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储联合系统参与电网调频的容量配置与协调控制方法
陈靖 颜金超 宋晓阳 张文清 姜鹏标
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199
随着全球清洁能源需求持续攀升,风电作为关键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装机规模不断扩张。但风电出力受风速、风向等自然因素影响,间歇性和波动性显著,给电网频率稳定带来严峻挑战。电网频率作为衡量电能质量的核心指标,其频繁波动会扰乱电力设备正常运行,甚至诱发电网崩溃等灾难性后果。储能技术具备快速充放电特性,能平滑风电出力波动、提升风电场功率可调性。构建风储联合系统,可融合风电与储能优势,增强风电场调频能力,对保障电网稳定可靠意义重大,相关研究极具理论与现实价值。
1 风储联合系统参与电网调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必要性
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导致风电场难以直接响应电网的频率变化。当电网频率发生波动时,风电场由于缺乏足够的功率调节能力,无法及时调整输出功率来维持电网频率稳定。随着风电在电网中占比的不断提高,这种问题将愈发突出,可能引发电网频率的大幅波动,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需要引入储能装置,构建风储联合系统,以增强风电场参与电网调频的能力,保障电网频率稳定。
1.2 可行性
储能技术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多种储能技术如电池储能、超级电容储能等在功率密度、能量密度、充放电效率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能够满足风储联合系统参与电网调频的技术要求。同时,随着储能成本的逐渐降低,在经济上也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此外,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为实现风储联合系统的协调控制提供了技术保障。通过合理的容量配置和协调控制策略,风储联合系统可以有效地参与电网调频,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风储联合系统储能容量配置方法
2.1 影响因素分析
储能容量的配置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风电出力特性是影响储能容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地区的风速分布和风电场出力特性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具体风电场的出力波动情况确定储能容量。电网调频需求也是关键因素,不同电网的规模、负荷特性以及对频率稳定的要求不同,对储能容量的需求也有所不同。此外,经济性因素也不容忽视,储能装置的投资成本、运行维护成本以及使用寿命等都会影响储能容量的最优配置。
2.2 储能容量配置模型建立
为了实现储能容量的优化配置,建立了综合考虑风电出力特性、电网调频需求和经济性的储能容量配置模型。该模型以风储联合系统的调频效果和经济性为目标函数,以储能容量为决策变量,同时考虑了风电出力约束、储能装置充放电功率约束、储能容量约束等约束条件。通过求解该模型,可以得到满足电网调频需求且经济性最优的储能容量配置方案。
3 风储联合系统协调控制方法
3.1 协调控制目标
风储联合系统协调控制的目标是实现风电与储能之间的功率合理分配和协同运行,以提高风储联合系统的调频性能。具体而言,当电网频率发生波动时,协调控制系统能够根据频率偏差的大小和方向,快速准确地调整风电场和储能装置的输出功率,使电网频率尽快恢复到额定值,并保持稳定。
3.2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协调控制策略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协调控制策略。模型预测控制是一种先进的控制方法,它通过建立系统的预测模型,根据当前的系统状态和未来的控制目标,在线求解优化问题,得到最优的控制序列。在风储联合系统协调控制中,首先建立风储联合系统的动态模型,包括风电场模型、储能装置模型以及电网模型。然后,在每个控制周期内,根据电网频率偏差和频率变化率等状态信息,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系统行为,并求解优化问题,得到风电场和储能装置的最优输出功率指令。通过不断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实现对风储联合系统的实时协调控制。
3.3 控制策略实现流程
3.3.1 数据采集
需实时精准采集电网频率、风电场输出功率、储能装置荷电状态等关键系统状态信息。这些数据是后续分析与控制的基础,准确采集能确保对风储联合系统运行状况有清晰认知,为后续步骤提供可靠依据。
3.3.2 预测模型更新
依据采集到的实时数据,对风储联合系统的预测模型进行动态更新。随着系统运行状态的变化,旧模型预测精度会下降,及时更新可使其更贴合实际,从而有效提高对系统未来状态的预测精度。
3.3.3 优化问题求解
以电网频率偏差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同时充分考虑风电场和储能装置的功率约束、储能装置荷电状态约束等条件,求解优化问题。通过这一过程,能得出风电场和储能装置的最优输出功率指令。
3.3.4 控制指令下发
将求解出的最优输出功率指令,准确无误地下发给风电场和储能装置的控制执行机构。这一环节是实现对风储联合系统有效控制的关键,确保系统能按照预期指令运行,达成控制目标。
3.3.5 反馈校正
在下一个控制周期,依据实际的系统响应情况,对预测模型和优化结果进行反馈校正。通过这种闭环控制方式,能不断调整和优化,有效提高风储联合系统的控制性能,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4 仿真分析
为了验证所提容量配置方法和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建立了包含风电场、储能装置和电网的仿真模型,分别设置了不同的风电出力场景和电网频率波动情况,对采用不同容量配置方法和协调控制策略的风储联合系统进行了仿真。
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所提的储能容量配置方法,能够在满足电网调频需求的前提下,实现储能容量的优化配置,降低储能装置的投资成本。同时,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协调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实现风电与储能之间的功率合理分配和协同运行,提高风储联合系统的调频性能,使电网频率能够更快地恢复到额定值,并且波动幅度更小。与传统的控制策略相比,本文所提的协调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和鲁棒性。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风储联合系统参与电网调频对提升电网稳定性与可靠性作用显著。本文聚焦其容量配置与协调控制方法展开研究,剖析了参与调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综合考虑风电出力特性、电网调频需求及经济性的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并建模。同时,给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协调控制策略,实现风电与储能功率合理分配与协同运行。仿真显示,所提方法与策略可有效提升调频性能,为实际应用提供支撑。未来可进一步考量风电场和储能装置的不确定性,优化策略以适应复杂电网。
参考文献
[1]娄为,翟海保,许凌,姚寅,董楠,徐波.风电-储能-电动汽车联合调频控制策略研究[J].可再生能源,2021,(12):1648-1654.
[2]王凯,李喜兰,刘振伟,郑海林.风电集群的储能容量优化配置[J].电气 自动化,2021,(06):23-25.
[3]卢炳文,魏震波,魏平桉,郭毅,黄宇涵,马新如,周飞达.考虑消纳风电的区 域 综 合 能 源 系 统 电 转 气 与 储 能 设 备 优 化 配 置 [J]. 智 慧 电力,2021,(05):7-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