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铁路客运安全管理现状的调研思考
薛廷昭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客票管理所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精神,以及他对铁路安全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批示,特开展客运安全现状调研工作。通过全面梳理和分析当前客运安全现状,旨在总结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管控措施。此举旨在进一步提升客运安全管理水平,确保铁路客运工作的安全稳定运行,切实保障广大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铁路安全工作、安全生产责任制、防避险机制
一、总体情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对铁路安全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关于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主题教育为动力强力推动铁路安全发展的通知》(铁党教〔2023〕11号)、《沈阳局集团公司关于深入开展安全专项调研督导工作的通知》要求,沈阳局集团公司客运部牵头,抽调各站段副职在内的安全管理骨干18人,成立了直属站、车务段、客运段3个专项调研组,结合安全生产责任制修订及半年安全评估检查,对客运系统3个客运车站、3个客运段及其他直属站、车务段客运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共组织对话座谈11次、现场分析会6次、跟班写实12次、库内走访4次,检查了6个直属站、3个客运段段部、17个中间站、29趟次列车、3个客整所,涵盖了包括客运、售票、设备、整备、保洁等80余个车间(车队)、200余个班组,围绕“七防”发现典型问题16件,研究确定对策措施16个。总体上看,客运系统围绕确保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安全制度全面可靠,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应急组织预案详实可用,提前避险制度切实有效,能够保证系统安全稳定。
二、基本管理现状
1.防脱轨方面。客运系统主要涉及站区周边外部环境侵限或侵入的隐患。自2020年开始,各站车单位将巡查沿线外部环境纳入日常安全生产职责中,坚持对站区围墙、隔挡设施进行常态化检查,各级干部职工在车站、列车巡视时同时注意沿线情况,防止外部隐患侵限引发列车脱轨等事故。
2.防火灾爆炸方面。客运系统做好消防安全生产责任制修订,对车站、车务段、客运段科室及车间、车队客运消防专职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细化,共明确站段消防岗位6种、安全管理职责32条、履职清单74项,形成了责任制模板,各单位细化后可直接使用。同时,对动火等危险作业开展排查整治,对客运系统6个单位生活、生产用燃气进行全面排查。加强候车室、行包房等公众聚集场所和设备维修车间电气焊设备使用、管理排查,杜绝带病作业。全面取消焚火取暖列车,站区、列车已经全部采用了电热烹饪方式。站区商铺用电逐步规范,按地区逐步取得密集性场所消防许可证及锅炉等特种设备操作及管理人员资质证书。
3.防自然灾害方面。客运系统形成防避险机制,客运部与站段紧密沟通,在接到降雨、地震、降雪等极端天气信息后,果断启动避险机制,停运列车或组织列车更改运行经由,提前规避自然灾害风险。同时,客运部和站段分别制定了应急处置、干部值班和包保、物资储备等机制,并每半年组织一次应对灾害的大型应急演练,干部职工能够熟悉掌握应急处置的流程,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主动迅速深入分工负责部位进行指挥或帮班作业。
4.防恐怖破坏方面。一是安检员上岗资质自2019年开始统一使用沈阳局安检员上岗资格证,2023年依据国铁集团要求开始推行电子资格证。截至调研结束,在岗安检职工共取得资格证2318人,占比98.8%,另外培训车站干部128人,用于补充安检作业。同时,对客运段安检作业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至2023年底培训480人。二是各客运车站在推进安检作业提质工作中,将进站安检查危放在客运安全工作首位,全力落实安检主体责任,严格把控安检作业质量,确保将危险品查堵在车下,上半年,各车站共查获禁限类物品110.5万件,其中查获危险及违禁物品1.3万件。三是各车站严格执行进站旅客实名制查验,特殊重点时期采取干部包保的方式,保证进站人员“票、证、人”一致,有效组织特殊人群进站乘车。我局各次担当列车,利用查验车票、安全巡视检查等方式,协同乘警对重点人员进行巡视检查,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5.防人身伤害方面。围绕安全生产月活动,梳理分析了客运系统十年以来的19起事故和隐患,围绕干部作风、责任落实、安全基础、业务能力等方面认真反思和剖析,建立了问题整改清单和风险隐患等级清单,全面排查了220台站台作业车辆、263名人员资质及安全防护措施,强化客运站台作业风险管控。站段能够坚持以强化作业环节自控、作业程序互控、作业标准联控、作业巡视监控为重点,注重有效提醒提示,注重指导纠正违章,注重及时化解风险。落实现场安全检查逐级负责制,采取班子区域检查、车队包保检查、干部添乘检查等形式,不断强化现场控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有差距。一是安全分析质量不高。各站段能够对现场检查发现的典型问题进行通报,但有的分析材料缺少分析环节,甚至连原因都没有查清,更没有通过分析查找信息背后的管理漏洞,所以也无法实施安全预警和管理补强,导致防控措施针对性不强。二是深度分析制度落实差距较大,对相关部门报送的深度分析报告没有进行点评和通报,导致有些部门报送的内容简单、甚至流于形式,没有查找各层级、各环节存在的问题。
2.涉及地方审核或联合管理项目增多,但在信息沟通及制度建设上脚步滞后。在防止外部环境侵害方面,一些涉及地方政府规划的项目,可能危及铁路站区安全,例如大连站东侧咽喉处有地方废弃烟囱一幢,存在倒塌侵限隐患,需要按照地方政府的流程进行申报拆除审批,不能及时有效的消除隐患。
3.消防专业管理还有明显差距。目前,全局高普车站共有88个消防控制室,现有专职消控员176人,兼职消控员215人,缺员321人,取得专业资质证书只有53人,其中初级51人、中级2人。另外,一些站段的交接手续、相关竣工图纸及验收合格证、与企业商户签署的安全协议等基础资料还不全面,成为遗留问题。
4.防恐怖破坏能力亟需加强。铁路作为满足旅客大众出行需求的交通工具,进站人员多、人员素质差距大,安检作业质量很难比肩民航标准。同时,部分车站安检人员超劳作业,无法保证安检质量。劳卫部门对劳动定员是按照常态化客流进行核定的,但全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处于节假日、黄金周假日及重点安保阶段,常态化定员远远满足不了作业需求。现阶段安检作业人员岗职不符,无专业安检岗位职名,在岗人员大部分为客运员、客运值班员职名,中间站由站务员、车站值班员兼职。
四、下一步推进措施
1.切实抓好安全基础管理。一是持续深化安全风险管控。健全完善安全风险研判全面性、控制措施有效性和风险过程控制结果的检查和评价制度,定期公布潜在的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根据安全风险动态修订完善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履职清单,确保安全风险管控责任界定清晰、覆盖全面。要依据干部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对各级管理人员的履责过程和质量进行考评,不断强化安全风险管理,实现安全工作长治久安。二是狠抓制度落实。职能科室要认真筛选和确定安全信息,提高安全信息追踪分析质量。对涉及高铁和动车、客车等安全信息,要严格按照要求,件件进行分析。对每一件典型安全信息,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全方位、系统研判潜在的安全风险,深究原因,查找规律,超前阻断安全风险。三是要抓好成果运用。相关责任部门对分析出的安全问题和隐患,要明确责任、整治要求和整改期限。对研判出的安全风险要及时开展预警,形成预警、检查、考核、整改的闭环。对突出的安全问题,要采取深度分析、安全通报和对话会等形式,提出防控措施和要求,对措施和要求的落实情况要进行追踪复查,不断夯实安全基础管理。
2.强化职工红线管理。在旅客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人身、防火、食品卫生等可能引发事故的严重违规行为的管理系统。为了确保乘客的安全,客运系统将这些潜在的风险纳入了职工红线进行管控。各站段在管理过程中将车门管理、乘降组织、禁限烟管理、劳动纪律等方面可能引发事故的严重违规行为及不可触碰的安全底线问题纳入了“安全关键清单”和“红线管理办法”进行管控。这意味着系统会对这些关键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程序,以减少发生意外事件的可能性,保障乘客的安全。
3.加强路地信息沟通。为了确保铁路安全、顺畅地运行,需与地方相关部门保持密切的沟通与合作,特别是与应急管理部门形成安全协调联动机制。这不仅有助于及时反馈重要信息,还能更好地满足铁路方面的安全客观需求。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与地方相关部门的沟通。这包括但不限于交通、规划、环保等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相关负责人。在与应急管理部门的合作中,应形成安全协调联动机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双方能够迅速响应、协同作战,共同应对挑战。通过共享资源、互通信息,可以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质量,确保铁路安全不受影响。
4.深入推进安检提质。一是建议劳卫部门按照车站最大安检通道数量核定安检定编,或根据高峰客流状态配备预备率,以满足安检作业质量需求。二是今年下半年开始,组织客运大站首先推行安检业务外包工作,待流程清晰后,逐步研讨各站需求,全面推行安检业务外包,提高客运工作劳产率。三是与科研所合作,对安全检查设备设施进行检测,提高有效利用率,积极推进安检数据联网分析。四是通过开展反恐形势讲座、观看暴恐和个人极端案件视频、发放反恐防范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反恐教育,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反恐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并积极完善“一站一方案”,邀请公安部门组织实战演练,提高警民合成作战的能力。
5.持续推进消防专项整治。一是将重点对消防设施、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灭火通道、电器线路以及禁烟火场所管理等部位开展深入排查,组织消防设备的检测维保,落实消防控制室及重点部位值班值守,大力推进旅客密集场所的网格化管理,实现站段-车间-管区的三级管理联控。二是努力提升站段自防自检水平,在特殊区域建好微型消防站,积极组织开展灭火和疏散逃生演练,不断提高初期火情的处置处理能力。积极运用物联网、智慧分析、高清视频等技术手段,从“技防”上改善火灾的源头控制。三是与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合作,解决消防控制室操作员资质问题,积极推进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培训和《消防设施操作员》资格证取证工作,过渡时期可采取业务外包的方式,依法落实“双人、24小时”值守规定。同时,协调建设部完善相关站段消防基础资料,做到消防管理有迹可循,有条可依。
6.强化人身安全防控。重点对乘降组织秩序管理、电梯运维管理、安全关键人管理和增强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提升质量。细化乘降组织中关键处所人员引导防护、站台排队候车、端头和侵限报警、防止逆向闯口和尾随过闸机等作业环节的有效卡控措施。卡死客运电梯“因设备问题导致电梯安全事故”、“因电扶梯突停造成拥堵踩踏”、“因应急情况不能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导致伤害”这三方面安全隐患。对照集团公司下发的应急处置预案,检查站段是否建立本单位应急处置预案、检查建立的应急处置预案是否结合本单位实际,将应急组织过程落实到具体岗位,并对应急备品进行全面检查补齐。
作者简介:薛廷昭 19850508 男 辽宁阜新 汉族 本科 工程师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 研究方向:铁路客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