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作者

高敬

身份证号:131127197812012005

1 配网自动化技术概念及基本特征

(1)安全保障。在实际操作中,供电和配电网络的运行风险不容忽视。任何安全问题都可能导致设备受损,甚至危及人身安全。配网自动化技术的操作流程严格且规范,有助于提升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2)快捷与智能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需求和供应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在科技的推动下,电力输配过程实现了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有效减少人为错误带来的故障风险,降低了故障发生频率。(3)综合简化。电力输配工作原本复杂且耗时,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则简化了操作流程,优化设备管理与维护,确保了电力输送的稳定和高效。(4)高效灵活。将配电网与计算机技术融合,实现配电网自动化,能保障电力传输安全性、电力系统动态调度,提升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与灵活性。配电网实现自动化后,能为配电系统高效运行提供支持。

2 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

(1)实现电网运行故障自动化管理。将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为特殊情况下实现故障自动识别提供支持,识别后进行故障定位,有效降低配电网故障查找、定位的时间成本,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应用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在减少配电网故障寻找时间的同时降低故障查找成本,提升配电网故障维修效率。(2)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电力系统中应用配电自动化技术,能提升电力系统网络运行效率,使供电能力水平得到提升,降低电力系统故障的停电故障,提升电力系统资源利用效率,使电力故障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处理。

3 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概述

3.1 发展现状

(1)个性化电力方案。此方案依托高速开关设备与电压调节装置的协同作业,结合智能电网的前沿科技,共同构建高效运作体系。对中低压配电网络来说,个性化电力方案扮演着核心角色,其不仅能够有效抑制电压波动,消除谐波干扰,确保电压的持续稳定,还能在电力需求突变时,迅速定位故障点,及时采取修复措施,大幅降低电力故障的发生概率。此外,该方案还致力于弥补系统运行中的潜在缺陷,优化服务体验,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2)先进通信技术。在配网自动化进程中,远程监控功能的实现需依赖于高质量的电网通信渠道。当下先进通信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以光纤通信技术为代表,凭借其传输速度快、成本效益高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配网自动化监控系统中,确保数据的高速、无干扰传输,从而保障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3)消防自动化平台。该平台通过整合分布式能源,为各类负荷提供便捷的电力供应,以减少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提高电能使用效率。然而,事物的发展往往具有两面性,新型系统的实施可能会遭遇特定障碍,如分布式能源的普及受限等。

3.2 未来发展趋势

(1)向深度融合信息化转变。随着科技进步,配网自动化技术正逐步实现信息化整合,这一趋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这一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和创新,能使配网自动化与外界信息交互实现融合,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进一步发挥配网自动化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优势,更好地满足社会生产对电力的需求,为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持。(2)向集中管控模式转变。现阶段,部分电力企业在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对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重视度不足,导致自动配电技术受限、内部沟通不足,降低资源利用效率。

4 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4.1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在电力网络架构中,无论是输送电能的线路还是转换电压的站点,皆构成连接能源生产源头与终端消费者的桥梁。随着科技进步,数字技术和信息通信手段已在各行各业大放异彩,这一趋势无疑加速了我国电力体系内变电站自动化的进程。在实际操作中引入自动化技术,旨在取代手动操作流程,显著提高变电站的运作效能。同时,自动化技术还能对变电站进行全面监控,加强监测精度,迅速捕捉并应对潜在风险,从而强化整个系

统的安全稳定性。

4.2 PLC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技术巧妙融合了计算机科学与传统继电器控制的优势,在电力体系中的影响力显著,其内在的智能控制功能使科学决策得以在存储单元中高效执行,借助可编程特性,实现了精准而灵活的控制策略。PLC 自动化技术的引入,革新了电力系统,解决了过往因传统系统缺乏适应性而存在的诸多难题。通过有效应用 PLC,电力系统的运行变得更为灵活,控制效能得到提升,显著降低了能耗。此外,PLC 技术能实时分析并处理海量数据,通过数据交换实现信息转化,进一步提升电网运行和管理的优化程度。

4.3 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和智能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在电力行业的现代化进程中,智能电网自动化技术与信息管理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对优化电网运作、推进智能化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整合不仅能提升电力系统的监控能力,还能精准收集并分析电力生产过程中的数据,有效评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实际操作中,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依赖一系列关键设备,如电网调控中心、打印设施、服务器及计算机网络体系等,共同构成自动化调度的核心。

5 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优化的有效措施

5.1 加快配网建设和改造

为提升电力系统的整体效能,供电企业须深度挖掘自身潜力,通过渐进式改革来应对现有的技术瓶颈,确保其与现代化进程无缝对接。在这一进程中,应制定前瞻性战略规划,争取各方资源尤其是财政支持,着力于配电网络的建设和升级。这包括强化对基础设备的优化配置,特别强调智能信息技术设备的引进和整合,以增强网络的智能化程度。

5.2 发挥配网的自动诊断优势

电力自动化与通信技术的结合,为数据高精度传输、处理提供了强大支持,有助于优化电力系统设备操作与管理。值得注意的是,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会存在一系列风险,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构成威胁。为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应充分发挥配网的自我诊断功能,以有效处理数据,保证信息的远程传递,即使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配网自动诊断及时发现故障,提升故障排除的效率。

5.3 重视技术创新

在电力系统的运作中,配电自动化技术应当注重技术革新,建立完善的硬件支撑架构,保证数据采集的精确性。同时,通过多维度的比较分析,追踪电力消耗的增长模式,以此洞察特定区域在特定用电时段内的变化动态,进而预测该地区的未来电力需求走势。在此过程中,电力使用的监管修复机制不容忽视,应借助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来及时修复电力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并强化运行监控。此外,对于可能出现的用电问题,必须采取风险防控措施,保障系统运行安全。

6 结束语

在电力系统中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发挥配网自动化技术的优势,技术人员应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创新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方式,准确把握配网自动化技术的精髓,熟练掌握其在电力系统中的演变历程及现状。面对实际挑战,精准施策,充分发挥配网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效果,保障电力系统高效运行,为我国电力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进而保障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侯博宇. 配网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 光源与照明,2023(11):213-215.

[2]王玮珩,李钊泽.配网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石河子科技,2021(2):3-4.

[3]胡冰.电力系统中的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思考与实践[J].电力设备管理,2020(9):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