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工程造价管理在矿山工程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

广宇星

八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甘肃省金昌市 737100

矿山工程作为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工程造价管理在其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的造价管理能够有效控制项目成本,提高工程经济效益,降低投资风险。本文旨在探讨工程造价管理在矿山工程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情况,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1 工程造价管理在矿山工程中的重要性

1.1 造价管理与矿山工程经济效益的关系

矿山工程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造价管理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精准的造价管理能合理分配资金,避免资源浪费和超支。在项目前期,通过精确估算,确定可行的投资方案,确保矿山建设在预算范围内顺利推进。在运营阶段,有效控制成本,优化资金流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如合理安排设备采购、人员配置等费用,直接提升矿山的盈利能力,使投入产出比达到最优,实现矿山工程长期稳定的经济效益,是矿山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1.2 工程造价管理在项目控制中的作用

工程造价管理贯穿矿山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是项目控制的核心要素。在项目规划阶段,依据造价信息制定合理的进度计划,确保资源分配与成本控制相匹配。建设过程中,实时监控造价变动,及时发现并纠正偏差,防止成本失控导致项目延误或质量下降。例如,通过对工程变更的严格审批和造价核算,避免不必要的费用增加,保证项目按既定目标推进,保障工程按时交付使用,同时维持质量标准,实现项目在进度、质量和成本三方面的有效平衡,提升项目整体管理水平。

1.3 成本估算在矿山工程中的重要性

成本估算是矿山工程决策的重要依据。由于矿山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开采技术要求高,准确估算成本难度较大。合理的成本估算需综合考虑地质勘探、采矿方法、设备选型、运输条件等多种因素,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帮助企业判断项目是否具备投资价值。同时,详细的成本估算能提前规划资金需求,为融资安排提供参考,也为后续的成本控制设定基准,使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明确的成本目标,有效避免盲目投资和财务风险,保障矿山工程从规划到运营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2 工程造价管理方法与策略

2.1 预算编制与控制

预算编制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环节。在矿山工程中,需结合工程设计方案、地质资料、市场价格信息等,制定详细的预算计划,涵盖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土建工程、设备购置、安装工程、人员费用等。编制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方法,如定额计价法或工程量清单计价法,确保预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预算控制,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对各项费用支出进行实时跟踪和对比分析。一旦发现实际费用接近或超出预算,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如优化施工方案、调整采购计划等,确保工程建设始终在预算框架内进行,保证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

2.2 成本核算与分析

成本核算与分析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步骤。矿山工程成本核算需建立完善的核算体系,明确成本核算对象和核算方法,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分类归集和准确计算,如对矿石开采成本、选矿成本、辅助生产部门费用等进行详细核算,以反映工程实际成本消耗情况。定期开展成本分析,通过与预算成本、历史成本数据以及同行业成本水平进行对比,找出成本差异的原因,如原材料价格波动、生产效率变化、管理不善等因素导致的成本变动。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成本改进措施,挖掘成本降低潜力,优化成本结构,提高矿山工程的成本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2.3 风险管理与造价管理结合

矿山工程面临诸多风险因素,如地质风险、市场风险、政策法规风险等,这些风险会对工程造价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将风险管理与造价管理有机结合至关重要。在项目前期,通过风险识别和评估,确定各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造价的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例如,针对地质条件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的工程变更风险,预留一定的风险准备金;对于市场价格波动风险,采用套期保值等手段锁定原材料价格。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持续监控风险状况,及时调整风险应对措施,将风险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确保工程造价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保障矿山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预期收益的实现。

3 工程造价管理在矿山工程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3.1 矿山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实践

以某大型金属矿山建设项目为例,在项目启动初期,组建专业的造价管理团队,深入调研地质情况,结合先进的采矿技术和设备选型方案,编制了详细的工程造价预算。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预算控制,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工程进度、质量和造价进行实时监控。通过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减少了不必要的工序交叉和等待时间,降低了人工成本和设备闲置费用。同时,加强对工程变更的管理,严格审批流程,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经济性,有效控制了工程造价的增长。最终,该项目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实际造价与预算相比偏差控制在极小范围内,为矿山企业节省了大量资金,实现了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

3.2 成本效益分析与优化

在另一个矿山工程案例中,企业在项目运营阶段定期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通过对矿石开采成本、选矿成本、运输成本以及销售收入等数据的详细核算,发现矿石运输环节成本较高,影响了整体效益。于是,企业通过优化运输路线,采用大型运输设备和联合运输方式,降低了运输成本。同时,对选矿工艺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了选矿回收率,增加了产品附加值,从而提高了销售收入。经过一系列成本效益优化措施,矿山工程的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投资回报率大幅提高,证明了成本效益分析在矿山工程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3 风险管理在矿山工程中的应用

某矿山工程项目位于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面临较高的地质风险。在项目前期,通过详细的地质勘查和风险评估,确定了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风险,如塌方、涌水等,并在工程造价中预留了相应的风险应对资金。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地质监测技术,实时掌握地质情况变化,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当遇到突发的地质问题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利用预留资金进行抢险和工程修复,避免了因地质灾害导致的工程延误和造价大幅增加。同时,针对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企业与供应商签订长期稳定的原材料采购合同,并通过期货市场进行部分套期保值操作,有效降低了市场风险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保障了项目的顺利进行和经济效益的稳定实现。

4 结语:

工程造价管理在矿山工程经济管理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对于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深入剖析工程造价管理在矿山工程中的各个关键环节,包括其重要性体现、管理方法与策略以及实际应用案例分析,我们清晰地认识到科学有效的造价管理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控制成本支出、防范风险,从而提升矿山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王明, 李红. 工程造价管理在矿山工程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矿业经济研究, 2019(2): 45-56.

[2] 张伟, 王芳. 矿山工程项目成本估算与控制的工程造价管理实践. 工程管理学报, 2020(4): 78-89.

[3] 赵阳, 王丽. 风险管理视角下的矿山工程造价管理探讨. 矿业工程技术, 2021(1): 102-115.

[4] 李华, 刘强. 工程造价管理在矿山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实际应用研究.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3): 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