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新课标和新中考题型的改变,该如何进行语法教学?
王海莹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教育和体育局
引言: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是学生构建语言知识体系、提升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支柱。在新课标着重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新中考题型更侧重于考查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大背景下,传统以规则讲解和机械操练为主的语法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教学的需求,如何革新语法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弄懂语法规则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语言,成了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创设真实语言情境,搭建语法学习 “ 实践场”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指出,语言学习是在社会互动的情境中产生的,真实的情境能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推动知识的内化,所以教师应当摒弃单纯的语法规则灌输方式,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多媒体、角色扮演、项目式学习等手段,创设真实且富有吸引力的语言情境,把语法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情境里感知、理解并运用语法,达成从 “ 学语法” 到 “ 用语法” 的转变。
以 Unit 1 “ A trip to the Silk Road” 的语法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围绕丝绸之路旅行这一主题,运用虚拟现实(VR)技术,为学生打造沉浸式的丝绸之路之旅情境。在课堂上,学生戴上 VR 设备,就好像置身于古丝绸之路的热闹商道,能看到骆驼商队、沙漠绿洲、古城遗迹等画面,这时,教师结合情境引入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的语法教学,如教师引导学生描述在虚拟旅行中看到的景象:“ I saw a magnificent ancient city on the SilkRoad yesterday.(一般过去时)” “ I have visited many historical sites alongthe Silk Road, and it has been an amazing experience.(现在完成时)” 随后,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开展 “ 丝绸之路导游” 角色扮演活动。每组学生要运用所学语法,为其他同学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和沿途景点。学生们积极查找资料,精心准备讲解内容,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语法知识。有的学生说 “: Marco Polo traveled along the Silk Road in the 13th century. He has leftus precious records about this ancient trade route.” 通过创设这样的真实情境,学生不仅深刻领会了两种时态的差别和用法,还提高了语言表达和文化传播能力。
二、实施分层动态教学,定制语法学习 “ 专属路径”
学生在语法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方面存在差异,传统 “ 一刀切” 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形,把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并制定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目标、内容和练习;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动态调整分层,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最近发展区内提升语法能力,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在 Unit 4 “ My friends” 的语法教学环节,教师主要讲解定语从句的相关知识:授课前,教师借助语法小测试与课堂观察,将学生划分为基础组和提升组,针对基础组学生,教学重点在于让他们掌握定语从句的基础架构(先行词 + 关系代词 / 副词 + 从句),熟悉 who、which、that 等常用关系代词的基础用法。教学时,教师列举了许多易懂的例句,像 “ Thisis the book that I bought yesterday.” 辅助学生理解,配套练习也以填空、改错等基础题型为主,例如修改句子 “ The girl who is wear a red dress is mysister.” 中的错误(将 wear 改为 wearing);而提升组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能够精准分辨关系代词在从句中作主语、宾语时的用法差异,以及限制性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不同。教师通过对比例句,如 “ The housewhich/that he bought last year is very big.(限制性定语从句,修饰 house,不可省略)” 与 “ My mother, who is a teacher, works very hard.(非限制性定语从句,补充说明mother,可省略)” ,帮助学生深入剖析。为提升组设计的练习涵盖句子改写、翻译等较有难度的题型,比如翻译句子 “ 我有一个喜欢读书的朋友。” (I have a friend who likes reading books.)
三、推进跨学科融合,拓展语法学习 “ 多维视角”
教师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将英语语法教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融合,有效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增添语法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在 Unit 7′′ Ways to be healthy” 的语法教学中,涉及情态动词 should、ought to、had better 等表示建议的用法,教师可以将英语语法教学与生物学科知识融合,开展 “ 健康生活小专家” 项目。学生分组研究健康饮食、运动、睡眠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所学情态动词撰写健康生活建议报告,如在研究健康饮食时,学生查阅生物学科中关于营养均衡的知识,用英语写出:“ We should eat a variety of foods, including fruits, vegetables, grains,and proteins. Ought to avoid eating too much junk food, as it is harmful to ourhealth. You ’ d better drink enough water every day to keep our bodyfunctioning well.” 在课堂展示环节,各小组学生借助 PPT 呈现研究成果:有的小组结合美术知识,绘制出精美的健康饮食图表;有的小组运用音乐知识,创作了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英文歌曲,在歌曲里融入情态动词的用法,这种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掌握语法知识的同时,提升了跨学科综合能力,也让语法学习变得妙趣横生 。
结束语
在新课标和新中考题型变革的推动下,初中语法教学的创新是必然趋势,通过创设真实语言情境、实施分层动态教学、推进跨学科融合等策略,能够有效提升语法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郭淑萍.新形势下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困境及对策探究[J].文理导航 (上旬),2025,(04):13-15.
[2]俞小霞,祁万有.浅析微课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名师在线,2025,11(06):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