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信息化手段的建筑工程监理效率提升路径研究

作者

陆佳亮

浙江同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嘉兴 314500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监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监理工作不仅要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还需要对工程进度、造价、合同执行等方面进行有效管理。然而,传统的监理方式存在效率低下、沟通不畅、信息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监理工作的效果和质量。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监理逐渐引入了信息化手段,如 BIM技术、信息管理平台、智能化监控系统等,逐步解决了传统监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升了工作效率。本文将基于信息化手段,探讨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监理效率,分析当前建筑监理中存在的瓶颈,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研究内容包括信息化手段的应用现状、技术特点、实现路径及其在建筑监理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1 建筑工程监理的现状与挑战

建筑工程监理是保证建筑项目顺利完成的重要职能之一,涉及质量控制、进度管理、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然而,随着项目规模的扩大和管理需求的复杂化,建筑工程监理面临诸多挑战。首先,监理工作的传统模式大多依赖于手工记录和现场沟通,这不仅造成了信息传递的滞后,还增加了人为失误的风险。其次,监理人员常常面临大量的信息处理工作,但由于信息处理手段较为落后,无法及时、准确地分析大量数据,影响了监理效率和决策的准确性。最后,传统监理方式无法实现工程的全过程监控,导致在工程执行过程中容易错过潜在问题,甚至在工程完成后才发现某些问题,导致项目延误或额外费用的产生。

1.1 建筑工程监理的基本职能

建筑工程监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质量监控、进度控制、合同管理、成本管理以及安全保障等。在项目的各个阶段,监理人员需时刻保证各项工作按照预定计划和规范进行,确保项目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安全、及时、成本可控地完成。为了实现这些职能,监理单位必须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同时必须具备实时掌握工程项目情况的能力。

1.2 建筑工程监理的面临的主要问题

然而,尽管建筑工程监理在工程管理中至关重要,但当前建筑工程监理依然面临许多问题。首先,传统的监理方式通常依赖手工记录和现场沟通,导致信息传递效率低,信息滞后;其次,监理人员的工作量大,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难以保证;最后,传统监理模式对项目的实时监控能力有限,难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因此,亟需引入信息化手段来提升建筑工程监理的效率和质量[1]。

2 信息化手段在建筑工程监理中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监理逐渐引入了一些先进的科技手段,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效果。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为建筑工程监理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详细探讨信息化手段在建筑工程监理中的应用现状。

2.1BIM 技术的应用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是目前最为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监理中的信息化手段之一。通过BIM 技术,监理人员能够在三维虚拟模型中查看工程的整体布局和各个环节,从而提前发现设计缺陷和潜在问题。这种虚拟建模技术使得工程的各个方面能够在开始施工前就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减少了传统监理中出现的施工误差和浪费。此外,BIM 技术还支持施工过程中的进度控制和质量监测,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控项目的进展,从而实现对项目的全面管理。

2.2 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目前,许多建筑企业和监理单位都已建设了信息管理平台,这些平台的构建为项目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信息管理平台能够实现工程项目中的各类信息共享,项目团队成员能够实时获取项目进度、质量、成本等方面的数据。这种平台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监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传统管理方式中信息传递的误差和延迟。信息管理平台还支持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可以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优化建筑工程的管理流程。

2.3 智能化监控系统的应用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监控系统已经开始在建筑工程监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智能化监控系统通过传感器、摄像头、实时数据采集设备等技术手段,能够实时监控建筑工地的各项情况,如温湿度、结构安全、设备运转等,确保项目的安全和质量。这些系统不仅能够实时反馈监理人员的工作状态,还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预警,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智能化监控系统的应用,提高了监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2]。

3 基于信息化手段的建筑工程监理效率提升路径

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使得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得以更加高效地开展,但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仍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实施。

3.1 优化信息化技术的集成应用

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不仅限于单一技术,而是需要多种技术的协同工作。例如,将BIM 技术与信息管理平台相结合,可以形成一个全面的项目管理平台,实现项目管理的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此外,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分析大量项目数据,预测项目进度和风险,进一步提高监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信息化技术的集成应用将使建筑工程监理工作更加高效、精准,避免了信息的割裂和孤岛现象。

3.2 加强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机制

建筑工程监理涉及多个部门和环节,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机制的建设至关重要。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所有相关人员可以实时获取项目信息,提高沟通效率,减少信息孤岛现象。此外,通过云平台,监理人员、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各方可以实现远程协同工作,提升整体工作效率。这种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机制的建立,有助于促进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提升工作效率[3]。

3.3 提升监理人员的信息化素养

尽管信息化技术为建筑工程监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但其成功应用离不开监理人员的积极配合。因此,提升监理人员的信息化素养至关重要。建筑企业和监理单位应加强对监理人员的信息化培训,使其熟悉信息化技术的操作和应用,提升其信息化应用能力。通过培养一支具备信息化素养的监理队伍,能够更好地推动信息化手段在监理工作中的深入应用,提升工作效率和决策质量。

总结:基于信息化手段的建筑工程监理效率提升,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监理方式中的诸多问题,如信息滞后、沟通不畅、管理效率低等。通过BIM技术、信息管理平台、智能化监控系统等的应用,可以大大提升建筑工程监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然而,要实现信息化手段的全面应用,还需要优化技术集成、加强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机制,并提高监理人员的信息化素养。未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监理将进入更加高效、智能化的时代,为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管彦强.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途径和措施研究 [J]. 低碳世界, 2024, 14 (07): 88-90.

[2]陈伟红. 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建筑行业管理水平保障高质量发展[J]. 现代企业, 2023, (09): .

[3]祁均业. 监理信息化手段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 [J]. 建设监理, 2019,(12): 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