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探究
张治天
沽源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076550
引言:中职学生因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兴趣不足,普遍存在想象力贫乏、思维僵化等问题导致作文内容空洞、表达单一,严重影响语文学习质量。培养想象力既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亦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必经之路。当前中职语文作文教学缺乏针对性训练方法,忽视学生主体参与感未能有效激发想象潜能。聚焦中职语文作文教学情境,从教学方法与实施策略双维度探究培养学生想象力有效路径,希望能够构建系统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与创新思维水平。
一、中职语文作文教学中想象力培养具体方法
(一)情境创设法在作文教学中应用
教师应当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沉浸式体验环境,如播放富有启发性视频资料、配合主题音乐背景或精心挑选图片组合,全方位调动学生视听触等多重感官,刺激想象神经元活化。角色扮演活动设计则让学生暂时摆脱固有身份限制,置身于特定社会角色中,体验不同人物心理状态与情感变化,激发深层情感代入感与移情能力。当讲授写人主题作文时可设计假如你是一位坚守岗位医护人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面对危机时内心感受与外在行为表现,感悟职业精神与人生价值,从而产生丰富情感体验转化为写作素材。悬念导入模式通过提供半开放式故事起点或关键冲突点,留下充分想象空间,学生基于已知信息接续发展情节,培养叙事想象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创设思辨情境,如生态文明建设、人工智能伦理等议题,引导学生思考未来社会发展前景与可能面临挑战,促进批判性思维与前瞻性想象力培养,增强作文思想深度。时空转换情境设计通过引导学生穿越不同历史时期或想象未来世界,拓展思维维度培养跨时空想象能力。比如设计与古人对话主题,学生需思考古代文化背景与价值观念,进行跨时代思想碰撞,产生独特写作视角。微缩与放大想象训练可让学生从微观世界或宏观视角观察事物,如描写一滴水中微生物世界或宇宙星系运行,培养尺度转换想象力。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语言引导至关重要,应运用富有画面感与感染力语言,巧妙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共鸣。情境创设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认知水平,避免过度抽象或脱离现实,确保情境真实可信引发情感共鸣,情境持续时间需把握适度,既要给予充分体验时间又不宜过长导致注意力分散。教师还应关注班级整体氛围营造,创设安全包容环境使学生敢于表达独特想法,不必担忧评判与嘲笑,形成良性互动循环,最大化情境创设教学效果。
(二)素材拓展法激发学生想象思维
教师需建立系统化素材收集机制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等多元渠道形成个人素材档案,开展跨学科知识整合,将历史、地理、科学等领域知识引入作文素材库,打破学科壁垒拓展想象空间。比如描写未来城市可融合地理环境、科技发展趋势等知识,构建多维想象图景。实施联想训练计划,通过词语联想、图片联想等方式来建立事物间逻辑或非逻辑性联系,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设计一词多想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联想,发现创新表达路径。
引入比较思维训练通过异同对比、矛盾统一等思维方式,刺激想象力迸发,比如分析城市与乡村时不仅比较表象差异,还探究内在联系,激发辩证想象,素材拓展应注重层次性,由浅入深,先积累基础素材再引导创新运用,最终实现素材转化为个性化表达。教师还需关注素材质量筛选,避免网络低俗内容引导学生构建积极健康素材库,为想象力培养提供优质资源支撑。
二、中职语文作文教学中想象力培养实施策略
(一)课堂教学环节想象力训练设计
课前导入阶段可设置想象力热身活动,如快速词语联想、意象转换或头脑风暴等创意小游戏,活跃思维状态,消除学习紧张感调动参与积极性。这类活动宜控制在五分钟左右,起到思维唤醒作用而不占用过多教学时间,范文解读环节应突破传统讲解模式,深入挖掘文本背后想象路径与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如何由已知事物出发,通过类比、联想、假设等方式实现想象跃升。比如解读科幻作品时可分析作者如何基于现有科学原理适度延伸,实现合理想象,传授想象思维路径与方法论,避免空泛评价与机械模仿。教材文本改编训练则让学生对经典作品进行创造性转换,如改变叙事视角、调整情节发展或替换场景设定,在保留核心主题前提下展开想象重构,培养文本转化能力与创新思维。
课堂练习环节应设计梯度训练任务,遵循想象力发展规律,从引导性想象逐步过渡到自主性想象,循序渐进提升难度系数,采用续写、移花接木、场景重构等多样化练习形式,培养不同维度想象能力。图像转换文字训练通过提供图片材料,引导学生将视觉信息转化为文字表达,培养跨媒介想象能力,想象力训练应注重时间感把握,为学生提供充分思考空间,避免过度追求速度与数量,影响想象深度。课堂互动环节引入合作想象模式,通过小组讨论、集体创作等方式,实现想象力互补与共振。可开展接力创作活动,由学生轮流贡献故事情节片段,形成完整叙事链条,体验集体想象乐趣与创作责任感。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 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作业布置与课外实践想象力延伸作业设计应突破传统模式,采用开放性题目如未来五十年社会变迁、与古人对话等主题,留给学生充分想象空间,分层设计作业难度,根据学生想象力发展水平,提供基础型、拓展型、挑战型多层次选择,满足不同需求。作业形式多样化不局限于书面表达,可融入绘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元素拓展想象表现渠道,比如可设计声音作文,引导学生通过声音描述场景、情感,激发听觉想象。构建课外实践活动体系,如组织文学社团、创意写作工作坊、想象力主题竞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
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如企业参观、社区服务、农村调研等活动积累真实生活体验,丰富想象素材来源,建立作品展示机制,通过校园网站、文学期刊、作品展览等方式肯定学生想象成果,增强成就感与自信心。教师还应加强个别辅导,关注想象力薄弱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缩小学生间差距,家校合作同样重要引导家长理解想象力价值,配合学校营造良好家庭阅读环境,共同促进学生想象力发展。
结论:中职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需建立系统化方法体系,情境创设法与素材拓展法是核心教学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想象潜能与创新思维。课堂教学环节想象力训练设计与作业布置、课外实践想象力延伸构成完整培养链条,形成课内外联动机制。通过多感官调动、创设模拟情境、丰富素材资源库、建立联想思维通道等策略,突破传统教学局限,激活学生想象思维。想象力培养应注重学生主体参与感,关注个体差异,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为中职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与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芝霞. 中职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策略[J]. 新课程教学( 电子版 ),2025,(06):162-164.
[2] 张雯雯 . 想象自由笔下生情——中职语文作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J].作家天地 ,2024,(30):25-27.
[3] 王文玲. 如何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J]. 小学生作文辅导( 语文园地 ),2021,(09):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