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依托大单元整体教学,建构小学高效语文课堂

作者

黄晓玲

湛江市二中海东小学 广东省

引言: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在有限的的课堂时间内,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每位语文老师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化,大单元整体教学模式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依托大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寻找内部线索,把握单元主题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想要要用好语文教材,用活语文教材。就要进一步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探讨,寻找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单元文章的内在线索后,结合主题进行渗透教学,让学生在单元的文章学习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将单元中的文章相互串联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提高学生对单元学习的理解和认识,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 2 单元,该单元一共有这样几篇脍炙人口的经典文章:《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我的战友邱少云》,从题目上来看,这几篇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有关于红色背景文化,体裁有诗歌和人物传记等。通过对教材中的课文深入分析,寻找题目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寻内部线索,从而明确单元的主题。学习红色文化,记录红色经典,培养红色精神,以红色主题为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

二、寻找内在联系,整合教学策略

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语文教学中的关键要素,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点,对学生进行深入的讲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在同一单元中,文章的类型基本一致,文章的主题内容也基本相同,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教会学生摸索规律,找到语言表述的方法和技巧,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显得尤为关键。通过单元整合教学,会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点在哪里,了解语文知识的学习要素,会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怎么学。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7 单元,《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这几篇文章,我将文言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重点的句子解释提炼出来。让学生了解古代语言的逻辑和用法,让学生加深对通假字以及一词多义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文言文和中国古代的文化。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的过程中,还让学生聊一聊对于书法的理解和认识,学生通过多媒体电子设备,寻找有关于书法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了解到有关于书法的文化,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将语文的教学重点,教学要素,整合在一起,提高

语文学习效率[2]。

三、明确教学思路,突出教学重点

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模式也是多种多样。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单元教材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整理出独特的教学思路,进一步地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效率。根据单元的教学任务和教学重点,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结合文章的内容,制定规范的教学计划。让单元整体教学变得更加井井有条,规范具体。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式,有利于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让教学的过程中由简及深,层层深入,具体明细晰。例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第 3 单元“ 竹节人” 这一课程,由于本单元属于阅读策略的单元,要让学生学会有目的的阅读。我通过“ 预测” “ 提问” “ 提高阅读速度” 几个方面入手进行阅读文章的讲解,在课程开始之前,我为学生设置了三个阅读任务,1、写玩具指南,让其他小朋友学会制作玩具。2、学会使用玩具,用自己的语言为其他学生进行讲解,体验讲解的过程。3、讲一个有关老师和竹节人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提高阅读速度。同一单元中《故宫博物院》是一篇有关于故宫的记叙文,是以空间为主题线索对故宫博物院的整体介绍,让学生感受到故宫的宏伟壮观。《宇宙生命之谜》的文章叙事线索也同样是以空间为主题,通过空间的层层深入,个人不一样的景观体验,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充满画面感。我让学生深入阅读三篇文章,探究三篇文章的写作手法,文章的整体结构,挖掘文章的写作线索等。让学生掌握以空间为线索写作的要素,通过引领学生找到单元文章的共性,找到学习此类文章的“ 金钥匙”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3]

总结:大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寻找内部线索,把握单元主题;寻找内在联系,整合教学策略;确定单元主题,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就可以构建高效有趣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 孙琰. 基于目标导向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实践分析[J]. 语文教学通讯·D 刊(学术刊),2022,1214(8):68-70.

[2] 李菁. 浅析核心素养视野下语文学科的大单元整体教学策略[J].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22(2):61-62.

[3] 孟维杰, 宁凤岐. 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策略[J]. 生活教育,2021(35):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