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与改进建议
唐伟贵
江苏省涟水县财政局 江苏涟水 223400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日益重要。国有资产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其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机制的限制,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对于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2、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在探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其必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国有资产管理是保障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的关键。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其掌握的国有资产是国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国有资产管理能够确保这些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从而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这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有助于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维护国家财产安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规模日益扩大,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加。如果管理不善,很容易导致资产流失或被侵占。因此,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是行政事业单位不可推卸的责任。
再者,国有资产管理对于提升政府公信力和形象也至关重要。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效率直接影响到公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如果国有资产管理混乱无序,不仅会降低服务质量,还会损害政府形象。相反,规范、高效的国有资产管理能够展现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决心,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最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有资产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云计算等,可以实现国有资产的智能化、精细化管理。这不仅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还能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因此,加强信息化建设也是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3、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管理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足
长期以来,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意识淡薄。单位领导往往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业务工作上,忽视了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这种“重钱轻物”、“重采购轻管理”的现象在部分单位中较为普遍。由于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管理措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闲置、重复购置等问题频发。
2.2 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
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普遍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部分单位虽然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但往往流于形式,执行不力。例如,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资产账实不符、资产处置不规范等问题;采购管理制度不严格,导致盲目采购、重复采购等问题。此外,部分单位在资产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使得管理制度难以得到有效执行。
3.3 管理手段落后,信息化水平低
当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仍采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管理手段落后。这不仅增加了管理成本,还降低了管理效率。同时,部分单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滞后,缺乏统一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导致资产信息分散、难以共享和利用。这不仅影响了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率,还增加了管理风险。
3.4 资产清查不彻底,账实不符现象严重
由于管理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原因,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清查方面存在不彻底的问题。部分单位长期不进行资产清查或清查不严格,导致账实不符现象严重。这不仅影响了资产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还为资产管理带来了诸多隐患。例如,部分已报废或丢失的资产仍在账上反映,而部分新增资产却未及时入账;部分资产被无偿占用或出租出借未按规定程序办理手续等。
3.5 资产配置不均衡,使用效率低下
由于管理体制机制的限制和预算管理的不足,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配置方面存在不均衡的问题。部分单位资产配置远超实际需求,造成资源浪费;而部分单位资产配置严重不足,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同时,部分单位在资产使用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维护措施,导致资产使用效率低下、损耗严重。
4、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改进建议
4.1 增强管理意识,提高重视程度
要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水平,首先必须增强管理意识,提高重视程度。单位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单位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全体员工的资产管理意识。同时,建立健全资产管理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资产管理职责和权限,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4.2 健全管理制度,加强执行力度
针对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快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资产处置制度等,确保各项管理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加强制度执行力度,建立健全监督和考核机制,确保各项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对于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4.3 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手段
信息化是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单位应加快推进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统一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实现资产信息的实时录入、更新和共享利用;通过数据分析功能对资产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通过预警功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同时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和维护确保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
4.4 加强资产清查工作,确保账实相符
资产清查是确保账实相符的重要手段之一。行政事业单位应定期开展资产清查工作并建立长效机制;明确清查范围、方法和要求;确保清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清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通过清查工作摸清家底、掌握真实情况为科学配置和使用国有资产提供依据和支持。
4.5 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提高使用效率
针对资产配置不均衡和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应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根据实际需求合理确定资产配置标准和数量;避免盲目采购和重复采购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加强对资产使用情况的监管和维护;建立健全资产报废、更新和调剂机制;确保资产得到充分利用和有效维护;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寿命周期成本效益水平。
5、结论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必须从增强管理意识、健全管理制度、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资产清查工作以及优化资产配置结构等方面入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为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 潘雨晨.中国农业会计,2023(23).
[2]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 宋酒.活力,2023(21).
[3]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J]. 刘利芳. 财讯,2023(20).
[4]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 严冬.今日财富,2023(20).
[5]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浅析. 卓世昌.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3(23).
[6]国有资产管理常见审计问题及优化建议. 叶颖怡.财务管理研究,20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