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档案信息化建设中馆员数据安全意识强化路径研究

作者

刘媛媛

湖南领众档案管理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各类档案馆和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方向。馆员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处理大量的电子档案信息,还需面临信息泄露、数据丢失等安全风险问题。然而,当前部分馆员在数据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方面依然存在诸多不足。强化馆员的数据安全意识,是提升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关键所在。本文将深入分析馆员数据安全意识现状,探索有效的强化路径和实施策略,以期为相关单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二、馆员数据安全意识现状

2.1 当前馆员数据安全意识薄弱的原因

当前档案馆和图书馆的馆员数据安全意识薄弱,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馆员缺乏对信息安全的基本认知,认为档案信息化建设仅是技术问题,忽视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二是大多数馆员未能接受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培训,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威胁时,缺乏应对能力;三是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存在漏洞,馆员在日常操作中未能养成良好的安全防范习惯,导致数据泄露和滥用事件频发。

2.2 馆员数据安全意识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大部分档案馆的馆员安全意识仍处于较低水平。多数馆员对信息安全问题的认知主要集中在防止病毒、木马和基本的密码保护上,然而,面对如网络钓鱼、社交工程攻击等高级威胁时,馆员往往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此外,部分馆员对于数据备份、信息加密等基础性操作缺乏足够重视,导致数据安全形势日益严峻。

2.3 数据泄露事件的典型案例分析

近年来,不少档案馆和图书馆发生了数据泄露事件,尤其是在信息化建设初期,由于馆员安全意识淡薄,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某档案馆因馆员操作不当,导致大量电子档案被非法复制和上传至外部服务器,造成了个人隐私和国家机密泄露的严重后果。类似事件的发生,揭示了馆员数据安全意识薄弱的现状,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其安全防范意识。

三、馆员数据安全意识的强化路径

3.1 加强信息安全教育与培训

针对馆员数据安全意识不足的问题,首要任务是加强信息安全的教育与培训。档案馆应定期组织馆员进行信息安全培训,内容可以涵盖数据保护法律法规、常见的网络攻击类型、数据加密和备份技术等,帮助馆员提高对数据安全的认知水平。此外,可以通过模拟攻击演练、专题讲座等方式,增强馆员的实际应对能力和安全意识。

3.2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制定和完善档案馆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至关重要。馆员必须明确自己的安全责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流程,如数据存储、访问权限控制等方面的规定。为了加强安全管理,还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岗位,定期检查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确保馆员在日常工作中遵守安全规定,杜绝安全漏洞的发生。

3.3 提升馆员的信息安全技术能力

信息安全技术的不断更新要求馆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除了传统的密码管理、杀毒软件使用等基础技能外,馆员还需要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信息安全技术,如网络监控、防火墙配置、数据加密与解密、入侵检测等。档案馆可通过与信息安全技术公司合作,提供专业的技术培训,帮助馆员了解最新的安全工具和防护技术。此外,馆员还应参与到档案馆信息化项目的建设中,学会如何评估和选择合适的信息安全技术解决方案,确保技术的有效应用。同时,档案馆应鼓励馆员保持学习的热情,定期进行技能提升,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

在实际工作中,馆员能够更好地识别和应对各种复杂的网络安全威胁,从而有效防护档案数据的安全。

四、信息安全文化的建设

4.1 构建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

信息安全不仅仅是技术人员的责任,而是全员共同参与的任务。为了有效提高馆员的数据安全意识,档案馆应大力构建信息安全文化。首先,领导层应起到表率作用,通过定期开展安全主题活动、组织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向全体馆员传递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其次,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安全宣传板块、发放信息安全手册等形式,使馆员在日常工作中时时刻刻保持对安全问题的敏感性。除此之外,档案馆可以设立信息安全日,通过全馆范围的安全检查和讨论,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全员参与的信息安全文化,不仅能够提高馆员的安全意识,还能增强全体员工在面临安全威胁时的集体防范能力,共同构筑信息安全的坚固防线。

4.2 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结合

信息安全的管理不仅仅依赖于规章制度的约束,还需要通过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机制,促使馆员自觉遵守安全规定。在激励方面,档案馆可以通过设立“ 信息安全先进个人” 等奖项,对那些在日常工作中积极维护信息安全、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的馆员进行表彰和奖励。通过这种正向激励机制,鼓励馆员主动参与信息安全工作。此外,档案馆还应建立健全的约束机制,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追责和处罚。例如,对于擅自泄露敏感数据或忽视安全操作流程的行为,可以根据情况给予警告、罚款或降低职务等处罚。激励与约束的双重作用,可以形成良好的安全管理氛围,提高馆员的安全责任心,使安全意识落实到每一个细节,防止任何安全隐患的发生。

4.3 信息安全技术的持续创新

在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档案馆面临的安全挑战也愈加复杂。为了应对新型的安全威胁,档案馆必须保持信息安全技术的持续创新。首先,档案馆可以引入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如基于人工智能的威胁检测系统,可以实时分析网络流量,识别潜在的攻击行为。此外,区块链技术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数据安全领域,通过不可篡改的数据存储方式,为档案数据提供更加可靠的安全保障。为了确保这些新技术的有效性,档案馆应定期更新技术方案,进行安全技术的测试与评估,确保技术在实践中的稳定性和可行性。同时,馆员应定期参与新技术的学习,掌握其应用方法,以便在工作中充分利用这些创新技术,提升整体的安全防护水平。这种技术创新与馆员技能提升的双重推进,可以有效应对日益严峻的数据安全挑战。

五、结论

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馆员的数据安全意识已成为保障档案信息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馆员数据安全意识的现状及其薄弱环节,提出了加强信息安全教育与培训、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提升馆员技术能力、构建信息安全文化等多项强化路径。通过实施这些路径,档案馆能够有效提升馆员的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周黎芳.粮食储备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数据安全保护研究[J].粮油与饲料科技,2025,(01):119-121.

[2]刘艳超.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策略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25,(04):105-108.

[3]周黎芳.粮食储备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数据安全保护研究[J].粮油与饲料科技,2025,(01):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