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研究框架思路构建

作者

范玮

中共清丰县委党校 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 457300

前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乡村旅游愈发受到社会及大众的喜爱,通过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让乡村文化得到有效传播和弘扬,并由此改善乡村环境,维护乡村生态平衡。这不仅有利于城乡差距的缩短,还能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进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一、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

(一)带动乡村地区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吸引外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文创、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优化升级,实现产业振兴,改变以往乡村地区的单一产业结构,促进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增加乡村居民的收入。同时,还可以推进农业及农产品的现代化发展,让游客对当地的绿色农产品产生兴趣,愿意主动购买,从而扩大农产品的市场份额,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此外,还可以结合地域特色,塑造文化品牌,借助品牌提高乡村地区的影响力,让投资者能够前来投资,加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游客量,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当然,乡村旅游发展还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持,通过党校引领作用的发挥,培养党员干部及群众的实践能力,做好乡村基层治理工作,让群众能够参与到乡村旅游产业,将所学理论及技能运用到餐饮、住宿、旅游等服务中,提高服务质量,促进乡村旅游的繁荣发展,从而为乡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二)继承和弘扬乡村文化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时,地方政府不仅能够利用其刺激当地经济的增长,还能据此对乡村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了解乡村文化的价值内涵,进而将其渗透到旅游产业中,让文化以新的载体形式进行传承,如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设计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等,提高乡村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民众树立文化自信。具体来讲,乡村旅游一方面需挖掘非遗文化及传统手工艺,打造非遗景区,保护乡村地区的特色文化,并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其中,成为文化的传承者,让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吸引更多的外地人前来旅游,进而实现文化和产业振兴。另一方面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守正创新,通过对当前社会大众审美和喜好的分析,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增强现实等现代科技创新文化的呈现形式,如借助 VR 技术让旅客以第一视角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提高自身的旅游体验感,加深对乡村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让乡村文化被更多人关注和喜爱。另外,还需要培养农村干部及乡村居民的创新意识,通过创意大赛、非遗展览等活动的组织,让群众感受到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提高自身的文化认同感,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

(三)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看待乡村旅游发展,可以发现乡村旅游不仅能够促进当地的产业和文化振兴,还有利于当地生态平衡的维护,实现生态振兴。第一,对于乡村地区来说,想要吸引外地游客,就需要做好环境治理,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以此为旅客提供健康、舒适、绿色的旅游环境,让游客感受到与城镇地区不同的自然景色风光,从而提高乡村地区的知名度与吸引力。在此过程中,乡村居民的思想观念会逐渐发生变化,形成绿色环保意识,并在农业生产中自觉遵循生态种植理念,采用生态种植方法,避免环境受到破坏和污染。第二,为了确保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要保护当地环境,还需要重视对景区生态的恢复和维护,让游客享受到美景的同时,还能让旅客在游览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引导,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形成不乱扔垃圾、随手关灯等良好习惯。第三,在发展乡村地区的旅游行业时,可以通过对自然资源的整合、分配,让资源得到最大化地利用,进而减少对资源的不必要浪费,保护乡村生态环境[1]。

二、乡村旅游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的对策

(一)党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

新时代下,为了推进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基层党校需重视思政教育工作,让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通过为党员干部及群众讲解党的发展历史,培养爱国情怀及民族自豪感,使其能够理解和认同红色文化及革命精神,为乡村旅游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红色遗址和景区参观,感受革命先烈的不屈和奋斗精神,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进而推进相关产业链的升级发展,扩大乡村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此外,还可以将红色遗迹作为党校教育的第二课堂,组织学员参考学习,切实感受红色文化,提高红色教育的质量和有效性,让学员能够将所学理论及技能运用到未来工作中,推动当地红色旅游的发展。

(二)挖掘特色旅游资源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基层党校需重视对当地旅游资源的挖掘,通过对乡村地区历史文化背景等情况的了解,收集不同历史时期的特色资源,如红色遗迹、非遗手工艺等,并结合民众的旅游需求和喜好,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和利用,采取个性化的旅游发展策略,为乡村地区吸引更多游客,如结合长征历史,搜集相关的红色资源,挖掘其中体现红军战士革命精神的内容,并据此打造红色景区、制作文创产品,引导旅客体会长征路上的艰辛,从而形成正确三观,能够主动承担起民族伟大复兴重任[3]。同时,还需要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方法,不断优化和补充党校教育资源,让党员干部依据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进而在现实工作中取得良好成效,让乡村旅游实现繁荣发展。

(三)培养优秀人才队伍

人才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基层党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党员干部的主阵地,需发挥出自身的教育和培训功能,锻炼学员党性,提升学员的业务素养与执政能力,以此让党员干部认同和理解乡村振兴战略,能够在理论指导下大力推进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4]。对此,党校在开展日常的教育工作时,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做好理论教学和研究,将最新的理论成果融入教育内容中,夯实党员干部的理论基础,提升他们的理论素养,同时还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解读分析,结合乡村地区的发展实际,引导党员干部分析和探讨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划,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将所学知识和技能有效运用到现实工作中。此外,还需要重视对党校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高素质优秀人才的吸纳,教师培训工作的组织,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让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从而让党校教育更具质量和实效性,为乡村振兴储备优秀的党员干部人才。

结论

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进行乡村旅游发展时,需认识到两者之间存在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紧密联系,通过对乡村旅游发展意义的了解和明确,采取有效手段发挥党校引领作用,加强对党员干部及群众的培养,为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实现文化、生态、产业、组织和人才振兴,从而达成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徐立娣. 乡村旅游深度开发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评《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的路径与实践》 [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0, 41 (09): .

[2]刘佳,赵青华. 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效应——基于新内源性发展理论的实证检验 [J]. 农业技术经济, 2025, (03): 126-144.

[3]柏力. 乡村振兴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促进机制研究 [J]. 西部旅游,2023, (24): 21-23.

[4]夏凌. 黄河流域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促进——评《黄河流域旅游文化及其历史变迁》 [J]. 人民黄河, 2024, 46 (11):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