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真话诉真情的几种方法
王艳秋 赵永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大房身镇中心小学
一、引言
作文是学生表达内心想法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而说真话、诉真情则是作文成功关键。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学生的作文存在假话、空话、套话连篇的现象。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真话、诉真情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更能培养学生真诚的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以下将探讨几种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真话、诉真情的方法。
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累真实素材
(一)鼓励日常观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才能发现其中的点滴感动和真实细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入手,观察家人的日常举动、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同学间的交往等。例如,布置观察作业,教师让学生观察水培大蒜,从布置观察任务提出观察要求到学生栽种大蒜并每天观察大蒜再到观察日记完成,这一个过程大概耗时三周的时间,这三周的时间里,学生学会了水培大蒜的方法,而且每天细心照料大蒜并观察大蒜每一天的变化,学生们都参与其中,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也因为观察细致,习作完成均好于其他类型习作。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觉得习作充满了乐趣,以一种积极态度去完成各阶段任务,真正成为了习作的主人。当然,平时也可以布置一些这样的观察作业,对物或者人进行观察、练笔,在观察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二)组织实践活动
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校园运动会、手工制作比赛、社区志愿者服务等。让学生参与其中,获得直接的体验和感受。在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回顾活动过程,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喜怒哀乐、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些真实的经历会成为学生作文中最生动、最感人的素材,使他们在写作时有话可说、有感而发。经历是最好的教科书,只有真切经历才会更有话说。例如,学生在一次主题为“护河行动”的实践活动中,参与了爱河护河倡议活动并在河边清理白色垃圾,用实际行动完成一次护河行动,这次实践活动比在课堂中枯燥的讲解作用大很多,学生明白了爱河护河不能只有口号,更要有行动,每个人都做文明的公民大自然会更美,如果看到不良现象要勇于去制止或者随手拾起一片垃圾都是护河的优秀小公民的表现。学生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在日记里写下了经历的点点滴滴,相信这样的实践活动意义是重大的,更是学生成长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创设真实的写作情境
(一)命题贴近生活
作文命题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熟悉感和亲切感。避免过于抽象、宏大或远离学生生活的题目。例如,将命题作文“我的理想”改为“我长大后最想做的一件事”,这样的题目更具体、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体验,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上课伊始,教师提出“我的理想”这个题目,观察学生情况,学生表现出比较迷茫、木讷,教师也觉得这个题目比较大,并不适合小学生,所以把题目变成了“我长大后最想做的一件事”,明显看到了学生的变化,从“鸦雀无声”到“窃窃私语”再到举手侃侃而谈,有声有色地畅想未来的某一天做成了心中最想做的事。“我想发明青春定格液,让妈妈永远美丽!”“我想教好学生,做和老师一样的灵魂工程师”“我想……”成功感爆棚!“美丽的鲜花植根于大地,优秀的作品源于生活”,作家的创作以生活为依据,学生的写作也应以生活为沃土,这样的习作素材和命题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二)模拟生活场景
在课堂上模拟一些生活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进行写作。比如,模拟一次家长会,让学生分别扮演家长、老师和学生,然后以“家长会后”为主题进行写作。学生在这种真实的情境中,更容易调动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经验,写出真实的感受。让学生模拟角色对话,其他学生根据角色表演和对话进行“安慰”等。实践证明,给予学生生活场景素材的口语交际内容或习作内容,学生更乐于接受且有话可说,并能加入自己的想法,做到了口语交际有效,习作有高度。
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挖掘情感内涵
(一)启发提问
在学生完成作文初稿后,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所写内容背后的情感。例如,学生写了一篇关于和朋友吵架后和好的作文,教师可以问:“当你们吵架时,你心里具体是怎么想的?是什么让你决定主动和好?和好的那一刻,你内心的感受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提问,帮助学生挖掘出隐藏在事件背后的复杂情感,使作文的情感表达更加细腻、真实。
(二)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某一作文主题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受到他人观点的启发,从而对自己的经历有更深刻的认识。例如,在以“挫折”为主题的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遇到过的挫折以及应对方法。通过交流,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挫折的含义,并且在写作时能够更深入地表达自己面对挫折时的真实情感和成长感悟。
五、 树立正确的写作评价标准,鼓励真情表达
(一)淡化技巧,注重情感
在作文评价中,改变以往过于注重写作技巧(如修辞手法的运用、结构的完整性、描写手法的应用、环境的渲染等)的倾向,将重点放在学生是否表达了真实的情感上。即使学生的作文在语言表达或结构安排上存在一些不足,但只要情感真挚,就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例如,对于一篇描写奶奶的作文,虽然语言平实,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奶奶深深的敬爱之情,教师可以在评语中着重表扬学生的真情实感,同时针对语言表达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二)多样化评价方式
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自评和互评。在自评过程中,让学生对照“说真话、诉真情”的标准,反思自己的作文是否做到了这一点,找出优点和不足。在互评环节,学生可以互相阅读作文,分享自己的感受,提出修改意见。通过这种多维度的评价,让学生更加明确说真话、诉真情在作文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能从他人的作文中学习如何更好地表达真实情感。
六、结语
培养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诉真情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和培养。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创设真实情境、深入思考以及树立正确的评价标准等方法,激发学生内心的真实情感,让他们愿意在作文中展现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才能真正打动读者,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真诚、善良的美好品质。
参考文献:
[1]李玉相.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真话诉真情的几种方法[J].新课程导 学,2023,(19):95-98.
[2]戴丽.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真话、诉真情的几种方法[J].当代家庭教育,2023,(08):235-238.
[3]杨海昕.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真话诉真情的几种方法[J].文学教育(上),2020,(08):110-111.
[4]叶宗平.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真话、诉真情的几种方法[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8,(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