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层党校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引领作用及实践赋能框架思路构建

作者

张彦飞

中共清丰县委党校 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 457300

前言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党校需要明确自身的引领作用,通过对群众需求的深入了解和分析,结合乡村地区的发展实际,制定符合国家战略规划的教育培训方案,提高党校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党员干部,使其能够认同和理解乡村振兴工作,发挥出自身的最大化价值效用,让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

一、基层党校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引领作用

(一)发挥教育和培训主阵地的作用

基层党校在开展日常的教育工作时,除了要重视理论教学,对学员讲解理论知识,夯实学员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加强思政教育,传播党的政策方针,进而统一学员思想,让党员干部以及乡村居民认同党的领导。在此过程中,党校需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组织专项教育讲座和活动,通过对农业、农民、农村三者之间关系的剖析和解读,让乡村地区的领导干部能够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发挥党校的价值引领作用。另外,党校作为教育和培训党员干部的主阵地,需要结合自身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专门组织教育活动讲解乡村振兴战略,让学员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能够从“ 三农” 角度看待自身工作,进而将所学理论有效运用到具体的实践环节中,实现乡村振兴。

(二)培养党员干部及民众的实践能力

对于基层党校来说,不仅要做好理论教学,还需要重视实践教学,通过对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员在实际工作中有效运用所学理论及技能,提高工作质量和有效性,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因此,在开展具体的党校教育工作时,可以通过实践培训活动的精心设计和组织,让党员干部以及乡村居民深度参与到活动中,了解三农政策、党的路线方针,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和治理能力。此外,还要平衡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让党员干部及民众在亲身的实践锻炼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同时还能在理论指导下有效、高效地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实践能力,获得综合素质的发展。这不仅有利于党员干部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还能加强党组织建设,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养,进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提供有力支持。

(三)提升乡村居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开展党校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基层党校可以通过对乡村居民文化水平、思想动态以及价值观念的调研和分析,组织各式各样的教育文化活动,如读书会、文艺汇演等,吸引当地居民参与,让居民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形成正确三观,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思政素养,从而让党校文化得到有效、广泛传播,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文化自信,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达成。在此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党校文化活动的多元有效组织,满足乡村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居民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从而为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加快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

(四)推进乡村地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下,基层党校在开展日常的教育工作时,需立足于自身的教育理念,结合教育方向和目标,深入挖掘和分析乡村文化,通过对文化价值和内涵的准确把握,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发展群众文化活动,让乡村居民感受到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提高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实现文化振兴。在此过程中,党校还可以通过对乡村文化的宣传和传播,带动旅游、文创等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产业振兴,推动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乡村地区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1]。比如,可以结合乡村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挖掘当地的文化特色,引导乡村居民发展旅游业,吸引外地游客观光游览,并由此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居民收入,让乡村经济愈发多元。

二、基层党校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一)做好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平衡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台,基层党校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需平衡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将两者深度结合在一起,夯实学员理论基础的同时,还能让学员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实践能力,从而获得综合素质的培养,能够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出最大化的价值效用。对此,可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了解和研究最新的理论成果,补充和丰富教育内容,让党员干部及群众能够切实、深刻地理解党的理论以及方针路线。与此同时,还需要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重点关注,通过对其的分析解读,让学员明确未来的发展路线,能够依据党和国家的战略规划开展各项工作,从而让乡村振兴在理论指导下得到有效落实[2]。比如,基层党校一方面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设计和组织相关的教育培训活动,让学员对乡村振兴有充分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要引导党员干部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农业基础等情况,制定具体、详细的发展规划,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和业务水平,确保当地产业、文化、组织等方面振兴。

(二)采取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

基层党校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开展教学工作时,需要与时俱进,摒弃传统单一的讲述式教学方法,通过对创新有效多元手段的采用,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员的学习质量和有效性,从而让党校教育取得良好成效,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提供有力支撑。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党校可以通过对党员干部工作实际的了解,结合乡村居民的真实想法和诉求,采取问题驱动教学法,围绕着当前乡村振兴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引入现实案例,让学员进行激烈探讨和分析,加深学员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此外,还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法,为学员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员能够更好、更有效地运用所学理论,处理各式各样的突出问题,从而提高学员的随机应变能力与抗压能力,让学员掌握有效的实践技能[3]。

(三)结合教学资源优化培训形式

新时代背景下,基层党校在开展日常工作时,可以通过对先进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借助网络工具搜集、整合教学资源,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改善乡村地区资源匮乏、师资不足的问题,使其符合当前时代的发展需求,让学员能依据自身需求,随时随地获取所需信息和资源,从而提高培训质量,为培训形式的多元化提供支持,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4]。另外,党校还需要与高校、研究机构、本地企业等组织单位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整合校内外的优秀资源,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活动,创新培训形式,满足当地居民的多元学习需求,从而让党校教育取得良好成效,提高党员干部的业务素养与执政能力,为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

结论

综上所述,基层党校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开展工作时,需要明确自身的办学思想,结合乡村地区的发展实际,采取创新手段优化教育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党校教育质量,培养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从而加强党组织建设,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参考文献

[1]林仕川. 县级党校教师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发挥——以中共乐清市委党校为例 [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 21 (01): 72-76.

[2]高喜元.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 (05): 1-3.

[3]刘坤. 地方党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势与路径 [J]. 智慧农业导刊,2023, 3 (09): 169-172.

[4]齐飞,幸荣. 乡村振兴中县区党校作用发挥研究——以霍山县委党校为例 [J]. 经济研究导刊, 2024, (13): 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