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加强了对工业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处理。同时,积极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如今,淮北平原的许多企业都采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环保设备,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各地加强了城市绿化和环境整治工作,建设了许多公园和绿地。宿州的三角洲生态公园,占地面积广阔,园内绿树成荫,花草繁茂,湖泊清澈见底。这里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是城市的 “绿肺”,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各地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保护了许多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淮南的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水草丰茂,鸟类众多,是众多候鸟的栖息地。每年秋冬季节,大量的候鸟在这里停歇、觅食,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4 民俗风情中的文化瑰宝

淮北平原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文化魅力。这里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淮北平原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宿州的马戏艺术,以其精彩的表演和独特的技艺,闻名全国。宿州被称为 “中国马戏之乡”,这里的马戏艺人众多,马戏表演形式多样,深受观众喜爱。淮北的柳孜运河遗址,是隋唐大运河的重要遗址之一。这里出土的大量文物,见证了隋唐时期运河的繁荣。如今,柳孜运河遗址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了淮北平原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淮北的剪纸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粗犷豪放、质朴夸张。剪纸艺人用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能剪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和花卉等图案。这些剪纸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情感。宿州的刺绣,针法细腻,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刺绣艺人用她们灵巧的双手,将各种图案绣在布料上,制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淮北平原,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它的人文画卷绚丽多彩,它的自然诗篇优美动人。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让我们走进淮北平原,去感受它的独特魅力,去聆听它的动人故事,去书写它更加美好的未来。在这片绿野千里的土地上,我们相信,它将继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