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AI 赋能对初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影响研究

作者

王鹏

明溪县第二中学 365200

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普及和教育场景的不断演进,信息素养已成为衡量学生综合能力与未来适应力的重要指标。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正处于认知结构快速发展、信息接触频繁增长的关键时期,如何在海量信息中做出有效甄别、合理利用与安全处理,成为当前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AI 技术以其强大的信息处理与数据推理能力,为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与环境保障。本文旨在分析AI 技术赋能背景下初中学生信息素养的结构维度与发展路径,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策略。

一、信息素养的概念演变与核心构成

信息素养作为应对信息社会挑战的关键能力,经历了从信息技能向综合素养的演变过程。在早期,信息素养主要被理解为获取与操作信息的技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其内涵逐渐扩展为涵盖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等多个方面的复合型素养体系。从教育视角来看,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认知自主性增强、学习方式转型的时期,此时培养其信息素养不仅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更有助于建立科学的认知逻辑和独立判断能力。具体构成方面,信息意识强调学生对信息环境的敏感度和主动性,信息能力则包括信息的搜索、筛选、评价、组织与创造能力,信息伦理则涉及对信息合法性、安全性、道德性的认知与行为规范。上述三个维度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共同构建了现代信息社会所需的关键素养图景。

二、AI 技术赋能教育的逻辑机制

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嵌入表现为多个维度的赋能过程,从内容生产到教学组织,从学习评估到资源推荐,AI 不断重塑教育系统的运作逻辑。基于数据驱动与算法推荐,AI 能够实现对学习者行为数据的动态感知与精准分析,支持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与智能反馈机制构建。在信息素养培养方面,AI 通过语义分析、图谱构建、智能问答等方式帮助学生快速定位高质量信息资源,提升信息获取与筛选效率。与此同时,AI 也通过自动化编辑与内容生成工具激发学生对信息内容的再创造能力,有效拓展其信息表达与重构的实践场域。在教育管理层面,AI 可辅助教师开展学习监测、过程诊断与风险预警,为信息素养教育提供技术保障。此外,AI 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也促使教学结构由传统的线性传授转向开放的探究对话,提升学生对信息处理与反思的能力水平。

三、初中学生信息素养发展中的现实困境

尽管信息素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影响其系统发展。在认知层面,部分学生对信息泛化与碎片化现象缺乏辨识能力,难以判断信息来源的真实性与权威性。在能力层面,学生在信息筛选、加工、组织与表达方面缺乏系统训练,导致信息处理能力偏弱,影响知识建构的深度与质量。在伦理层面,网络空间的不良信息与隐私侵犯行为频发,学生信息道德意识较为薄弱,缺乏风险预警与防范能力。此外,教师信息素养指导能力不足、教学资源缺乏系统支持、课程目标模糊不清等问题也制约了信息素养教育的深入推进。因此,要真正实现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必须系统整合技术平台、教学内容与师资建设,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素养为导向的协同育人机制。

四、AI 介入下的信息素养教学路径优化

在AI 技术不断成熟的背景下,信息素养教育路径亟需与智能化教学方式深度融合,形成多维协同推进格局。从教学目标设定来看,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明确信息意识觉醒、信息能力训练与信息伦理引导等核心任务;从教学内容设计来看,应强化问题导向与任务驱动,将真实信息问题纳入课堂情境,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深化理解;从教学手段选择来看,应结合AI 支持的智能推荐系统、语义检索平台与可视化分析工具,构建可操作、可交互、可追踪的学习环境;从教学评价机制来看,应采用过程性与形成性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强化对学生信息思维路径与认知结果的动态监测。通过这些教学路径的优化,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信息技能与策略使用能力,还能在更深层次上促进其认知结构的重组与价值观的养成,从而实现信息素养的根本性提升。

五、实证研究与教学实践反馈分析

基于问卷调查与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实证研究表明,在AI 赋能的教学场景中,初中学生在信息获取速度、内容理解深度与批判性思维广度等方面均呈现出积极变化。通过将AI 推荐算法与在线学习任务相结合,学生能够更有效地识别与组织信息内容,提升了学习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在智能反馈机制的辅助下,学生在信息搜索策略与评价维度上获得了更为清晰的认知框架,信息处理的规范性和逻辑性也得到显著提升。教师反馈显示,AI 介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对学生信息技能培训的压力,使其能够更集中精力于教学内容创新与指导方式优化。然而,研究也发现,技术依赖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形成工具惰性,教师对AI 技术的接受度与操作熟练度仍不均衡,相关课程设置与评价体系尚未完全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基于此,需要在实践中持续开展教学反思与机制调整,强化人机协同与价值引导,使AI 真正成为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工具。

结论

AI 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嵌入为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在初中教育阶段,通过科学设计 AI 支持的信息素养教学体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信息的感知、理解、处理与评价能力,推动其在认知、能力与价值观层面的全面发展。研究表明,AI 在信息获取效率、逻辑推理能力构建与信息道德引导等方面展现出良好成效,但同时也面临实践操作、制度支持与价值引领等方面的挑战。未来应继续加强师资培训、平台开发与政策制度配套建设,推进信息素养教育的系统化、规范化发展,使AI 技术在基础教育信息素养培养中实现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王树声, 马媛媛. 信息素养教育在初中教学中的路径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18): 52-54.

[2] 刘洋, 陈思. 人工智能助力中学信息素养教学的探索[J]. 中国电化教育, 2023(5): 78-83.

[3] 吴晓光. 智能技术背景下学生信息能力发展的策略分析[J]. 教育研究月刊, 2022(10): 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