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做好安保人员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
张建新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 江苏扬州 225000
引言
当前,社会安全形势日益复杂,安保人员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共安全中的作用愈发重要。然而,安保人员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安保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其整体服务质量和职业素养。因此,如何有效开展安保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安保人员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
当前,安保行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普遍不足,许多安保公司更注重业务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这种倾向导致安保人员的思想认识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队伍的整体素质。
2.方法单一,缺乏创新
安保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较为单一,主要依赖于传统的课堂教育和理论学习,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这种单一的教育方式难以激发安保人员的学习兴趣,也难以满足其多样化的思想需求。
3.安保人员的思想认识参差不齐
由于安保人员的背景、学历和职业经历差异较大,其思想认识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部分安保人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较低,甚至存在抵触情绪,这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困难[1]。
(二)影响因素
1.社会环境变化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安保人员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在不断变化。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更多挑战,传统的教育方式难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
2.安保行业的特点
安保行业具有工作强度大、流动性高、职业发展路径不明确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安保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复杂。安保人员往往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这对其思想认识的提升产生了负面影响。
3.安保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
安保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较为单一,晋升空间有限,这使得部分安保人员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较低。职业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也影响了安保人员的思想认识水平,使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接受度降低[2]。
二. 做好安保人员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安保人员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提升个体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队伍整体稳定性和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深入分析,可以看出,做好安保人员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多方面的必要性,具体体现在提高职业素养、促进队伍稳定以及提升服务质量三个方面。
(一)提高职业素养
1.强化职业道德观念
职业道德是安保人员履行职责的基础。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帮助安保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增强其对职业规范的认同感和遵守意识。职业道德的强化不仅有助于提升安保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行为规范,还能增强其对社会责任和公共安全的使命感。在实际工作中,安保人员常常面临复杂的道德抉择,如如何在保障安全与尊重他人权利之间取得平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安保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并在工作中自觉践行。
2.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安保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安保人员需要具备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引导安保人员认识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其对社会安全的责任意识,进而提升其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职业责任感不仅体现在日常工作中,还体现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快速反应和果断决策。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安保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自身工作的社会价值,从而在工作中更加主动、积极地履行职责。
(二)促进队伍稳定
1.减少内部矛盾和冲突
安保队伍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其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帮助安保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集体意识,减少因思想认识差异而引发的内部矛盾和冲突。在实际工作中,安保人员之间的合作与协调至关重要,任何内部矛盾都可能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引发安全事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安保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理解,从而减少内部矛盾的发生。
2.增强团队凝聚力
团队凝聚力是安保队伍高效运作的重要保障。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强化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安保人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提升队伍的凝聚力。在一个凝聚力强的团队中,安保人员能够更加默契地配合,迅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安保人员能够更好地认识到个人与团队的关系,增强团队意识,从而在工作中形成合力,提升整体战斗力[3]。
(三)提升服务质量
1.优化服务态度
服务态度是安保人员与社会公众接触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公众对其工作的评价。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引导安保人员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优化其服务态度,增强其与公众沟通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安保人员的服务态度不仅体现在语言和行为上,还体现在其对公众需求的敏感度和反应速度上。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安保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服务工作的本质,增强服务意识,从而在与公众的互动中展现出更加专业和友好的态度。
2.提高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的提升是安保人员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标之一。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安保人员能够在工作中更加注重细节,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在实际工作中,安保人员的服务质量不仅体现在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处理上,还体现在日常工作的规范性和细致程度上。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安保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服务质量的重要性,增强责任心和执行力,从而在工作中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三. 做好安保人员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与方法
安保人员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环节,然而,当前安保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如方法单一、激励不足、制度不健全等。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教育培训、激励机制、制度保障和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入手,制定科学有效的策略与方法,全面提升安保人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
(一)教育培训
1.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安保人员思想认识的核心途径。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安保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增强其对社会安全的责任意识。教育内容应涵盖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等方面,同时结合安保行业的实际需求,确保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定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安保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自身工作的社会价值,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具体实施中,教育形式可以多样化,如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座谈会等,以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效果。例如,邀请行业专家或优秀安保人员分享工作经验,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帮助安保人员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在线教育平台,提供灵活的学习方式,满足安保人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2.创新培训方式和内容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通常较为单一,难以调动安保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创新培训方式和内容是提升教育效果的关键。可以引入互动式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教育的参与性和趣味性。例如,通过情景模拟让安保人员在模拟环境中体验真实的安保工作场景,增强其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
在内容设计上,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安保行业的特殊性。例如,针对安保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设计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此外,还可以引入心理学、沟通技巧等辅助内容,帮助安保人员更好地处理工作中的心理压力和人际关系。通过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和内容,安保人员能够更加主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习效果[4]。
(二)激励机制
1.建立多元化的激励体系
激励机制是提升安保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单一的激励方式难以满足安保人员的多样化需求,因此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激励体系。激励方式可以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同时结合不同层次的安保人员的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激励方案。
物质激励方面,可以通过绩效奖金、岗位津贴等形式,直接增加安保人员的经济收入,提升其工作积极性。精神激励方面,可以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等方式,增强安保人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例如,设立“优秀安保人员”奖项,定期评选表现突出的安保人员,并进行公开表彰,激励其他人员向优秀典型学习。此外,还可以通过晋升机制、职业发展规划等方式,为安保人员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增强其长期工作的动力。
3.精神与物质激励相结合
精神与物质激励的结合是提升激励效果的重要方式。物质激励能够满足安保人员的基本需求,而精神激励则能够增强其对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实际操作中,应注重激励的平衡性,既要满足安保人员的物质需求,又要关注其精神层面的需求。例如,在物质激励的基础上,可以通过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安保人员缓解工作压力,增强其对团队的归属感。同时,还可以通过公开表彰、荣誉证书等形式,增强安保人员的工作荣誉感,激发其工作热情。通过精神与物质激励的结合,既能够提升安保人员的物质收益,又能够增强其对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提升整体工作积极性。
(三)制度保障
1.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
完善的制度是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应结合安保行业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序进行。制度内容应包括教育培训的周期、内容、形式,激励机制的实施细则,以及监督和评估机制等。例如,可以制定《安保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细则》,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和考核标准,确保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同时,还可以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监督机制,定期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通过完善的制度保障,能够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效开展,提升教育效果。
四. 结论
安保人员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环节。通过系统分析,可以明确,安保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影响其职业责任感、服务质量和团队稳定性。当前,安保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虽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完善激励机制、健全制度保障以及推动文化建设,能够有效提升安保人员的思想认识和工作积极性,不仅有助于安保队伍的职业化发展,也为社会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毅伟. 国有企业思政品牌建设与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J]. 中国品牌与防伪, 2024,(12): 183-184.
[2]苏瑙日. 关于做好新时代央企思政工作的探讨 [J].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 25(04): 80-8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