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畜禽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思考及实践核心要点构架
南丁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职业中学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100
在畜牧兽医类专业教学中,畜禽营养和饲料课程是核心内容,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其教学目标在于教授学生畜禽营养原理,帮助学生掌握饲料配方设计方法,为学生日后就业奠定扎实基础。传统的畜禽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畜牧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应积极响应现代教育改革,从各方面综合改进畜禽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明确教学改革思路,创新教学实践,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
一、畜禽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现状
现阶段,畜禽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整体水平有所提升,但仍存在着些许不足:其一,对于课程性质和定位不够明确,所设计的课程内容不符合现代畜牧业的人才需求,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其二,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较为落后,未能突出实践性,不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忽视了实训指导和实践教学,需要进一步强化;其三,教学课堂氛围较为枯燥,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教学考核和评价过于单一,无法充分体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1]。
二、畜禽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一)明确课程性质和定位
在进行畜禽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改革的时候,应当先明确课程性质和定位。这是畜牧兽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涵盖的内容包括了畜禽营养、饲料配方、加工方式等各方面内容。除此之外,还应当针对现代畜牧业人才需求,进一步丰富课程知识点,增加畜禽营养价值检验评定、畜禽营养饲料配比设计、畜禽饲养标准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畜禽饲养管理技术[2]。
(二)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改革过程中,根据人才培训要求,制定明确的畜禽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目标。如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畜禽饲养与饲料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并注重对学生实操技能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之在日后从事相关工作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三)实施“ 教-学-做” 新型教学模式
围绕饲料生产一线用人需求,积极组织开展实习实训活动,通过实习训练操作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科学分析饲料各种原料成分的含量比重,学会根据不同畜牧种类、畜禽及其生长阶段,设计符合饲养需求的饲料配比方案[3]。
三、畜禽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一)创新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
在畜禽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需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创新教学方法,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愿意自主投入到学习中。比如说,教师可以在授课中穿插问题,通过询问学生来了解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将学生的回答作为其平时成绩的评价指标之一。利用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引入专业案例来进行教学,这能使学生一直处于思维活跃状态。比如说,在进行反刍畜禽非蛋白氮利用内容讲解的时候,教师可引入牛羊饲喂尿素引发中毒、死亡的案例,列举案例事实、数据,鼓励学生去探究其中的原因,增加学生记忆,扎实所学内容[4]。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技术,例如在讲解饲料学知识的时候,教师可将不同的饲料类型用图片展示,并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饲料的生产、加工过程。
(二)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保障畜禽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质量,应当充实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教师需合理安排实验教学时间,调整实验内容,确保实验可以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以免耽误学生的课余时间。比如说,将饲料混合均匀度分析、饲料样本采集等融入到实验教学中,通过实验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另外,实验教学内容还可偏向于自主性实验,让学生自己利拥电脑软件去制作饲料配方,训练学生的思维;二是重视实践教学。学校可为学生安排实践教学,合理安排实践教学时间。比如说,让学生配合饲料加工、进行钙磷测定等,可将学生分成小组来进行样本测定,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关知识点,并掌握具体的操作流程和方法。
(三)调整考核内容和方式
在畜禽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改革中,应当调整考核内容和方式,既要考察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又要评价学生的实践技能。改变过去以期末成绩考核为主要依据的模式,创建多元化的考核指标,将学生的期末考试、实验考核、平时考核相结合,合理分配各类指标的权重,综合反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畜禽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地创新,引入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态度。不仅要准确定位课程,明确教学目标,还要实施全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育。教师可通过问答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思考,同时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实训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制定多元化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根据真实、准确的教学反馈,调整教学方案,从而保障畜禽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常青. 教学改革在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中的应用——以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当代畜牧, 2024, (04): 68-70.
[2]杨兵, 胡忠泽, 王淑娟, 李晓凤. 健康中国背景下农林院校“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课程教学改革路径[J]. 广东饲料, 2024, 33 (03): 14-19.
[3]冯树林, 郑红青, 张文娟, 熊忙利, 尹宝英. 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以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当代畜牧, 2023, (06): 74-76.
[4]王霞, 郭洁平, 谢晓方, 张寄香. 高职院校《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思政建设[J]. 当代畜牧, 2021, (07): 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