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探究增强CT下不同浓度的造影剂对血管壁通透性的影响

作者

余泽先

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 上海市 201899

引言

在疾病的筛选中,要运用影像学手段,根据影像数据对病变特点进行观测,从而对病情的发展作出精确的预测。CT 检查用于疾病筛选,能使检查速度更快,获得更清楚的图像信息,并能更好地了解病变组织的形态。因此,在注入造影剂后,必须进行强化检查,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将碘附醇注射液造影剂注入肘部,可以使病变部位更清楚地显现出来,并能及时发现 CT 扫描不到的病变,从而减少误诊的概率。CT 是较好的检查方法,可以提高病灶检查精度,便于发现微小、隐蔽的病灶。在进行增强 CT 时要使用造影剂,通过造影剂增强病变部位与周边正常组织之间的密度差异,从而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病变部位,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3年10月到2024年10月进行增强CT检查的5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在28-61岁,平均年龄为(49.6±6.1)岁。对照组男性9例,女性18例。年龄在27-62岁,平均年龄为(49.7±6.3)岁。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经医疗道德委员会批准后,患者及其家人在知道试验内容的情况下,自愿参与试验,所有患者都已经签订了知情同意。

1.2 方法

采用CT扫描机(型号:uCT760,生产企业:上海联影医疗技术有限企业)对患者进行增强CT扫描,参数设置:管电压120kV,管电流150~320mA,层厚5mm,层间距5mm,所有患者均接受四期CT扫描,包括平扫期、皮髓质期、实质期和排泄期。造影剂选择碘附醇注射液,采用动力注射器分别以2.5mL/s的速率进行造影剂肘前静脉注射,观察组造影剂浓度1.2mL/kg,对照组造影剂浓度1.8mL/kg,造影剂总注射剂量不超过160mL。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血管壁通透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外渗发生率等指标。

1.4 统计分析

应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x±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管壁通透性比较

2.1 血管壁通透性比较

观察组血管壁通透性相关因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3 讨论

CT 作为常见的疾病诊断手段,能够充分发挥其操作简便、准确性高、非侵入性等优点,然而,为了提高脏器的对比度和更好地展示病变,需要使用特定的药物(造影剂)作为介入手段,可以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提供可靠的依据,但是一旦出现造影剂的外渗,会引起患者局部疼痛、红肿和溃疡等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

增强CT是以CT平扫为基础,对疑似病灶进行强化扫描的一种临床诊断方法,其特点是注入造影剂后,可以在病灶与周边正常组织之间产生密度差别,从而更好地显示病变,从而提高诊断精度,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在注射对比剂后,仍有可能出现造影剂外渗现象。本次研究发现,造影剂浓度与ET-1、TM、vWF和外渗率成正相关(P<0.05),而造影剂浓度对ET-1、TM和vWF的影响(P<0.0),说明造影剂浓度越高,对比剂外渗的风险也就越大。造影剂浓度与CT造影效果密切相关,增大造影剂浓度可以明显改善影像质量,提高诊断的成功率,但同时,由于造影剂浓度的升高,患者体内的血液渗透压及容积也相应升高,使内皮细胞发生收缩,使内皮细胞间隙增大,进而造成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进而造成造影剂渗漏。为了防止造影剂外渗,临床上应重视对比剂的外渗,特别是在CT增强的患者中,要注意对比剂的外渗。在穿刺前,护士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全身情况、治疗情况,对于疑似血栓形成、静脉炎等疾病的患者,要做好危险的评价,在穿刺时要提高警惕,特别是对于伴有血液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的患者,尽量选用低浓度的对比剂;此外,护士还要与患者进行沟通,以防止患者因为对自己的病情或造影剂的使用而产生不良反应。为了减少对严重过敏反应的恐惧,增加患者的检查配合程度,减少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紧张,从而增加了CT扫描的质量。穿刺时,要根据对比剂的类型、浓度和注入量等选择适当的静脉,选择血流速度快、充盈好、弹性好的血管,在注射的时候,要注意穿刺部位周围有无轻度肿胀,如果注射了高浓度的造影剂,要延长观察的时间,如果出现外渗,就要马上停药,再次进行穿刺。在穿刺后出现对比剂外渗时,护士要做好心理护理,尽早对对比剂外渗情况进行评价,同时在渗漏初期给予局部冷敷,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水肿和药物的扩散,同时也能抑制局部细胞的活动,减少疼痛,在渗透24小时后,改为热敷和50%硫酸镁湿敷,发现8例患者在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干预下完全恢复。

使用各种造影剂,对肝静脉相变的强化并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使用小剂量造影剂,能够减少副作用的出现,增加检测的安全,给患者带来更加舒服的治疗感受。

参考文献

[1] 孟晶晶;韩耀华;孙大明.对比剂浓度和患者门静脉 CT 影像质量的关系分析[J].河北医学,2021(09)

[2] 艾南宏.增强 CT 下不同浓度的造影剂对血管壁通透性的影响[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4(02)

[3] 敖蕾. 多层螺旋 CT 肺动脉成像中对比剂用量以及注射速率的优化选择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