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临翔区常规茶园高效管理技术初探
康明
临沧市临翔区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云南临翔区 677099
一、背景和意义
背景:临沧市临翔区位于亚热带北回归线附近,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如酸性的土壤条件、温和的气候、充足的光照、显著的海拔落差以及丰富的水资源,这些因素共同形成了临翔茶叶的独特品质和特性。近年来,临翔区依托其茶叶资源优势,致力于打造精品茶产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以及推动产业融合,实现了以茶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新模式。为了进一步提升茶产业的竞争力,临翔区坚持走规模化、绿色化的发展道路,通过实施茶园标准化改造,合理布置品种区划,并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和科技创新研究院,全面推进茶产业的科技创新。
意义:一是提升茶叶品质与产量。高效管理有助于临翔区常规茶园在茶叶品质和产量上实现双重提升。通过改良茶园土壤、推广生态管护理念等措施,能够确保茶叶产品的高品质,满足市场对高品质茶叶的需求。同时,高效管理还能有效提高茶园单位面积的产量,增加茶农的经济收益。二是促进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标准化改造和生态管护理念的推广有助于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茶园生态环境,从而实现高效管理对临翔区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带动。此外,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推进将提升茶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动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三是推动乡村振兴与农村经济发展。通过提升茶叶品质和产量、促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措施,能够明显增加茶农的收入,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实力和活力,并为带动茶旅融合发展创造条件,促进形成多元化的经济结构,从而进一步推动临翔区乡村振兴和农村经济发展。
总之,临沧市临翔区常规茶园高效管理的背景与意义重大。它不仅能够提升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能推动乡村振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茶园管理技术要点
(一)秋末基肥一道清
1.清理清除杂草杂木及杂物
(1)对野生杂草以机械或人工刈割清除,依行堆放于茶树底,备开沟施肥后回沟盖土;对不应生长在茶园的杂灌木做清理砍除。未木质化的枝叶可作开沟施肥后与杂草一同回沟盖土,已木质化的杂木杆因腐质化较慢,不宜埋入茶园地,应做集中化处理。杂草杂木的回盖处理可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及养分,改善土壤性状并缓解板结状况,是茶园高效管理的重要环节,该项措施虽然增加了部分人工成本,但可以明显减少茶园肥料投入及中耕人力投入。
(2)对茶园内被丢弃的农资塑膜、塑袋、瓶类等不可降解杂物进行清理捡收运出茶园做集中化处理。
2.深耕犁耙开好施肥沟
沿茶叶种植行的中间沿线(即堆放的杂草)进行深耕犁耙并开好施肥沟,沟宽和沟深分别为
。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农机深耕开沟或人工开沟。
3.沿沟施肥回草盖土
(1)肥料选择及亩施肥量
本着省工节本,结合临翔区土壤及气候实际,常规茶园施肥农事倡导秋末基肥全年一道清,每亩建议用量为300公斤。因不同茶园的行距不一,沿沟每米施肥量应由300公斤专用肥除以该茶园每亩的施肥沟总长度,临翔区常规茶园行距一般为1.6米左右,每亩可开施肥沟约400米,每米施肥用量约为0.7公斤。
结合临翔区常规茶园实际及相关研究数据,建议可选用茶叶科研部门科学配方的地方茶叶专用生物有机无机配方复混肥作基肥。一般要求氮:磷:钾配比为7:2:3,使总养分在15%左右。
(2)杂草回沟盖土
开沟撒肥后,将前述清理出堆放的杂草回盖到施肥沟内进行回盖,做到回土覆盖不见草。
(二)秋末修剪壮春芽
临翔区常规茶园经过一年的采摘,树冠不平整,形成了鸡爪枝,影响来年茶叶的萌发,同时也不利于机采。为促进来年茶树腋芽萌发得粗壮整齐,宜对茶树进行轻修剪,临翔区当前茶园以平面型修剪为主,可采用茶叶修剪机或人工进行修剪,修剪深度为5-10公分,修剪深度以剪除鸡爪枝为宜。
(三)病虫害防治
1.对茶园进行“清兜亮脚”
清除爬地枝、枯枝、病虫枝和兜在枝杈上的枯叶、地衣苔藓等,改善茶园通风透光,进行“清兜亮脚”。“清兜亮脚”主要目的是降低茶园中螨类、蚧类、小绿叶蝉、黑刺粉虱等病虫,抑制或清除茶树炭疽病、茶饼病、茶煤病等病源,是临翔区茶园冬季农事管理的重要内容,该项措施可大幅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减少农药施用量。
2.优选用药
临沧市临翔区茶园病虫害主要有茶蓟马、蚜虫、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灰茶尺蠖(茶尺蠖)、绿盲蝽、茶蚧壳虫、害螨、茶饼病和茶炭疽病、茶白星病等。根据茶树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采取经济、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保证茶树生长发育健康。
(1)主要虫害防治方法
茶蓟马
多发于春、夏两季,当判断进入虫害初发期时,可选用5%除虫菊素水乳剂900~1100倍液或
印楝素乳油500倍液,间隔5天~7天连喷2次,并在傍晚或阴天使用。
对虫害常年高发茶园可进行石硫合剂冬季封园,封园时间为当年11月~次年2月,秋冬季气温5℃~20℃时使用
石硫合剂结晶粉,稀释120倍~180倍喷施,封园时注意应全园喷透。
蚜虫
多发于春、夏两季,当判断进入虫害初发期时,可选用
啶虫脒,或70%吡虫啉,或50%吡蚜酮等成分,抗性大的蚜虫,可选用联苯·氟啶虫酰胺等成分防治。
对虫害常年高发茶园应采取生物防治,通过保护和利用蚂蚁、食蚜蝇、草蛉、瓢虫等天敌,抑制蚜虫,或及时采用黄板诱杀蚜虫。
茶小绿叶蝉
多发于春、夏两季,当判断进入虫害初发期时,可选用5%除虫菊素水乳剂750倍~1000倍液、
茶皂素水剂300倍~600倍液或1%印楝素微乳剂1000倍~6000倍液,间隔5天~7天连喷2次。
对虫害常年高发茶园应采取石硫合剂封园或灯光诱杀和色板诱杀,在进入出发期后也可进行化学防治,防治药剂可选用桉油精、香芹酚、藜芦胺、茚虫威、虫螨腈、双丙环虫酯等。
黑刺粉虱
多发于夏季,当判断进入虫害初发期时,可选用
啶虫脒2000倍
吡蚜酮1500倍,兑水稀释,均匀喷雾,间隔7天,连续用两次,亦可用切粉(联苯菊酯)稀释750倍,均匀喷雾,间隔7天一次,连续两次。
黑刺粉虱防治难度较大,建议在进行农药防治的同时,一是剪除密集的虫害枝,使茶园通风透光;二是利用黄色诱虫板捕杀成虫。三是做好田间监控,及早防治。
灰茶尺蠖(茶尺蠖)
多发于夏季,当判断进入低龄幼虫期时,可选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苏云金杆菌、茶核·苏云金、短稳杆菌、苦参碱、高效氯氰菊酯等进行防治。
绿盲蝽
多发于夏季,当判断进入虫害初发期时,可选用苦参碱、球孢白僵菌等进行生物防治,严重发生时可结合溴氰菊酯或高效氯氰菊酯防治其他害虫时进行兼治。同时,日常及时进行蒿类杂草清除。
茶蚧壳虫
多发于夏季,当判断进入虫害初发期时,可选用韦伯虫座孢菌、蜡蚧轮枝菌防治。发生虫害的茶园应采取综合防治,一是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天敌数量;二是进行清兜亮脚;三是可以进行石硫合剂冬季封园。
害螨
另外,临翔区偶有茶橙瘿螨、茶跗线螨、咖啡小爪螨等茶树害螨发生,当判断进入虫害初发期时,可选用矿物油、藜芦胺等药剂进行防治。
对虫害常年高发茶园应采取农业综合防治,一是适时分批勤采,带走部分成螨、卵、若螨,降低发生程度;二是及时清除茶园及周边杂草;三是进行石硫合剂冬季封园。
(2)主要病害防治方法
茶饼病。适时分批勤采,选择适宜时期修剪,清除枯枝,改善茶园通风透光性。平衡施肥,增强茶树抗病能力。用石硫合剂冬季封园。在发病初期喷施补骨脂种子提取物、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等药剂1—2次。
茶炭疽病。新建茶园选种抗性的健壮种苗。平衡施肥以增强茶树抗病能力,及时剪除病枝,适时采摘。用石硫合剂冬季封园。在发病初期喷施苯醚甲环唑、啶氧菌酯、吡唑醚菌酯、百菌清等药剂1—2次。
茶白星病。加强茶园管理,增施磷、钾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在春茶萌芽期至鱼叶展开期喷药保护,药剂可选用
甲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
百菌灵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隔7d左右再喷一次。
(3)精准喷施
喷施方法:临翔区茶园因以山地为主,有坡面地块、坡台地块,一般宜选用电动喷雾器进行喷雾,喷药时要将药液从树根到茶蓬上下、内外以及叶片正面背面均匀喷洒,做到充分喷透喷湿至叶面滴水、树干全湿,以提高防治效果。
(4)用药安全注意事项
喷施时,佩戴口罩、手套;作业时间应选择晴天风小之日的早晨或傍晚,切勿逆风喷施。喷施结束后作业人员应及时清洗清理,确保生产安全。
结论
临翔区的茶产业正在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正致力于打造成为“世界一流茶产业”的宏伟战略目标。通过采取一系列高效的管理措施,对常规茶园进行精心的维护和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珍贵的茶树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破坏,而且还能显著提升茶园的经济效益,使得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得到双重提升。此外,这些管理策略的实施,还能够进一步促进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茶产业的长期繁荣和稳定,为临翔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2019 年茶树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J].农村科学实验,2019-03-30.
[2]柏心怡,罗思荃,朱赞江,龚梦辉等. 湘中地区安吉白茶病虫害防控技术[J].蚕桑茶叶通讯,202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