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长输管道工程安全环保管理措施优化探讨
刘海山
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天津输油气分公司
成品油长输管道作为能源输送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其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由于管道线路长、穿越区域广、输送介质易燃易爆等特点,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风险和环保压力。加强安全环保管理,优化管理措施,是确保成品油长输管道工程安全稳定运行、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
1 成品油长输管道工程安全环保管理现状及问题
1.1 安全环保管理制度不完善
部分成品油长输管道工程的安全环保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制度内容未能全面覆盖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对一些潜在的安全环保风险缺乏明确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同时,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存在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等现象,导致安全环保管理工作难以有效落实。
1.2 人员安全环保意识淡薄
部分工程建设和运营人员对安全环保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安全环保知识和技能。在施工过程中,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随意丢弃废弃物,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在运营阶段,对设备设施的巡检和维护不及时,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1.3 设备设施管理不到位
成品油长输管道工程的设备设施众多,包括管道本体、阀门、泵站等。部分设备设施老化严重,缺乏定期的维护和更新,存在泄漏等安全隐患。同时,对设备设施的安全监测手段不够先进,无法实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1.4 环境监测与治理能力不足
在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监测不够全面和及时,无法准确掌握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对于产生的污染物,治理措施不够完善,处理效果不理想,容易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等环境要素造成污染。
2 成品油长输管道工程安全环保管理措施优化建议
2.1 完善安全环保管理体系
2.1.1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应制定全面且完善的安全环保管理制度,该制度需涵盖施工安全、环境保护、应急管理等多个关键领域,详细明确各项工作的具体标准和操作流程。此外,需紧密结合工程实际推进情况,定期对制度进行审视与修订,及时吸纳新经验、新要求,以保障制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为安全环保管理提供坚实的制度依据。
2.1.2 明确职责分工
清晰界定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在安全环保管理中的职责范围,构建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把安全环保管理目标细化分解至各个部门与岗位,确保每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形成全员参与、协同共进的安全环保管理局面。
2.1.3 加强管理体系执行力度
强化对安全环保管理体系执行状况的监督检查,构建完备的考核评价机制。针对违反安全环保管理制度的行为,要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加大惩处力度,以此确保管理体系得以有效落实。
2.2 强化人员安全环保培训
2.2.1 开展安全环保教育培训
定期组织工程建设人员参加安全环保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环保意识和知识水平。培训内容应包括安全操作规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应急处置等方面,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培训效果。
2.2.2 加强管理人员能力建设
针对管理人员,开展专业的安全环保管理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鼓励管理人员参加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提升整体管理队伍的素质。
2.2.3 建立培训考核机制
建立健全培训考核机制,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要进行补考或重新培训,直至考核合格为止,确保每一位工程建设人员都具备必要的安全环保知识和技能。
2.3 提升安全环保技术手段
2.3.1 引进先进的安全监测技术
应进一步加大对安全监测技术的资金与资源投入,积极引进无人机巡检、光纤传感监测等前沿的监测设备与技术手段。这些先进技术能大幅提升安全监测的精度与效率,精准捕捉细微变化。在此基础上,构建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对管道运行状态及周边环境变化的实时掌控,以便及时察觉潜在安全隐患,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
2.3.2 推广环保治理新技术
要大力推广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扬尘在线监测系统等先进的环保治理技术和设备,强化对施工过程中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的治理力度,从源头降低污染排放。此外,还需持续加强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研究,紧跟行业前沿动态,不断优化环保治理方案,实现环保治理效果的有效提升,助力绿色施工。
2.3.3 加强信息化建设
积极借助信息化技术,构建成品油长输管道工程安全环保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可实时采集安全环保相关数据,并快速、准确地进行传输与分析。借助信息化手段,能打破信息壁垒,精准把握安全环保动态,显著提升管理的科学性与精准性,为管理层提供全面且有力的决策依据,保障工程安全环保运行。
2.4 加强环境监测与保护
2.4.1 完善环境监测计划
精心制定全面的环境监测计划,清晰明确监测指标、合理设定监测频率以及科学选定监测方法。着重加强对施工场地周边空气、水、土壤等关键环境要素的监测,动态掌握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同时,构建完备的环境监测数据档案,对监测数据进行系统整理与存储,为后续的环境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坚实可靠的数据支撑。
2.4.2 采取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要积极主动采取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切实降低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度。提前科学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布局,精准测算施工范围,最大程度减少植被砍伐和土地占用面积。同时,及时设置挡土墙、排水沟等必要设施,增强水土保持能力,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并妥善处置弃土弃渣,杜绝环境污染。
2.4.3 加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工程建设收官后,需即刻启动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深入调研当地生态环境特点,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且合理的生态恢复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综合运用植树造林、种草等多样化举措,逐步恢复植被覆盖,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自我修复能力,从根源上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生态焕发生机。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成品油长输管道工程的安全环保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稳定运行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针对当前安全环保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完善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与教育、强化设备设施管理、优化环境监测与治理以及加强应急管理等措施的优化,可以有效提高成品油长输管道工程的安全环保管理水平,降低安全环保风险,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安全环保管理模式,持续提升安全环保管理水平,为成品油长输管道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石传明.新时代背景下成品油长输管道项目建设及安全管理办法分析[J].环球市场,2019(002):313.
[2]谭红梅.成品油长输管道项目建设及安全管理办法探析[J].化工管理,2019(18).
[3]姜军勇.成品油长输管道项目建设及安全管理办法分析[J].科技资讯,2017,015(002):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