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控制系统的优化策略与实现方法
马契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410000
一、引言
光热电厂作为一种结合太阳能与热电转换技术的能源生产设施,在当前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热工控制系统作为光热电厂的核心部分,负责对热力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进行精确控制,直接关系到电厂的发电效率、能源消耗以及运行安全。然而,随着光热电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运行要求的日益提高,传统的热工控制系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迫切需要进行优化升级。本文旨在研究针对光热电厂的热工控制系统的优化策略与实现方法,以提升其整体性能。
二、光热电厂热工控制系统现状与挑战
(一)控制精度不足
在光热电厂的热力转换过程中,许多参数需要精确控制,例如蒸汽温度、压力,给水流量等。传统的 PID 控制算法虽然应用广泛,但在面对光热电厂复杂多变的工况时,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控制精度。由于太阳能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热负荷会频繁波动,这使得常规控制方法难以快速、准确地跟踪设定值,导致温度、压力偏差较大,进而影响发电效率和设备寿命。
(二)能源效率有待提高
光热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是衡量其性能的关键指标。一方面,由于控制系统不能根据实时工况最优地调节设备运行参数,如余热回收装置的运行效率未能充分挖掘,部分热量被白白浪费;另一方面,在启停过程以及负荷变化时,系统不能快速协调各设备之间的配合,造成能源的额外消耗,使得光热电厂的整体能源效率低于预期水平。
(三)系统可靠性问题
热工控制系统涉及大量的仪表、传感器、执行机构以及复杂的控制网络。在光热电厂恶劣的运行环境下,如高温、高湿度、强电磁干扰等,这些设备容易出现故障。一旦控制系统出现故障,不仅会导致发电中断,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而且,目前部分光热电厂的备用系统不完善,在主系统故障时无法迅速切换,进一步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
三、热工控制系统优化策略
(一)采用先进控制算法
1.模型预测控制(MPC)
MPC 基于系统的动态模型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系统行为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计算最优的控制输入序列。在光热电厂中,对于蒸汽温度控制,可以建立蒸汽发生器的动态热传递模型,通过 MPC 预测不同工况下蒸汽温度的变化趋势,提前调整燃料供给量、给水流量等控制变量,有效应对太阳能波动带来的热负荷变化,提高控制精度,减少温度偏差。
2.模糊逻辑控制
考虑到光热电厂运行过程中存在许多模糊性、不确定性因素,模糊逻辑控制具有独特优势。例如在判断热工设备的运行状态时,将温度、压力等参数的模糊信息(如 “高”“中”“低”)转化为精确的控制指令。对于风机转速控制,根据模糊规则,综合考虑负荷需求、风道压力等模糊变量,实现风机的智能调速,优化通风系统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利用大数据技术
1.数据采集与存储
光热电厂运行过程中产生海量的热工数据,通过安装高精度的传感器,全方位采集设备运行参数、环境数据等信息,并利用分布式存储系统进行数据存储。例如,每隔几秒钟采集一次汽轮机的进汽温度、压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等关键数据,为后续分析提供充足的数据资源。
2.数据分析与挖掘
运用数据挖掘算法对存储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挖掘参数之间的潜在关联关系。如通过关联分析发现太阳能辐照强度与蒸汽产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当辐照强度变化时,提前调整热力循环系统的运行参数,优化能源分配,提高发电效率。同时,利用故障诊断模型,基于历史故障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及时发现设备潜在故障隐患,实现预防性维护,提高系统可靠性。
(三)优化硬件配置
1.选用高性能仪表与传感器
采用精度更高、抗干扰能力更强的温度、压力、流量仪表及传感器。例如,选用具有数字信号输出的智能压力传感器,其测量精度可达
FS,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热工过程中的压力变化,为控制系统提供可靠的输入信号,减少因测量误差导致的控制偏差。
2.升级控制网络
将传统的工业以太网升级为高速、高可靠性的冗余网络,如PROFINET 冗余环网。确保在网络节点故障或链路中断时,数据仍能快速、可靠地传输,保证控制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避免因网络故障引发的系统失控。
(四)加强人员培训
1.专业技术培训
针对热工控制系统的新技术、新算法,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培训课程。邀请专家学者或设备厂商技术人员讲解先进控制算法的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大数据分析在热工控制中的实践操作,使技术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这些新技术,提升系统运维能力。
2.应急处理培训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对运维人员进行应急处理培训。模拟控制系统常见故障场景,如传感器故障、执行机构失灵等,训练运维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故障排查、应急操作技能,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系统正常运行,降低故障损失。
四、优化策略的实现方法
(一)基于 DCS 平台的优化实现
目前大多数光热电厂采用分散控制系统(DCS)作为热工控制的核心平台。对于采用先进控制算法的实现,以 MPC 为例,可以在 DCS 系统中开发专门的 MPC 控制模块,将建立的系统模型嵌入其中,通过 DCS 的编程接口实现与原有 PID 控制回路的无缝衔接。利用 DCS 的强大运算能力,实时求解 MPC 优化问题,输出控制指令至执行机构。对于大数据技术应用,DCS 系统通过 OPC 通信协议与大数据存储服务器相连,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在大数据平台上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后,将优化后的控制参数回传至 DCS,实现对热工过程的闭环优化控制。
(二)项目实施步骤
1.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组热工、自控、工艺专家团队,调研系统现状,结合电厂目标析问题、定优化需求,依策略制详细方案,含算法、大数据架构、硬件清单与培训计划。
2.系统开发与集成
按方案,软件团队开发算法程序、仿真测试,硬件团队选型采购安装调试,之后系统集成,联调联试,保兼容性与稳定性。
3.上线运行与效果评估
集成测试完,选时上线试运行,监测蒸汽温度等运行参数,对比优化前后数据全面评估,依结果微调完善,达最佳状态。
结论
通过对光热电厂热工控制系统的深入研究,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优化策略与实现方法。采用先进控制算法提高了控制精度,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数据价值提升能源效率,优化硬件配置增强系统可靠性,加强人员培训保障技术落地。优化后的热工控制系统在控制精度、能源效率和可靠性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光热电厂的高效、稳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光热电厂技术的不断发展,热工控制系统的优化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跟踪新技术,结合实际运行情况进一步完善优化措施,以适应未来能源发展的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明辉。光热电厂热工控制系统的智能优化策略研究 [J]. 自动化仪表,2023 (06): 72 - 76.
[2] 孙晓峰。基于大数据的光热电厂热工控制系统性能提升方法 [J].工业控制计算机,2022 (04): 110 -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