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应用分析

作者

童佳

身份证号:130982198607107322

一、电气自动化在光伏系统方面的运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太阳能光伏建筑、水泵系统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通信与监控软件方面,在现阶段,常见的通讯方式有串口、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北斗无线通讯技术等。太阳能光伏建筑与水泵系统涉及大量的电池板数,电力系统在运行时,即使出现故障也难以被发现。为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就需要借助智能技术,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来实时监控太阳能电池板,一旦发现故障就第一时间反馈监测情况,灵活使用监控软件和通信设备为太阳能光伏建筑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二、新一代集控站设备监控系统的运用

新时期的管理监控需要各种技术支持,新一代集控站设备监控管理平台具备诸多功能,系统功能强大且稳定,系统中任何单一的故障都不会引起系统功能的丧失。如果主机出现故障,系统就会将主机自动切换到正常的备用服务器,帮助操作人员及时查询设备工作状态,提供节点的运行风险、运行数据的汇总和存储。系统节点和应用管理要具备运行状态信息获取接口,集控系统是按照新一代高可靠变电站二次系统顶层设计要求所建设的专用设备监控系统。通常在变电站接入集控系统之后,系统具有开关储能机构打压、刀闸电机电源故障等设备,在使用的过程可以完整接入保护信息、故障录波、机器人等信息,共同接入站端一次、二次以及辅助设备监控信息。为实现全景监控,在现有基础上,人们还在不断地修编、完善变电站典型监控信息,通过“ 告警信号+视频画面+在线监测” 的多维度信息,为监控人员的监控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三、电力系统的智能配网服务

配电网是连接客户的“ 最后一公里” ,在新时期下配电网数字化转型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将碎片化的配电网数据结合、运用起来,充分发挥其价值,使数字技术与业务实现深度融合,是配电网可视化平台建设的意义。在现代化时期,电力系统的配网智能已经十分常见,如配网主动抢修服务,在配网出现问题之后,智能化系统会在短时间内精准定位故障,形成停电影响客户清单,并通过媒介一键式发送停电信息,及时安抚客户的情绪。在此期间内,系统的故障会在第一时得到处理。

四、电力系统中电力大数据的使用

(一)数据的联机挖掘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系统中输送电力与分配电力的不同环节,都会产生海量的数据,包含能量数据、控制数据、用户数据等,覆盖不同的时间尺度,是电力领域内能够使用的具备显著价值的资源。为实现电网的健康可持续运行,电网运行与设备监测、营销数据、管理数据都在现代技术的支持下不断地收集。另外,电网外部的公共服务数据、气象数据、电动汽车充换电等数据都由不同单位、不同部门收集,数据整体上呈现出分别放置和分别管理的特征。在此背景下,通过电力大数据中心升级成为能源大数据,可以改善过去设备独立感知、独立管理数据的局面,打破数据“ 孤岛” 现象,打造出互联互通的数据环境。

(二)电力大数据的使用场景

企业可以通过营销系统针对海量数据建立算法,并得到复工指数,通过动态监测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类似的数据产品可以为市场上很多企业的管理提供帮助。按照阶段性特征,可以将复工电力指数划分为不同的区间,根据电力复工指数,从指标趋势、指标构成、时间节点等角度入手,分析行业并解析企业的复工复产水平,有利于企业节前节后的管理。通常这种系统也可以为政府所用,为政府的管理奠定基础。在新时期下环保也成为重难点问题,2020 年生态环境部门与国家电网公司签署了《电力大数据助力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战略合作协议》,该协议的签订开启了“ 电力大数据+环保” 的新型环保模式。其在现实应用时,由环保部门提供不合格的排污企业名单,电力公司可以从电力大数据平台中查询到各项数据,与所构建的排污企业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锁定可疑的企业,这为新时期的环保事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技术也可以帮助普查人员开展工作,如果普查人员在入户开展工作时遇到家中无人的情况,可以使用APP 扫描住户的电能表,通过扫描后生成的红、黄、绿来查询该住户的用电情况,从而了解到用户的正常用电与间歇用电情况,可以精准地识别空置人员、候鸟人群、正常住户。这种手段便于普查人员精准上门地查询,保证普查工作的进度。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 电力 + 旅游” 模式逐步兴起,根据行业用电数据,从电力角度评价旅游景区与周边产业的发展情况,可以为景区与地方政府部门的旅游发展做规划。利用大数据分析来了解电力使用情况,实现对整个辖区内旅游产业的监测,弥补当前依靠门票销量进行监测的手段,可以真实地反映出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情况,辅助政府部门进行精准决策。

五、电力系统在智慧工地中的应用

(一)引进BIM 技术

在前期规划阶段,建筑工地实际情况比较复杂。通过BIM 建模,对施工场地的功能进行合理区分,对道路的走向、设备布置等进行模拟,可以确保人车得以有效分离,让施工现场有序进行。在设计方面,施工过程中变动比较大,存在设计变更的可能,采用BIM 技术可以改善这一情况,让业主、施工方、监理、设计等各方协同参与设计变更环节。在施工管理方面,使用BIM 平台对施工组织、方案进行可视化分析,及时了解施工中的不足,对复杂节点进行模拟,可以降低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通常选择WBS与BIM 构建关联的方式,将施工组织策划精确到构建级别,平台可以根据关键的WBS 进行自动模拟,同时根据相关的进度、造价进行分析。在进度管理方面,将进度管理及时上报,确保与施工计划相一致,在监理单位审核之后,BIM 模型直接展示进度,与一手的基础信息相配合进行自动统计和分析。在项目运维阶段,使用BIM 交底清单,针对设备运维、设施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开展,包含设施、消防、BA 系统等,充分涵盖不同运营环节,实现远程操控。

(二)工作环境的重要性

首先,小时数据模块。这一模块负责采集 PM2.5 和 PM10 的小时平均值数据,并将其储存在小时表中,这些数据支持按周期、按月或按日进行查询,同时还支持 Excel 的导出功能,无疑极大地便利了用户对数据的分析和管理。其次,日常数据模块。每天清晨,这个模块都会采集前一天仪器的 PM2.5 和 PM10 的平均值,并储存在日数据表中。用户可以根据时间段,按年或按月检索这些数据。同样地,这个模块也会提供 Excel 的导出功能,并且支持在表格与图像之间进行切换,使数据的呈现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六、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化技术应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智能技术的优势,实现对数据的高度统一收集、精准分析,确保电网的高效管理。新时期下现代工艺在不断发展进步,智能化技术逐步实现可视化,对信息交互的要求提高,智能技术的发展为电力系统的信息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奇中.智能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3,13(04):124-126.

[2]茹翰.智能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用研究[J].中外企业文化,2022(03):114-115.

[3]高明.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运用分析[J].石河子科技,2021(0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