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基于科尔布学习风格理论应用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建设
刘辰雨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
【摘 要】“新文科”建设蓬勃发展,部分文科专业不断提升其学习便捷性与效率。本文依据科尔布学习风格理论,凭借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学习风格的调研成果,对高效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建设进行探究。
【关键词】新文科;科尔布学习风格理论;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建设
一、研究背景
随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被提出并实施,各大院校正加快步伐建立并完善全专业培养体系,以确保稳定地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专业人才。[1] 在此背景下,“新文科”建设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依托信息技术的坚实支撑,有效提升了部分文科专业学习的便捷性与效率,其核心目标在于为学生提供更为综合性的学习体验。
《商务英语》作为典型的“新文科”课程,其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积极响应“新文科”课程改革的导向,着重聚焦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2]在遵循对接国家教育战略的理念下,本文围绕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方案与育人目标,依托科尔布学习风格理论,针对《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提出了一系列兼具创新性、实践性和普适性的改革策略与实施方案。
二、科尔布学习风格理论与调研结果
科尔布学习风格理论聚焦于“学习情境”,将学习风格总结为四大类型:聚合型、发散型、吸收型及调节型。[3] 该理论的核心精髓在于教育理念的深刻转型,即从传统的“教师主导”模式向“学生主体”模式的转变。此理论在《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旨在深入探究如何有效引导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发挥自身学习风格的优势以实现均衡发展。
2024年9月,对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进行线上调研,有效回收问卷265份。其中男89人,女176人;2021级8人、2022级90人,2023级93人,2024级74人。学生总体调研结果为:调节型64人(24.00%);发散型37人(14%);吸收型58人(22.00%);聚合型106人(40.00%)。
显而易见,聚合型学习风格占据主导地位。科尔布认为,调节型学习风格的个体善于从“实践”经验中汲取知识,热衷于执行计划。在解决问题时,倾向于参考外部信息来源,而非完全依赖自身技术分析能力。在学习环境中,偏好于与他人协作完成任务,热衷于实地操作与试验。此种学习模式在市场营销、销售等强调行动导向的职业领域中尤为重要。因此,笔者大胆做出推断,适合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群体的学习风格应该是调节型。
三、《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结果
鉴于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群体中,调节型学习风格应该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为巧妙利用学生聚合型学习风格的优势,并针对性地改善其不足,《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应研究成果概述如下。
(一)转变课程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应当实现教学重心的转变,即由传统的教师单向传授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式学习模式。为实现此目标,需聚焦于三个核心方面:第一,以扎实掌握课程知识为基石,着重强化对学生思维宽度的拓展及思考能力的培育。第二,在巩固基础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发散性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潜能。第三,以语言知识的有效应用为前提,推动学生将所学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实践之中,达到创造性学习的目标。
(二)推进课程教学信息化
借助互联网的便捷性,知识的获取途径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通过采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实现碎片化学习资料的上传,使学生在校园生活的各个角落都能轻松进行课程知识的片段式学习。这一教学方式不仅与当代学生的学习习惯高度契合,同时也为学生选择学习信息提供了有效引导,助力构建智慧授课环境。
(三)课程模式建设
1.课程标准
不刻意降低课程要求,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的动态变化,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与方法,确保在维护合理课程标准的同时,重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使之紧密贴合学生培养目标的实际需求,力求实现科学教学理念的有效灌输与学生全面学习发展的和谐统一。
2.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体系将以应用为导向,致力于满足并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基础测试评估手段不可或缺,采用应用型模块化教学模式使其更加注重与学生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相结合。对于课程的最终考核,采用主题任务的形式进行,同时辅以纸质试卷的使用,以确保考核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连、有效呼应。
(四)教学模式建设
1.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编排严格依托课本内容,遵循课程标准及课程评价的明确要求。预先搜集、整理并提供必要的教学辅助材料,以支撑教学内容中涉及的问题讨论环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手机等工具主动查找并参考互联网上的实用信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系统性。针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内容,围绕具体的项目案例展开教学,结合教学硬件资源,使重难知识点得以层层递进、逐一覆盖,确保教学效果的深入与全面。
2.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转变具体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首先,采用项目化课程模块,引入具有启发性的项目案例,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培养他们的项目执行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其次,采用讨论式教学环节,围绕课本核心内容进行问题设计,鼓励学生结合自我学习过程中获取的实用信息,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针对意见分歧,引导学生理性沟通,共同寻求最佳解决方案,以此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作者简介:刘辰雨,女,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讲师,加拿大西三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主要从事国际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方向的研究。
校级资助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基于科尔布学习风格理论应用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建设,JY202212。
参考文献:
[1]樊丽明.“新文科”:时代需求与建设重点[J].中国大学教学,2020(5):4-8.
[2]张伟,曾平,曾真.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视角下的人才培养与规格分析[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0(3):3.
[3]Woods H B.Know your RO from your AE?Learning styles in practice[J].Health InfoLibr J,2012,29(2):172-176.
作者简介:
刘辰雨,女,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讲师,加拿大西三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主要从事国际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方向的研究。
校级资助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基于科尔布学习风格理论应用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建设,JY2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