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规划探讨
李建栋
安康市自然资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陕西省安康市 725000
引言
农村土地资源作为农村农业生产以及经济发展的根本,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与保护,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在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相关部门需要认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需从多角度出发,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优化农村产业、引进先进技术、优化用地结构、加强污染防治、完善管理制度等策略,更好地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早日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1 农村土地资源保护意义
1.1 保障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村土地资源的保护至关重要,尤其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资源,是实现粮食和农产品生产的根本保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的压力日益增加,保持和提升耕地面积和质量,是确保粮食自给自足的前提。土地资源的合理保护不仅能够防止耕地面积的无序减少,还能够提高土地产出率,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若农村土地资源受到过度开发或滥用,将加剧土地退化、沙化、盐碱化等问题,耕地的生产能力大大下降,农业生产的基础受到威胁。通过土地保护措施,减少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可以确保耕地质量的持续提升,增强土地的生产功能,从而提高粮食生产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1.2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乡村绿色发展
土地资源保护对于促进乡村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尤其是农村地区,土地是自然资源的核心,土地的质量和利用方式直接影响着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可持续性。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不仅会导致耕地减少,还会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水土流失、土壤退化、物种丧失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威胁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护农村土地资源,有助于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
2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存在的问题
2.1 撂荒现象严重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越来越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往城市,寻求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导致农村劳动力严重流失,使农村留守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阶段,农村留守人群主要以老人和儿童为主,其所占比例高达 60‰ 。老人和儿童受年龄、体力的限制,难以完成高难度的农活,导致原本需要耕种的土地资源因为无人耕作而被撂荒,且农村土地撂荒率还处于逐渐上升的趋势。此外,农产品种植成本较高以及价格不稳定也成为农村土地资源撂荒现象严重的重要因素,农民会面临着较大的经济压力和亏损风险,导致许多农民对农业种植与生产失去信心,从而选择撂荒。
2.2 农业生产效率较低
农业种植与养殖是农民经济来源的重要构成,但农民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农业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难以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劳动力流失以及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应用率较低。其中,农村劳动力流失会造成农村土地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应用不足,会导致农民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难以得到提升,单位面积的农业生产率较低,再加上农村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单一,也会造成农村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
3 农村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有效策略
3.1 完善土地管理法规,维护资源公平的可持续利用
不仅是对于农村地区的发展,宏观来说,土地资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健全土地管理法规,是实现土地资源公平、公正和可持续利用的根本保障。首先,要想实现对于资源的高质量利用以及保护,就要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实际,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形成合理的空间布局。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土地整治、耕地保护、生态修复等相关专项规划,细化土地资源利用目标、任务和措施。规划编制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农业生产、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等多方面因素,做到统筹兼顾,科学配置土地资源。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注意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比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实现土地资源的多功能利用。其次,要在保障农民承包经营权益的基础上,鼓励和规范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2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首先,在制度完善前期,要依托土地权属、承包经营权等数据库,建立健全土地登记备案制度,实现土地信息的准确、完整、及时登记,提高土地资源的透明度,为土地流转提供坚实基础。并在这一期间严格明确土地流转的原则、程序、双方权利义务、纠纷处理等,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保障流转双方合法权益。其次,要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体系,搭建土地供需双方对接平台,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鼓励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多种主体参与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同时,进一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既要考虑土地价值,也要考虑农民利益,防止价格波动过大,确保农民在土地流转中能够得到合理的经济收益。
3.3 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土地抛荒
首先,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修复和完善农田灌溉系统,提高农田抗灾减灾能力,有效降低农田受灾风险,保障农业生产用水。在此期间积极实施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地力提升等工程,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土地肥力,提高土地产出水平。也要结合现代化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民劳动强度,吸引更多劳动力回流农业生产。其次,在地区资源利用期间坚决遏制耕地“ 非农化” 、防止“ 非粮化” ,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为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并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保持粮食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增强农民种粮信心。相关部门也要在这期间持续稳步提高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性补贴标准,探索建立与粮食产量、质量挂钩的补贴机制,提高补贴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切实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此外要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另外,要积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品牌,提高农业附加值。最终实现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抛荒问题,为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前提条件。
结束语
农村土地资源作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石,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以及农业现代化需求的不断提升,农村土地资源面临着一定的显著压力。挑战的存在不仅制约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也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王乐. 当前加强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策略[J]. 新农业,2023,(15):75-76.
[2] 刘 哲 . 浅 议 农 村 土 地 资 源 的 保 护 与 利 用 [J]. 现 代 农 村 科技,2023,(07):95.
[3] 陈 晓 . 农 村 土 地 资 源 利 用 现 状 及 对 策 [J]. 农 业 开 发 与 装备,2023,(06):45-47.
[4]王力.新时期加强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策略[J].当代农机,2023,(05):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