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AI 情境教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沉浸式体验

作者

周佳颖

宁波市奉化龙津实验学校 315500

AI 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情境创设带来革命性突破。借助虚拟仿真、智能交互、大数据分析等功能,AI 能构建虚实融合的学习场域,让学生深度卷入学习过程,实现知识习得、情感滋养、行为践行的协同发展,为破解低段思政教学难题提供新路径。

一、AI 赋能情境点挖掘:精准锚定育人航向

(一)AI 循教材:智能梳理认知脉络

教材是教学的逻辑起点,AI 技术可构建教材知识图谱,纵向梳理道德与法治学科体系中政治认同培养的进阶路径。以统编教材为例,政治认同培养在低段聚焦国旗、少先队等国家符号认知,中段深化传统文化认同,高段上升至民族与国家命运共同体理解 。针对一年级下册“争做中国好儿童”单元,AI 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解析教材文本关联,明确其作为政治认同启蒙单元,承接第三单元“家庭伦理奠基”、第二单元“同伴交往指导”,聚焦少先队组织身份认同培育的定位,清晰勾勒单元知识在学科体系中的坐标。

(二)AI 析学情:动态捕捉学力差异

学情是教学的起点, AI 依托大数据分析构建 SWOT 学情模型,全方位采集学生学习数据。借助智能学习终端,记录学生课堂发言、作业完成、互动参与等行为数据;利用语音识别、情感计算技术,分析学生表达中的情绪、认知倾向;通过智能测评工具,诊断知识掌握程度。

(三)AI 定评价:多维构建反馈闭环

评价是教学的指挥棒,AI 搭建“前置诊断—过程监控—课后追踪”三维评价体系。课前,运用智能诊断工具,如AI 绘画分析学生对少先队符号的初始认知,语音情感识别探测节日情感储备;课中,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捕捉课堂参与度、表情变化,分析思维发展轨迹;课后,依托智能打卡平台、家长端反馈系统,追踪行为实践迁移效果。

二、AI 驱动情境链编织:进阶政治认同认知

(一)主情境创设:虚拟列车的沉浸启航

AI 虚拟仿真技术打破传统情境创设边界,构建“红领巾成长列车”3D 沉浸式主情境。学生佩戴 VR 设备,进入虚拟列车空间,车厢以单元四课为主题分区,伴随列车行驶音效、窗外场景动态变换(如六一校园、少先队活动室等),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

AI 语音交互系统承担情境引导者角色,列车启动时,智能播报“欢迎乘坐红领巾成长列车,让我们一起解锁争做中国好儿童的秘密!” ,激发学生探索欲。虚拟列车突破时空限制,将分散的教学内容整合为连贯情境,让政治启蒙从平面文字转化为立体体验,契合低段学生直观感知、喜欢探索的认知特点,为深度学习奠定情境基础。

(二)子情境展开: AI+ 四站的深度体验

1. 欢乐启程厢:AI 还原节日温情

在“欢乐启程厢”,AI 调用海量儿童节影像、故事资源,构建虚拟节日场景。课前,智能作业单推送个性化任务,如“用AI 摄像头记录你最爱的儿童节游戏”,学生上传视频后,AI 运用图像识别技术分析场景元素,语音引导分享“这个游戏为什么让你快乐呀?”,激活生活体验。课中,虚拟情境呈现“社会关爱儿童”互动故事,学生通过手势识别选择帮助迷路小朋友的方式,AI 实时反馈行为逻辑:“你选择先安抚情绪,这是传递关爱的重要一步!” 。借助情感计算技术,捕捉学生共情瞬间,推送同类温暖故事深化体验,让节日情感教育从被动聆听变为主动参与,在虚拟实践中理解“快乐儿童节”的多元内涵——既有个人欢乐,也有社会关爱。

2. 组织认知厢:AI 解码少先队符号

“组织认知厢”打造交互式少先队符号馆,学生通过 VR 手柄触摸、拖拽队旗、红领巾模型,触发智能讲解:“队旗上的火炬象征光明,指引我们追求进步……” ,实现多感官认知。课前,AI 学习单布置“寻找身边少先队员”任务,学生上传照片后,AI 运用目标检测算法识别红领巾,提炼“帮助同学、爱护环境”等精神关键词,具象化组织价值。课中,开展 AI 入队知识闯关,智能题库依据学情动态生成题目,如“少先队的队礼代表什么?” ,学生语音答题后,AI 即时反馈错误点并补充讲解:“队礼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少先队员的责任担当!”。

3. 身份进阶厢:AI 强化身份践行

AI 创设“红领巾守护大闯关”情境,设置“队礼规范关”“红领巾爱护关”“队活动参与关”。学生在虚拟场景中完成动作,如行队礼时,动作捕捉技术分析姿势标准度,AI 语音评价:“你的队礼很规范,展现出少先队员的精神风貌!”;模拟清洗红领巾时,智能系统讲解“轻揉慢洗,爱护象征荣誉的红领巾”。课前学习单数据与课中闯关数据联动,教师借助 AI 学情分析看板,精准掌握学生薄弱点。如发现多数学生对“队旗与党旗的关联”理解模糊,可实时调整教学,补充“党旗引领队旗,队旗紧跟党旗”的动画讲解,让身份认同从符号认知深化为责任践行,推动政治认同进阶。

4. 榜样践行厢:AI 拓展先锋实践

“榜样践行厢”搭建“身边榜样云展厅”,学生上传校园、家庭中好人好事视频,AI 运用视频分类算法标注“帮助同学”“孝顺长辈”等标签,生成榜样故事库。智能语音系统讲解事迹,提炼“奉献、担当”等精神关键词,如“小明帮值日生打扫卫生,这就是先锋精神的小实践!”。

三、结语

AI 情境教学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注入全新活力,以技术赋能情境创设、认知进阶与实践转化,让低段政治启蒙更具沉浸感、交互性与精准性。在思政课改革深化背景下,需持续突破技术应用瓶颈,推动 AI 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让智能技术真正成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时代新人的助推器。构建起沉浸式、个性化、协同化的思政育人新生态,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筑牢数字化基石,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成为滋养少年儿童心灵的智慧沃土。

参考文献:

[1] 林艳芳 . 利用人工智能 , 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智能双师课堂”——以“风俗就在我身边”为例 [J]. 福建教育 ,2024,(40):59-60.

[2] 徐晓艳 . 人工智能赋能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精准化教学——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与人工智能的有效融合 [C]// 人民教育出版社 . 第九届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论文案例集. 新疆克拉玛依市绿雅小学;,2024:345-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