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念到行动:基于“以真育真”的初中英语分级阅读课程化建构与实践
卢星辰
郑州市第五十七中学 45005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版)》携手《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20修订 2017 年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体系迎来全面革新。这一课程体系深度融合工具性与人文性,以四大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整合六大课程要素,整体规划单元育人框架,推行教、学、评一体化评价模式,实现了从教学向教育、从碎片走向融合的的课程育人价值追求。
阅读能力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关键发展路径,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学习视野的拓宽、核心素养的发展等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英语分级阅读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与语言学习特点,以进阶的方式为读者精选了系列英语读物,为青少年英语学习与运用提供了一条有效发展的渠道。使青少年在体验阅读过程和阅读乐趣的同时,学习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及阅读效率、培养阅读习惯,从而塑造积极阅读品格,培育正确价值观。
基于此,立足“以真育真,积极生长”为办学理念,围绕培养“有理想,有担当,会学习,会创造,爱生命,爱生活”的育人目标,研究打造具有 57“真”文化特色的分级阅读课程体系,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切的阅读指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为其英语核心素养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课程目标
基于学校育人理念,结合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及英语分级阅读课程的核心理念,学校将分级阅读课程的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有真知灼见、融合中西文化的人才,塑造真才实学、智慧人格并重的个体,造就真挚热忱、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兼备的高素质预备人才。
在实施路径上,通过构建“真·乐”阅读空间,打造校园英语图书角、设置主题阅读长廊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阅读乐趣;开展“真·慧”阅读活动,通过设定固定阅读时段,组织读书分享会等,激发阅读动机,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逐步培养其自主阅读习惯;通过开展“真·诚”家校共读,激发家长参与阅读教育的积极性,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帮助学生构建个性化阅读体系,最终培育兼具广泛阅读兴趣与良好阅读习惯的积极阅读者,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为更为精准地为学生提供适切的课程,适应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能力发展,学校制定了基于不同学段、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分级阅读课程目标开展“求真”系列课程学习,期待学生在不同学段形成不同的阅读素养,即七年级培养“真”策略——即真发展解码能力,真提升阅读兴趣。其中,解码能力是基础,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文本;阅读兴趣是动力,促使学生主动投入阅读;八年级通过渗透德育教育进行“真”引导,培养文化意识进行“真”滋养,即使学生在阅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增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包容;九年级进行“真”积累,达到“真”进步,即养成阅读习惯,提升语用能力。阅读习惯的养成势必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语用能力的提升则能让学生能够在实际中有效运用语言,提高交流表达水平。三个学段的课程目标共同构成了学生全面的阅读素养,从多个维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二、课程实施
通过对现有的分级阅读材料进行全面梳理,学校从不同的题材、体裁入手,分析其语言难度、主题深度以及对学生认知发展的适应性,将具有较高教育价值、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作品挑选并分类整理。同时,注重不同级别阅读材料之间的过渡与衔接,确保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实现真提升。
在课程实施方面,学校主要做了以下尝试。
1.“真”探索——整合教材和读物内容:在开展分级阅读课程的同时将读物内容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通过根据学生的年级、兴趣、英语水平及阅读能力,确定一系列具有教育意义和趣味性的主题。在教学过程中,将分级读物的内容与教材内容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对比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分级读物与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从而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2.“真”重塑——重组分级阅读级别:根据学生的年级、兴趣以及省情特点,确定一系列具有教育意义和趣味性的主题,按照主题螺旋上升的思路,将每个主题分解为多个子主题,并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逐步深入。每个子主题都围绕核心主题展开,但难度和深度逐渐增加,从而帮助学生在巩固旧知,拓展新知的同时,逐步提升学生对每个主题和子主题的理解,最终实现素养的提升。
3.“真”实践——优化课程实施,提炼课程模型。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教学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进一步激发教育活力。通过对关键换进行把控,将阅读材料与各种教学活动相结合,如课堂讨论、写作练习、角色扮演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能够提高语言能力,还能培养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通过一年多的教学时间,学校将最初师生共读、自主阅读、阅读分享的课程模式,提炼为由“会读”到“慧读”的分级阅读教学范式。
4.“真”赋能——建立课上课下紧密联动机制,课下推送相应级别的拓展阅读,布置有趣的学习任务如绘本创编、校园情景剧、主题演讲、读书报告、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得课上课下形成有机整体,促进英语阅读分级课程的有效实施。
三、课程评价
在分级课程体系中的实施过程中,学校以“学有效率、学有效果、学有效益”为出发点,制定了“三真”的课堂评价标准,即真教、真学、真会,用以评价教师的“教”。引导教师们尊重阅读教育规律进行教学,关注教师的教学是否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具备学习能力,是否能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教师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对于学生的评价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点评,还充分调动了学生、家长、小组等多方力量,形成正向、积极评价的合力,灵活高效,对症下药;为了让评价更为精准有力,教师设计了评价量表,学生通过提前查看评价量表,明确学习目标与努力方向,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升阅读能力。学生在持续的评价反馈中不断优化阅读行为,不仅实现其阅读能力的阶梯式进阶,更能将阅读内化为终身受益的核心素养,持续赋能其语言学习与个人成长。
通过分级阅读课程化建构,学校课程体系初步建立,国家课程务实落实、校本课程精彩纷呈,优质课程、特色课程、精品课程不断涌现,给学生轻松、愉快、丰富、生动活泼地学习成长提供非常好的平台。同时,基于“真”特色的学校品牌树立起来,助推学校内涵发展,也催生了新的生长点。
本文系 2023 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诚品•乐读•慧写——初中英语分级阅读课程校本化研究与实践》(立项编号:FJYD23013)研究成果