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提升小学语文教与学效果的自然生活元素挖掘

作者

李萍

十堰市东风41学校,442004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教育理念的转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教育需求,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语言运用能力,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与实效性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自然生活元素的引入,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还能帮助学生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自然生活元素指的是将自然现象、生活场景、日常经验等真实可感的内容融于教学设计和文本解读中,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事物理解抽象的语言知识、情感表达和人文内涵。这些元素不仅是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语言学习和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知识通过生活经验主动建构” ,巨身认知理论研究表明,身体体验与情感参与是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渐发展,如何通过生活化的内容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更积极地思考、参与并提高学习兴趣,成为了教育者们不断追求的目标。因此,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挖掘和利用自然生活元素,提升教与学的效果,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理解。

一、自然生活元素的内涵与特点

自然生活元素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资源,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和实践意义。首先,自然生活元素来源广泛、内容丰富,它们可以跨越不同学科和知识领域,涵盖生物学、物理学、地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通过这些元素的引入,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供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内容。

其次,生活元素具有较强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动植物的生长周期、天气的变化、季节的交替等自然现象,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见的事物,具有直观性和易于理解的特点。通过将这些生活元素引入课堂,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更直观的感知,增强对知识的理解。

再者,自然生活元素具有较强的联系性和实用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频繁接触这些自然现象,能够自然地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结合。将这些元素与语文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升学习效果。生活中的元素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素材,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从而提升其综合运用能力。

二、自然生活元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自然生活元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首先,它能够降低理解门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语文教材中很多内容都是从自然、生活中来,不是冷冰冰的死板文字,这些元素对学生来说有天然的吸引力,往往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知欲,充分利用好这些有利元素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学生在与生活中真实的现象接触时,会感到更为贴近生活,更能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自然生活元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学会读书写字,还要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的方式,将他们的观察结果转化为语言。这种方式既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够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另外,借助自然生活元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语文概念。许多语文知识,如修辞手法、句式结构、词语意思等,学生在初次接触时可能感到抽象难懂。但如果将这些知识与生活中的具体现象结合,学生能够通过实际观察和操作,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经验,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三、自然生活元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为了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在课堂中有意识地融入自然生活元素。首先,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自然生活元素,并将其与教材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例如,在讲解《秋天的江南》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观察江南秋天的自然景象,如稻田、黄叶、寒风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这些自然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问学生秋天的变化对人的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影响,进而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并且可以进行阅读延申,推荐学生阅读《森林报》《笔记大自然》等。

其次,教师应通过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深入体验自然生活元素。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然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自感受自然界的变化,并通过图画、文字等形式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自然生活元素,还能通过实践加深对语文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跨学科的教学设计,进一步深化自然生活元素的应用。通过将语文与其他学科,如科学、地理等,进行有机结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多维度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观察植物结构撰写说明文,结合美术课为故事配插图,用图像辅助理解古诗意境,或者结合地理课的季节变化教学,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季节变化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情节的影响,促进学生全面的知识整合。

自然生活元素挖掘的实践建议

尽管自然生活元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效果,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增强对自然生活元素的敏感度,以便更好地挖掘教学资源。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自然生活元素的帮助下获得充分的发展。其次,要多鼓励学生多体验,重视调动学生的体验,从中挖掘素材,引导孩子聚焦细节,少生硬地说教。尤其是城市孩子自然体验缺乏的情况下,要多开展阳台种植、户外观察等活动,尽可能多的创设有利的体验环境。

结论

总的来说,通过挖掘和运用自然生活元素,可以有效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自然生活元素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同时也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与自然生活密切接触,帮助他们通过实践和观察积累经验,实现从语言回归到真实世界的感知与表达,从而提高其综合能力。今后小学语文教学需要继续深入挖掘自然生活元素,以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马璐.教育回归生活学习贴近自然——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的生活元素渗透[J].试题与研究,2022,(23):178- 180.

[2]曾锦霞. 倾听生命的声音感悟自然的美妙- - 谈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 教学策略[J]. 新课程导学,2016(24):44- 44. DOI:10.3969/j.issn.1673- 9582.201 6.24.042.

[3]黄秀蓉. 倾听生命的声音感悟自然的美妙——谈小学语文作文生活 化教学策略[J]. 考试周刊,2017(13):69. DOI:10.3969/j.issn.1673- 8918.2017.13. 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