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顶管在市政电力隧道中的应用

作者

张文胜 白鹤 王靖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5

前言:

众所周知,电力隧道施工周期较长,再加上覆盖范围广泛,其施工质量与电力工程的安全稳定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顶管施工技术作为电力隧道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更高,通过合理利用顶管施工技术,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电力隧道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将针对顶管在市政电力隧道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1 工程实例

近年来,西安市也着手大力推进线缆落地工作,其中西安市东北部330kV 架空输电线路落地迁改工程、西安市坚强电网攻坚电力沟道建设项目建成了上百公里电力隧道。基于此,本文以西安市东北部 330kV 架空输电线路落地迁改工程下穿绕城高速与郑西高铁段为例。在该工程中,电缆隧道侧穿了郑西高铁、大西客专高架桥墩基础,隧道距离基础水平净间距约 5m,该段电缆隧道采用顶管法实施,顶管通过前对桥桩基础周边预注浆加固,桥桩基础与电缆隧道之间设置钻孔灌注桩作为隔离桩,减小对桥墩基础的影响,经监测,在采取措施后顶管通过对桥桩基础无影响。

2 顶管在市政电力隧道中存在问题

非开挖施工需对地下管线及构筑物做到更详尽的核查,一旦顶管遇到障碍物,会对顶管施工造成直接影响,如采用顶管机施工,仅能采用地面开挖基坑吊出顶管机,如地面开挖不具备条件,将会造成很大损失。相对于顶管实施难度及工期影响的不足之处外,其在解决穿越河道、既有建(构)筑物、其他既有管线,及解决大埋深敷设等问题上有诸多优势。在实施应用中结合需求进行选型,顶管电力隧道是非开挖形式解决以上问题中经济、有效、而又快捷的方法。

3 顶管在市政电力隧道中的选用依据

3.1 截面对等选取原则

电力隧道是为满足电缆敷设的通道,按照电缆敷设要求一般采用支架或沟槽敷设,无论是何种断面均需满足电缆容量的需求。

电缆隧道通常有矩形断面和圆形断面两种,两种断面之间的替换以电缆支架、沟槽设置规格数量为标准,保证容量相同的原则,一般可参照下表,表 1.1 电力隧道矩形圆形断面替换参照表

表 1 电力隧道矩形圆形断面替换参照表

3.2 外界影响因素

城市管线纵横,道路交叉,河道,桥梁,高速、湿地等限制了开挖施工,在线路落地和新建电力沟道时,往往需要大量的非开挖工艺实现电力隧道的敷设。在高压电缆运行,要加强定期检查,非开挖的可通行的电力隧道是能够解决诸如此类问题的。根据外界环境可分为几大类对电力隧道工法选型的需求。

3.2.1 穿越河道

架空落地和新建电力隧道在穿越河道时,会根据截面大小,长度进行选型。西安市东北部 330kV 架空输电线路落地迁改工程在穿越灞河段采用了小型盾构, 穿越灞河,穿越灞河段沿隧道环向注浆范围为隧道外 范围,采用水泥浆。盾构管片距离河床最低点 西安市坚强电网攻坚电力沟道建设项目中沣经一路~东仪路电力隧道在过皂河段采用DN2400 预制混凝土顶管技术,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机。两项穿越河道电力隧道均能满足运行要求。在顶管下穿河道时,顶管覆土需大于管道外径的 1.5倍,满足冲刷需求。并需对管道上浮进行验算。

3.2.2 穿越路口及管线

穿越路口及交叉管线,覆土同样需要满足 1.5 倍外径要求,在穿越路口时需对地下管线、建构筑物进行核查。在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线中需慎重对待调查信息。

4 顶管在市政电力隧道中附属设置要求

4.1 通风需求

电缆隧道属封闭型地下构筑物,电缆运行时会散发出很大的热量,电缆运行要求环境温度不超过 ,而且隧道内空气湿度过大,同事,废气的沉积,人员和微生物的活动造成氧气含量下降,所以,电缆隧道必须设计通风系统来控制隧道内的温度,湿度和提供新鲜空气。受顶管段长度,通风区段长度也是不同,根据长度选择通风形式及通风设备。风量可按照6 次/h 换气计算。

通风口一般需设置在不影响通行,并不影响城市美观的基础上,一般可选在在绿化中设置,局部绿化遮挡。

4.2 防火需求

电缆隧道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丙类,采用防火墙进行防火分割,防火墙耐火极限不低于 3.0h,防火墙间隔不大于 。电缆桥架穿过防烟分区、防火分区时应在安装完毕后,用防火材料封堵。顶管电力隧道,受空间限制,一般在第一次大量电缆敷设后实施防火分割。

4.3 检查逃生需求

逃生井如采用井盖形式,其井盖需满足可以从内部快速打开,而在外部需钥匙等手段才能打开的形式。借助工艺井设置。

4.4 线缆下料需求

依据电缆每盘长度设置,当顶管井间距大于 时美个井均需设置,为便于敷设在有条件情况下,线缆下料井间隔长度不大于单盘线缆长度一般。线缆下料井的尺寸一般不小于 ,方便电缆弯折。

5 顶管在市政电力隧道中的质量优化策略

首先,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在正式开展施工之前,加强完善施工技术体系,对施工图纸、施工文件加以分析,充分掌握工程需求及意图,然后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全面开展技术交底工作。作为施工人员,要明确顶管施工技术标准、流程,提前准备好施工材料,并对其质量进行审核。其次,到达施工现场后,做好施工现场的勘察工作,找平施工场地,明确地下既有建筑物和管线位置。最后,在市政电力隧道施工中,为了加强提升顶管施工技术质量,需围绕隧道施工需求及标准,在首节管下入导轨后,科学合理的测量高程,明确中心点,并对其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开始顶进处理。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减少或避免出现误差,每顶进 30cm 测量一次高程和中心点,贯彻落实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每顶进 50cm 利用经纬仪和水准仪校准一次前后两节管道的具体参数。除此之外,由于顶管施工需要持续性开展,但如果出现以下几点问题,则需要立即停止施工,并对其进行有效处理。一、管位偏差过大,难以进行有效矫正;二、顶管前方塌方;三、顶铁扭曲或变形;四、顶力超出管口承受能力;五、坑后变形或倾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顶管技术在市政电力隧道建设中优势显著,不仅能高效穿越复杂地层,还极大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展望未来,随着技术持续创新,顶管施工将更加智能、精准、高效,为城市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坚实根基。

参考文献:

[1]牛凯.市政工程中电力隧道顶管施工技术研究[J]. 住宅与房地产,2021,(19):235-236.

[2] 李 明 杰 , 刘 晓 . 市 政 电 力 隧 道 顶 管 施 工 技 术 [J]. 智 能 城市,2020,6(21):106-107.

[3]李淑琳. 市政工程中电力隧道顶管施工技术初探[J].决策探索(中),2020,(05):81.

[4] 江中泉. 市政工程中电力隧道顶管施工技术分析[J]. 江西建材,2018,(04):102-103.

[5]袁方省.市政工程中电力隧道顶管施工技术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7,36(0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