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引领下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实践

作者

张玉波 金松平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田畈街镇第二小学 江西上饶 333105

引言

课程改革推进了新课标的持续落实,使新课标成为指导教师开展教学实践的重要理念。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实施教学活动。然而,就当前情况来看,问题解决教学的落实效果尚未达到预期目标,亟须教师以新课标为指导,意识到问题解决教学的重要价值,立足教学现状并采取相应措施,多管齐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1 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定义

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是指个体运用数学知识和技巧,借助逻辑推理、计算和分析来解决现实问题的综合能力。这不仅涉及对数学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还包括识别问题、选择策略、处理信息和验证结果等关键环节。作为数学教育的核心,数学问题解决能力超越了对抽象符号和公式的记忆,它是一种思维方式。通过数学学习,小学生能够发展出严密的逻辑思维、精确的计算技巧和创新的问题解决方法。

2 问题解决教学实施现状分析

2.1 教学目标不全面

结合当前的数学教学来看,教师为学生提供数学问题,而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其中,教学目标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提供明确导向,但当前的数学目标却并不全面,没有顾及学生的数学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发展需求,也并未针对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发展设置教学目标,导致教学目标侧重于知识传授。教师希望以此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却忽视了数学思维、问题解决能力才是学生高效解决数学问题的必要前提,因此,不合理、不全面的教学目标是影响问题解决教学实施以及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2.2 教学方法待创新

教学方法关系到问题解决教学的实施效果,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有直接影响。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虽然为学生提出问题,但解题过程、解题时间却由教师决定,这就导致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丧失自主权,缺乏思考探究与试错机会,既无法锻炼自身的数学思维,也不能在犯错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反思,致使问题解决教学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与此同时,教师掌控整个教学活动,导致课堂缺乏交流互动,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数学水平和解题进度,学生也无法彼此交流并凝聚集体智慧,课堂教学变得低效。

2.3 问题难度不合理

数学问题是问题解决教学的核心,科学合理、丰富有趣的数学问题能增强学生的解题积极性,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实现思维发展、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基础、思维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而教师没有及时关注到这种差异,给全体学生提供相同难度的数学问题,致使一些优秀学生在解决问题后剩下较多的课堂时间,在课堂上无事可做,未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下一步的学习探索。同时,一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出现“ 偏难繁杂” 的倾向,本意是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创新性、发散性,却给学生带来较大的解题压力,致使学生不乐意解决问题。

3 新课标引领下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实践

3.1 兴趣激发,自主学习

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学科因其抽象性与逻辑性强,往往成为学习道路上的一道门槛。然而,兴趣的力量足以跨越这一障碍,让学生在探索复杂数学概念时,体验如同踏上生动探索之旅般的乐趣。教师应当成为兴趣的引路人,通过创新教学策略,将数学融入日常生活情境,构建既具挑战性又富有趣味性的学习环境。这样的学习环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使他们由原本对数学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探索者。兴趣的火花一旦被点燃,将照亮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道路。

3.2 策略引导,有序解题

数学问题解决犹如一场棋局,每一步都离不开策略与智慧,掌握科学的解题策略,是通往数学成功之路的关键。教师应扮演策略导师的角色,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问题的本质,发现其背后的逻辑规律。通过系统的教学与训练,学生将学会分析问题、规划解题步骤、运用合适的技巧与方法。这种策略引导,不仅能助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减少盲目尝试与错误操作,更能着重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当学生掌握了这些策略时,他们便能够更加自信地面对数学难题,实现有序且高效的解题过程,收获知识与能力的双重提升。

3.3 团队协作,共同进步

小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不仅能够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共享,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在团队中,每名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带着各自的观点与见解汇聚在一起,共同面对数学问题的挑战。教师应为学生搭建团队协作的平台与机制,鼓励他们通过小组讨论、合作解题等方式进行深入的互动与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不同的观点、共同寻找解决方案。这种团队协作的经历,将极大地提升他们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

3.4 思维训练,灵活多变

数学思维是问题解决的核心驱动力,也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标志。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等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数学思维的丰富图景。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与培养。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思维训练活动,帮助学生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束缚,培养他们灵活多变、富有创造力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数学问题挑战,展现出卓越的智力水平与创新能力。

结束语

在当前的数学课堂中实施问题解决教学能帮助学生更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助力学生实现高效学习,而且对于启发学生思考、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水平具有积极意义,还能督促教师实现职业发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技巧,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郑毓信. 问题引领的数学教学: 问题与思考[J]. 小学数学教师,2021(4):4-6.

[2]李丽.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J].辽宁教育,2018(23):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